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5日讯)大马周一(4日)晚召见中国驻马大使,就中国船只包括一艘海洋调查船进入南中国海争议水域表示抗议。
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吉隆坡向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表达大马立场,抗议中国船只包括一艘海洋调查船出现在马来西亚专属经济特区和活动。”
ADVERTISEMENT
外交部指责中国违反当地法律和国际法,出现在婆罗洲沙巴和砂拉越的沿海水域。
这是我国今年来第二次为中国船只在该争议水域集结,而召见中国大使。
6月初,16架中国军机进入婆罗洲砂拉越海岸范围,导致大马战斗机紧急升空。
当时,马来西亚指责中国侵犯其主权,北京则回应称,中国军机当天的飞行属例行训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10日讯)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表示,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和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其下的旗舰项目在马来西亚不断地释放出了发展红利。
他今日在中国人民日报与马来西亚媒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成果分享会”上,通过视频方式致词时说,两国高层往来紧密,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马各领域的合作成绩斐然,亮点频出。
他指出,双方不断地释放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新生产力,持续地深化文化、旅游、教育、青年、媒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越来越多福祉。
欧阳玉靖表示,此次人民日报同马来西亚的媒体举办联合的采访活动,深度地讲述了两国交往与合作的动人故事,有利于充分地展现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为增进两国的友谊架起桥梁,为深化双边关系注入了正能量。
“中马关系的长足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广大媒体朋友们的参与和支持,希望媒体朋友们继续积极地报道中马关系和两国关系合作的故事,特别是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新进展、新成果。 ”
出席者包括公正党八打灵再也区国会议员兼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丹斯里翁诗杰、人民日报中东中心分社首席记者管克江、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和南洋商报总编辑罗依薇等。
李健聪:媒体可用三语讲述一带一路
李健聪在致词时表示,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民意的塑造者,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的今天,更需要真实、平衡、有温度的内容传播,来帮助不同国家与族群了解彼此的合作意图、发展成果与人文背景。
他形容,大马媒体可以用马来语讲“一带一路”的故事给马来人听,用英语讲给国际社群听,用中文深入解析给华人社群。
“我们能把‘一带一路’从一个‘华语语境’的议题,转化成一个全民可以理解、讨论、参与的国家发展议题。
“当大马媒体能够以马来语、英语、中文三语共同讲述‘一带一路‘的故事,那这个故事就不再只是中国的倡议,而是整个东南亚人民也能认同与参与的发展蓝图。”
管克江:媒体讲好中马合作故事
此次联合采访活动的负责人管克江表示,过去几天的采访中深切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马来西亚的昌明经济对接,正迸发巨大动能,推动双方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他说,通过采访也感受到了马来西亚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脉动。
“这是人民日报和马来西亚媒体首次举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也是两国媒体进一步深化合作迈出的重要一步。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一起深入项目现场,共同讲好两国合作故事,加深媒体人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