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初到此后的一千多年,南亚次大陆就不断有印度教和佛教商人、僧侣来到马来半岛。在公元1世纪至2世纪期间,马来半岛先后出现狼牙修、羯荼、赤土、单单、盘盘等等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国家。
英殖民时期基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马来亚从印度招募劳工,经历几个不同时期;最初一批属于罪犯劳工,即将印度罪犯流放到马来亚,成为劳动力;其后有契约劳工制(Indentured labour)、工额尼招募制(Kangany System)、政府资助劳工(Assisted labour)以及自由劳工(Non-assisted labour)等。一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出洋浪潮开始缓和,因为大量印度人外走有失国家尊严。
ADVERTISEMENT
英殖民时期所招募的劳工主要来自印度南方,以泰米尔社群(Tamil)人数最多。其他南方社群包括来自Andhra Pradesh邦的特勒固人(Telugus),以及来自Kerala邦的玛拉雅利人(Malayalis)。
至于来自北印度者,以旁遮普人(Punjabis)为主,特别是锡克人,他们初期的就业领域集中在保安、警察和军队。最早的一批是在1873年招募到马来亚,当时霹雳爆发拉律战争,马来土酋Ngah Ibrahim要求Captain T.C. Speedy引进110位锡克人担任警察,以维持治安;之后,霹雳军警部队(Perak Army Police)成立,到1877年,锡克籍警察大约有300人。
印度劳工出走的方式
契约劳工制以5年为限,以男性为主,年龄介于15岁至45岁之间。负责物色契约劳工的中介者称为arkatia(或arkati、aal kati)。到了马来亚,中介者就把契约劳工交给雇主。这些契约劳工要签署英文合约,劳工多半目不识丁,纯属信任。在完成手续之后,劳工被带往工作地点,行动自由就局限在工作范围。
根据契约,雇主有义务为契约劳工提供医药照顾,但多半没落实。劳工的居住环境恶劣,容易感染疾病;再加上工资低,长时间劳作,体力不胜负荷。当时最常见的疾病包括疟疾、霍乱、痢疾、肺痨、流感等。
由于马来亚民众的抗议,罪犯劳工制于1860年终止。至于契约劳工制,从19世纪中叶开始执行以来,弊端累累,也在1910年正式废除;与契约劳工制并行,后来取而代之成为主要招募模式的是工额尼制度。
契约制度引进的劳工主要在甘蔗园工作;而工额尼招募制的劳工主要集中在咖啡与橡胶业。咖啡业在1880年代至1890年代非常蓬勃,过后价格开始下滑。而1890年代引进的橡胶种植业,市场需求殷切,许多咖啡园主开始翻种橡胶树。到了1909至1910年间,橡胶业进入腾飞时期。
工额尼源自泰米尔文Kangani,拥有者或工头的意思。这个制度涉及三方面,即园丘主、工额尼以及劳工。工额尼不仅仅是引进劳工的中介者,本身也是园丘的管工,俗称工头。工额尼受园丘主的委托,领取佣金,回到自己的印度原乡,物色同一地区相熟的亲朋戚友南来。每个工额尼每次可以引进不超过20名劳工。工额尼招募制比契约劳工制优越,因为所引进的都是同一地区比较相熟的人,素质较佳,所提供的待遇较好,出洋之前还在村里举行欢送会等等;有的甚至是举家南渡。
印度劳工从Tamil Nadu的马德拉斯或尼加巴旦港口(Negapatam)出发,抵达马来亚后必须隔离一个星期。隔离区的环境和卫生条件欠佳,很多人同住在一起,容易传染疾病。1900年在槟城以及1919年在瑞天咸港(Port Sweetenham,今巴生港口)曾发生严重的霍乱症。
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实际上有两种并行的模式到马来亚工作,即通过印度移民委员会资助的资助劳工(实际上委员会代表政府)以及没有获得资助的自由劳工。前者是指自愿以合约方式到马来亚工作者,印度移民委员会提供金钱或其他方式的协助。后者是自费到马来亚,抵达之后再找工作。
学者Kernial Singh Sandhu根据官方资料统计,在1865年至1938年间,通过工额尼制度来到马来半岛的印度劳工及移民,人数大约是1,116,717人,占了政府资助劳工总数的62%。
在马来亚/马来西亚印裔历史研究方面,Kernial Singh Sandhu(1929-1992)可说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他出生于柔佛昔加末,曾担任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机构主任(1972-1992),其代表作是《马来亚的印裔:移民与聚落1786-1957》;另外也跟A.Mani合编《东南亚的印裔社群》。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语文的印裔研究专书,可供有兴趣者进修。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