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灵再也19日讯)今天推特上有不少网民不约而同地表示,他们在今天凌晨至清晨时分接获注册MySejahtera户头的一次性检验密码(OTP)简讯通知,担心有人企图骇入他们的MySejahtera户头。
据一名网民卡薇达在推特上发文指出,她在凌晨1时37分突然收到一封来自MySejahtera的简讯,并提供了注册MySejahtera账户的一次性密码,令她感到十分困惑。
ADVERTISEMENT
“请不要告诉我,是有人在尝试骇入我的MySejahtera。”
她也在推文中标记了卫生部、卫生部长凯里和通讯及多媒体部长丹斯里安努亚慕沙;不过,至今没有高官或是政府单位回应她的帖文。
随后,数名网民也在她的推文下留言表示,他们都接获了这样的简讯。
一名男子表示,他昨天也接获MySejahtera提供一次性密码的简讯,他担心是诈骗。
另一名女子也说,他在凌晨2时11分同样接获这样的简讯,并认为是有人企图登入她的MySejahtera。
此外,数名网民也表示接获这样的简讯,时间从凌晨12时、3时至5时许都有。
一些同样接获这简讯的网民们,都要求卫生部及卫生部长对此说明情况。
对此,本报记者尝试拨打MySejahtera热线了解情况,不过适逢公假,无人接听。
Why do I get an alert from @my_sejahtera for this at 3am when I’m in deep sleep? Is the app compromised?? Unless I slept walk 2 flights of stairs and through 2 doors just to go click on the app??
@JKJAVMY @Khairykj pic.twitter.com/BHPKHYEgRJ
— Michael Yip 🪐 (@mikeyipdotcom) October 19, 2021
Siapa la try nak login mysejahtera aku ni. Pukul 3:21 am kot 💩 pic.twitter.com/2KJEfqQwPi
— tia⁷ (@taffynrouge) October 19, 2021
Glad to know I’m not the only one receiving mysejahtera otp at 1am in the morning. @my_sejahtera pls investigate. Anyway I’ve reset my password & refreshed my profile. Nothing looks out of the ordinary but I hate if someone else is stealing my identity 😕
— 록여사 (@lockmadam) October 19, 2021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各国政府与企业必须提升资安意识,建立更强韧的防御机制,才能避免遭受骇客挟持,确保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近日,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遭骇客攻击,系统遭入侵并遭勒索1000万美元,首相安华获悉,立即授意大马机场控股公司拒付赎金,因为开了先例就会遗患无穷。
此事件经媒体报道后震惊全国,但各界均支持政府不向骇客低头的强硬立场。然而,这场网路攻击确实显示大马机场存在资安漏洞,也凸显各国的关键基础设施正面对骇客频繁攻击的严峻挑战。
骇客(Hacker)是伴随网络世界生成的寄生虫,过去是泛指精通电脑系统的技术人员,后来演变成以非法手段入侵系统的“黑帽骇客”(Black Hat Hacker),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乃至个人都构成严重威胁,因为利之所趋。
吉隆坡机场遭骇,对飞安影响?
骇客攻击机场系统,最可能的影响包括航班调度混乱、乘客数据泄漏、行李追踪系统失灵,甚至可能影响空管系统。此次攻击所幸并未造成飞安事故,但国际间已有先例,证明骇客会对航空安全构成威胁。
2015年,波兰航空遭骇,导致航班无法加载飞行计划,数千名旅客受影响;2018年,英国希思罗机场旅客数据泄漏,超过24万笔资料外泄。若骇客成功入侵“航空交通管制(ATC)系统”,后果更不堪设想。
2015年,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就曾模拟骇客攻击,发现部分旧系统仍使用未加密通讯,很可能被骇客干扰。因此,各国近年都加强航空网络安全,包括欧盟的“航空网络安全计划”(ACSP)。
尽管航空管制系统与机场管理系统通常是独立运作,但骇客若能成功攻击航管数据库,可能导致飞机错误导航、干扰飞行员与塔台的通讯。随着骇客技术的进步,未来这类攻击手法将更加精密,全球航空业不得不慎。
机场、银行、医院、企业与政府机构皆是目标
吉隆坡机场的遭骇事件,只是全球骇客攻击浪潮中的冰山一角。随着数位化程度的提高,许多机构随时面对骇客的攻击,尤其是骇客倾向攻击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目标,因为铤而走险的回酬更大。
首先是机场与交通系统,包括航班调度系统、乘客数据库、行李追踪系统最容易遭骇。其次是银行与金融机构,根据IBM数据,2023年全球金融业因网络攻击的损失超过1200亿美元。
医院与医疗系统也是骇客攻击的常客,例如2月9日,台湾马阶医院遭到勒索软体攻击,形式为加密医院个人档案,导致病患资料无法开启,500多台电脑当机,医院几乎瘫痪。
国家资料库与政府机构也是骇客入侵的重灾区,其中2020年美国选举期间,骇客试图入侵多州选务系统;而2020年美国“太阳风”(SolarWinds)事件,俄罗斯骇客入侵多个美国联邦机构;2023年,中国骇客组织APT31也被指控攻击西方军事研究机构。
骇客可能攻击虚拟货币与核武系统?
随着AI技术的高速发展,骇客攻击的手法将变得更具智慧,AI可自动破解密码、模仿人类语音进行社交诈骗,甚至开发能自我变异的恶意程式,逃避传统资安的防御机制。
更令人担忧的是,AI可能成为骇客入侵虚拟货币交易所及核武系统的帮凶。如果骇客利用AI技术破解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安全管控机制,整个区块链金融体系都可能遭受冲击。而尽管核武系统有极高的安全层级,但如果AI演算法被骇,可能导致误发核弹、错误判断敌我,甚至引发毁灭性后果。
2019年英国能源公司语音诈骗案,正是骇客使用Deepfake技术,模仿高层声音而成功诈骗;2月21日,Bybit以太坊就被骇走14.6亿美元。试想市值近2兆美元的比特币万一被骇,会产生怎样的金融风暴?
核武系统也存在潜在危机,2010年“震网病毒”(Stuxnet)曾破坏伊朗核设施,显示关键基础设施的脆弱性;美国战略司令部(STRATCOM)也承认,核武指挥系统可能遭网络攻击。
如何防止骇客猖獗?是全球必须联合抵御的工作。根据Cybersecurity Ventures报告,全球每年因骇客攻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兆美元(约2023年GDP的7%),预计2025年损失增至10.5兆美元,勒索软体造成损失惊人。
为了遏制骇客威胁,全球各国必须加强资安防御,主要措施包括:强化企业与政府的资安防御、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骇客组织、提高民众资安意识。
由于骇客攻击全天候存在,资安已然成为国安。吉隆坡机场遭骇的事件,提醒我们在数位时代,资安与国家安全已密不可分。未来,AI驱动的骇客攻击将更加精密,从金融、航空到军事系统,都可能成为目标。各国政府与企业必须提升资安意识,建立更强韧的防御机制,才能避免遭受骇客挟持,确保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