门前一株菩提,那年迁居信手栽下。十多年以后,现下已经把身高站成一树浓荫,每天张开双臂泼洒着一头秀绿,喜滋滋地演绎它的壮年。
ADVERTISEMENT
从主人房推窗下望,可以见到它浓密的头顶在风里摇曳得神气闪闪,实在叫人称羡。有时在客厅用电脑打字,眼皮累了,一个转身,它就可以把娇媚一堆一堆的不吝泼来给你,顿时叫人心旷神怡。
层层叠叠簇拥得亲密不已的娇绿,这段日子联手把它的身躯催得颇见憔悴。有舍才能得,因此它开始毫不客气大把大把地落叶。我每一回移步树下举头望之,总觉得它尚有满树青春正待挥洒,尽管落吧!唐人白乐天有诗说,落叶满阶红不扫,那是在哀悼一个凄凉,咎由自取的朝代。我没有诗人悲天悯人的胸襟与诗才。满地的落叶有碍视野,我不得不殷勤扫。
有时风雨联手掩来,它就惊得手忙脚乱,乱枝颤抖,跟着便忙不迭将一片一片的树叶交给风雨去发落。有时清风只是略带玩笑轻声经过,它也认真得将片片往地下派送。我每个傍晚,或是清晨,拎把低头清扫,每一片都是一声的叹息。仰头,顶上那一片挂着得意的轻笑,笑看地下一片片卷着落寞的干黄。得意什么呢?今日的青葱,不日便焦黄。生命本就如此。
扫心尘练性子
有时我好不容易才把满地扫得赏心悦目,只隔了一早晨便又是满地相思与垂泪;有时我才刚扫去前脚,后脚跟已不知道什么时候,静悄悄地盖着枯萎的生命。风一卷,吱吱嘎嘎的。轻叹。真的是此方扫将去,后方又复来。
这样反复往来地打扫,不是很恼人吗?所以也有把它砍了的念头。后来想一想,十年树木,砍树岂不易哉!更何况,落叶乃生命循环反复的自然现象,树木每天馈我忠忠直直的荫蔽,每日早晚见之,如见老朋友之叙旧,我又何忍斫之?再说,扫落叶,恰似扫心尘,练性子,是一种修养的操练呢!
于是乎,心气烦躁时,我扫落叶;心舒情畅时,我扫落叶。扫罢落叶,举目满地清爽,邻里抛来感激的点头,气躁之心也跟着烟消云散;扫罢落叶,偶尔还能掬得佳句几句,浇我写字灵感之枯干。每一回扫罢落叶归去之际,我总不忘回望那成堆之绣,它总是哈哈颤笑,似乎笑我的不知量力。
有什么要紧呢?你有你的娇,我有我的扫。扫落叶,练心性,我乐得每日扫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小时候,我真的不太喜欢华文。书架上都是英文童话故事,嘴巴里也全是英文。要不是日常需要,我或许会放弃学习华语。华文对于小小的我而言,着实无关紧要。
事情是从一本小说开始改变的,那本书名为《黑手》,是给青少年阅读的长篇小说。朋友偶然的介绍让我阅读起了它。它真的很好看,是我人生第一次完整读完的长篇小说,也让我感受到华文其实也没那么难。至此,潇洒反骨的我竟不再沉迷英文童话,反而买了一堆又一堆的华文小说。其中买最多的就属嘉阳出版社旗下作者杨志成的作品。他的笔风幽默风趣,情节也十分贴合孩子的胃口。现在我每次抬头看见书架上那一整排的杨志成,仿佛是看见了整个小学时期的自己,成就感油然而生。从中,我领悟了好作品的特质:能让我哭,让我笑,让我深深与角色和文字共鸣,让小小的我学会大大的道理。例如他的《小君》,是我生平首次抱着狂哭的书,那时才明白了心痛的感觉。他的《我不是人》,让我了解生死观,也第一次直面死亡的可怕——死去后,我们会再也看不见爸妈,令很多的人伤心。我无比荣幸杨志成的作品成为了我的启蒙读物!
再后来,我接触到了金庸的武侠小说。由于受到武侠迷父母的影响,和在小学华文老师的推荐下,三年级的我在图书馆借起了第一本金庸——《射雕英雄传》。说实话,翻开第一页,我只觉得那些文字晦涩难懂,文绉绉得不像是给常人看的。可是当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时,我的一身反骨又开始发作!凭什么我能看完电视剧,却不能看完原著!孩子脾气的我硬是撑完了半本《射雕》,再之后,那就不能叫撑啦。我彻底沦陷在刀光剑影的快意江湖里了!至此,我也开始学会欣赏起文绉绉的诗情画意,里头的诗词更打好了我日后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上到四年级,冗长沉闷的华文阅读理解试卷令我无法适应。一向不爱学习的我也没有为此多加练习。或许金庸武侠真的对语感的提升极有帮助,我竟然考获96分,全班最高分!华文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慈爱的母亲,开始无条件地给予着我爱意。
之后的几次华文考试我的成绩都出乎意料地不错,和别的“满江红”成绩形成鲜明对比。正因此,我的华文老师也推荐我进入华语笔试校队。此校队参加的比赛是关于华文文学常识与语法等的笔试。当时我其实对于无聊深奥的语法不感兴趣,故也不甚投入其中。可当我屡屡做错题,被老师责骂后,一身傲骨再次被激发。没承想临赛前两天的拼命学习,竟然让我获得地区赛第十名!华文“母亲”好似温暖的阳光,及时回应了我这朵小花的热爱。虽然这不是什么大荣耀,但也让我从此在学习华文的路上有了骄傲的资本。
勇敢选考SPM华文文学
上到初中,我开始极认真地上华文课。以至于老师每每上课问谁愿意背诵古诗时,我都会主动举手。没想到这样也能引起一部分同学的不满,他们批评我说:我很爱“装”自己很有书卷气,实则是傻X一个。小孩子也真是奇怪,他们为了排挤别人,巩固小团体的地位,真是什么理由都编得出来。委屈却敢怒不敢言的我,清楚自己的一身傲骨不允许我向他们低头。于是之后的每次华文成绩我都狠狠压过他们,认真学习的态度使别的科目成绩也一并提升。华文“母亲”这次接纳了不被世俗接纳的我,并诚心地祝福了我。母亲厚厚的归宿感使我安全感爆棚。隔年我直接升班,摆脱了排挤,也认识了一群真正懂得珍惜我的朋友。
我依旧一直认为华文“母亲”实在给得我太多了,明明我从未认认真真地对待过她。我以为或许我和华文的连结从此也就这样了。直到那天晚上,我看见手机里传来这样的一封信息:
SPM中国文学说明会
日期:……
请有意报考的学生出席上述会议,报考者必须参与学校安排的补习班,费用全免。
请有意报名的同学信息我!谢谢!
中国文学(新称华文文学),在我们学校,这是一门非常冷门的SPM选考科目,今年也只有11位学生报考。
我一颗无所谓的心突然悸动了起来,我多么想要考这门科目!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引领我跑向华文“母亲”的康庄大道!华文一如既往的,让我情不自禁想接近她,拥抱她。向往的心是那么的美好,可是现实却教我无所适从。我开始忧虑许多问题:这门这么冷门的科目难不难?会不会让我在考SPM时分心?会不会要付出很多却没有回报?诸多的困扰使我生了退缩的心。那条康庄大道尽头站着华文“母亲”,圣洁的她着素衣,眼神里带着平静,带着质问,带着疲惫,望穿我这个畏缩的“反骨仔”。是啊,她给予了我这么多,我怎么就想要背叛她了呢?最终,在家人的鼓励下,我抱着“看一步走一步”的心态,参加了说明会。说明会由曹老师主讲,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课纲:3本课本分别为文选(多为古文、现代文)、小说选(共5篇)及戏剧《憩园》。就算后来看过了历年考题,我依旧忧心忡忡,对未知的华文文学充满畏惧。说明会结束后,报名的学生不多,但留下来问问题的学生很多。排队期间,我观察着曹老师,一身素色衣裳衬得她书卷气满溢,却隐约带着老师的不怒自威。大家问了很多和课程相关问题,轮到我的时候,我却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地问出了我先前自私的忧虑。曹老师静静听完,整理好手上的课本,淡淡开口:“喜欢,那就考。”话毕,温雅而坚定的眼睛直穿我的灵魂。震惊、愧疚、傲气瞬间袭击我的神志,使我呆呆地愣了好久。此后,我的身体几乎不受控制地冲去报了名。考华文文学,是我这一辈子最庆幸的事。
我多么感谢当时候的自己,让我现在不曾后悔。现在的我刚考完SPM的最后一科——华文文学。我想未来不论我就职何种专业,现在所学的每一分华文都会融入我的血肉,成为我根深蒂固的一部分。相信华文“母亲”未来还会以各种形式拥抱我、疼惜我、反哺我。华文将会是我终生的第二位“母亲”,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