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东西

|
发布: 7:00am 10/08/2021

天目灰釉 火和土的融合艺术

作者: 蒙慧贤(记者) 受访者提供(图)
居家防疫的日子里,吴富章就在屋外庭院做陶,把喜欢的事变成日常生活,同时把疫情带来的迷茫一点一点驱走。
居家防疫的日子里,吴富章就在屋外庭院做陶,把喜欢的事变成日常生活,同时把疫情带来的迷茫一点一点驱走。

疫情让艺术行业停摆不前,令许多艺术家工作是受到影响,吴富章便是其一,疫情暴发以来就鲜少回到画室,即便看不到尽头的疫情为复苏前景蒙上阴影,他并不气馁,决定重拾旧时喜爱的陶艺,在自家砍树烧灰、搬砖建窑、挖泥做陶、自制茶杯泡茶给自己喝。

仔细端起茶碗缓缓转动,在光照射下,碗杯表面犹如夜底星空,每个角度闪现星星点点,犹如浩瀚银河就握在手中,十分美妙独特。

ADVERTISEMENT

跟一般工厂制造的陶器不同。他以家中的芒果树木、相思树、马草等植物做成天然灰釉,烧制成天目陶器,诠释与大自然共存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涵。

吴富章的做陶“工作室”就在住家的庭院,建有大窑、实验窑,以及用来烧植物灰的圆炉。
吴富章的做陶“工作室”就在住家的庭院,建有大窑、实验窑,以及用来烧植物灰的圆炉。
吴富章把家中的芒果树、相思树、马草等植物的茎、皮、叶、根部位作为灰釉原料。
吴富章把家中的芒果树、相思树、马草等植物的茎、皮、叶、根部位作为灰釉原料。
把晒干的植物放进炉内,焚烧成草木灰。
把晒干的植物放进炉内,焚烧成草木灰。

吴富章在求学时期开始接触陶艺。

“当年在美术学院,那时我的院长谢有锡先生,在做陶方面非常专业,是一位陶艺爱好者。我特别喜欢看他拉陶,也不敢奢望有机会去做,只在门口看,看了几个月后,院长说,你这么喜欢不如来学习吧,我就开始学了。不学还好,一学就很喜欢了。”

毕业后,他在自家住所范围建窑,继续研习陶艺,并于1992年在首都办了一场陶艺展,结束陶艺展之后,便转向投入绘画工作。

疫情之下重拾陶艺

直到去年3月暴发疫情,吴富章没法回到画室,也没有太多心思继续作画,每天宅家煮食种植,如此过了一段时间,想想生活总不能这样下去,于是鼓起勇气,决定重拾陶艺。

相隔25年之后再次回到火与泥土的艺术空间,吴富章很快地就开始了他的工程:买砖头和其他原料,在小区附近挖土,翻出旧时资料,在住家庭院建窑,每天做调配和实验,烧木灰、做釉药、拉坯、上釉、烧制等等。

为了仿效古时候的制瓷工艺,他把家中的芒果树、椰树、相思树、马草等植物砍下,制成天然植物灰釉药,希望能还原1500年前古人的灰釉智慧,制作出东南亚热带雨林树木灰的天目灰釉。

什么是灰釉呢?

陶瓷表面类似玻璃体的光泽,人们称之为“釉”。灰釉来源于植物界,是一种以松木、果树、竹、稻草等植物的灰烬作为媒材的釉药。 古代传统的釉,例如青磁釉、白磁釉、均窑釉等,都是以草木灰和长石作为基本原料调制而成。

由于灰釉有着很多微量元素,例如氧化锰、氧化镁、氧化锌等,经高温烧制以后,能产生出意想不到的釉药变化,在器物上展现独特的自然之美,但凡调合天然灰制成的陶器,色泽变化丰富 ,拥有高雅优美的气韵。

然而来到现在,这种灰釉并不普遍,现代人一般使用工厂调配制造出来的现成石灰,缺乏丰富的成分,烧出来的成品也比较单调,层次感、气韵和整体感觉都逊于天然灰釉,也少了一种与大自然的连接。

制作陶艺过程:

1 确定杯型尺寸后,进行拉坯。
1 确定杯型尺寸后,进行拉坯。
2. 等待晾干,需四五天的时间。
2. 等待晾干,需四五天的时间。

3. 送入窑内素烧,把坯体里面的杂质给挥发掉,以便在上釉时能让釉料更容易吸附。
3. 送入窑内素烧,把坯体里面的杂质给挥发掉,以便在上釉时能让釉料更容易吸附。

4. 完成素烧后,封窑并让其自然冷却,约4天后开窑、上釉。
4. 完成素烧后,封窑并让其自然冷却,约4天后开窑、上釉。

5. 上釉晾干后放入窑内,以1235℃左右烧制12小时,等待成品出炉。
5. 上釉晾干后放入窑内,以1235℃左右烧制12小时,等待成品出炉。
为免浪费,吴富章都会以一小素烧完成的陶片试片进行试烧,以观察色泽效果,图为入窑前后、经过1235℃高温烧制约12小时的天目釉试片对比图。
为免浪费,吴富章都会以一小素烧完成的陶片试片进行试烧,以观察色泽效果,图为入窑前后、经过1235℃高温烧制约12小时的天目釉试片对比图。

每件作品都是孤品,独一无二

吴富章的陶艺作品以天目灰釉为主。天目茶盏是宋代茶文化的产物,杯口较大,杯底较小,外形犹如漏斗。

他分析,一个好的天目灰釉,本身胎体比较厚实,有保温功能,双手握起来不易被烫伤。色泽方面,茶碗表面的星星点点和渐变底色,让人联想到夜半星空和浩瀚宇宙,层次丰富的纹理,非常耐看。谈及此,他大笑说:“一个好的天目碗,拿上手就不想放下它啊。”继续分享陶土的好玩之处。

蓝眼天目,吴富章为它取名“目若朗星”,意即像星星那般璀璨明朗,是他个人非常喜欢的代表作。
蓝眼天目,吴富章为它取名“目若朗星”,意即像星星那般璀璨明朗,是他个人非常喜欢的代表作。

做陶之所以迷人,其中一个有趣之处在于烧陶过程中,每个陶瓷所放置的位置高低,窑里的气焰和火焰,以及外在的气候因素,都会让陶瓷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也有人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这就是天目釉最好玩的地方,每个成品都会呈现不同的色泽、亮度、气韵、质感,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多和少,高和低而有所改变。”各具特色,每一件都是孤品。

天然灰拥有很多微量元素,经高温烧制后,能让器物展现独特迷人的风采,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气韵。
天然灰拥有很多微量元素,经高温烧制后,能让器物展现独特迷人的风采,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气韵。

现在只想安静做内心想做的

他感慨说道,年轻时的他有很多东西想表达,那时期的作品往往是张力很大、表现力很强、造型特出的,反而不太注重实用性。“老实说,我那时做陶十多年,我没给自己做一个茶壶和杯给自己用。总觉得那样太过俗气和商业了,没法表现。”

许是人生前半段经过很多的起落和风浪,积累人生历程,已过天命之年的他告诉自己,接下来半百是沉淀期,安分老实地做简单造型的器具。“用最简单的手法去做器具,哪怕重复地做,也要认真地重复。”除了体现一种匠人精神,也是一种考验。

“每一个器具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气韵。而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难去表现它的个性美。这是接下来我对自己的挑战,不做年轻的东西了,安静地做内心想做和应该做的事。”

至于陶艺品的功能和艺术价值,吴富章皆以平常心看待。他表示:“艺术与否,对我个人来说都是其次,重要的是制作过程,只要是用心和专心做的,能做出一种风格,给予一种代表,能看出来,这就是自己的作品,这就是马来西亚的作品,这很重要。”

在众多色彩斑斓的瓷器中,要烧制红色陶瓷碗相当困难,而这“柿红天目釉”也是吴富章个人非常满意和感到自豪的作品。
在众多色彩斑斓的瓷器中,要烧制红色陶瓷碗相当困难,而这“柿红天目釉”也是吴富章个人非常满意和感到自豪的作品。

专注陶艺,驱走迷茫

居家防疫的日子里,吴富章就在屋外庭院做陶,专注地体验器物的形成,把喜欢的事变成日常生活,也把疫情下的迷茫一点一点驱走。

“每天重复去做,反而能够把畏惧的心态和被疫情打击的情绪压下来,保持平稳的心。虽然看不到前景,但就是把25年前对陶艺的热爱的那份感觉找回来。”他满足地说道。

有一句话说,水到穷处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虽然绘画事业因疫情而停顿,但吴富章选择乐观以待。“虽然没有收入,但不抱怨,不看自己失去什么,而看自己还拥有什么、还能做些什么,从这个点上去发挥,勇敢面对疫情,留守在家不添乱。”

他也借此鼓励艺术创作者:“大家都面对经济的断层,心里虽然很恐惧迷茫,但还是那一句话,最可怕的不是黑暗,而是心里的绝望。看自己还有什么,只要有希望就能找到指引,眼前的困境总会过去。”

器物表面流淌的丰富色泽,古朴优美,沉稳耐看,令许多人爱不释手。
器物表面流淌的丰富色泽,古朴优美,沉稳耐看,令许多人爱不释手。

相关文章:

铝罐艺术

东西/醉心陶艺之美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