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睿智,明朝大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尝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意思是说一个没有癖好嗜好的人,是不能和他交往为友的,因为这种人,不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不会对人产生很深的感情;一个对事物欠缺痴情痴迷的人,也不要和他结交来往,因为这种人缺乏了一种真挚的情感和气魄。
阁下不妨细心观察一下身边的朋友,那些生活过得丝毫没有情趣的,言语没有什么味道的,更甚的是,面目可憎的,盖皆因无癖之人耳。生活过得那么的贫乏平淡无味之人,作为他的朋友,唯恐会闷出鸟味来着,这样的朋友还有什么趣味?
ADVERTISEMENT
一个没有癖好(或嗜好)之人,仿佛对这多姿多彩的世界完全丧失了好奇心,或是兴趣,可想而知,这样的朋友是不可能对人有感情的,与其这样,不如就索性少来往呗!
张岱先生这一段千古讽诵的经典名言,简直被所有有收藏癖好的恋物者奉为圭臬,似乎是为自己恋物的执着与癖好,受到了某种认可,尤其活在这个动辄叫人“断舍离”,或是把恋物者视为洪水猛兽的年代,明明只是搞一点小小的收藏(收藏家总是要谦虚一点的),培养一点难得的人文气息(收藏家偶尔也会装逼的),却嚣张跋扈的讲到好像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似的,张岱那几句话,仿如一语道中似的,怎能不叫人(尤其是那光头的)感动到涕泪俱下,老泪纵横呢?
像光头佬这种喜欢收集杂物的垃圾佬,就经常会碰到一些有闲杂人等,自告奋勇的,莫名其妙的企图以其三寸不烂之舌,欲说服光头佬实行断舍离,处理掉堆积家中的收藏品时(其实是我家又不是他家),那光头的,总是不忘摆出一副冷漠的鸟模样,让不识抬举的对方,把他热热的脸皮贴在俺的冷屁股上,自讨没趣而已。
更离谱的是,有些劝勉光头佬断舍离的朋友,明明自己也是一个如假包换的严重恋物癖者,而且估计还收得比光头佬还要凶猛那种,这种没有自知之明,不懂得以身作则的角色,凭什么来宣扬断舍离的教理捏?害光头佬翻白眼都快翻到脑背后去了。
实话实说,举凡有不幸患有恋物癖毛病的家伙,也是活生生的人来的,也是像大家一样,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最重要的是,当收藏的物品堆集得纷呈杂乱的时候,他心里也是会内疚惭愧,焦虑不安的,兴许他会慢慢的稍微收敛一下自己,减少购物的欲望,打消占有的念想,进而短暂的自我调适自己。
说真的,恋物藏物绝对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在于要收藏、摆设,以及储藏妥当,只要家人不觉得看了“眼冤”,大致上还是可以相安无事的。大不了,另置一处“金屋藏娇”,像光头佬最辉煌的时候:家里、画廊、仓库,狡兔有三窟,呵呵!每当家里的美娇妻看不顺眼某某“宝贝”时,没事儿滴,不就搬去仓库避嫌好了呗,毕竟是眼不见为净嘛,省却了美娇妻整天在耳边唠唠叨叨的。
光头佬窃以为这个“三窟”的方案,是个完美无缺的应对方式,直到最近,才突然觉察原来事与愿违。大概是去年吧,某次和前世情人喝下午茶闲聊时,突然她笑眯眯的不经意的说了一句:“既然老爸那么爱书,啊不然,改天你死了,我们就把你心爱的藏书统统烧给你吧!”就当光头佬愕然无语的看着她时,前世情人还不忘补充了一句:“尤其是董桥的签名书。”啊!!!害光头佬受到不小的惊吓。
说到底,到最后收藏者还是必须趁着他的有生之年,随着年华的逐渐老去,按部就班的,有规划的,逐年减去他手上的收藏品,除非藏家的家属愿意接手,或继续收藏这些藏品,以免发生藏家遽然逝世后,不明就理的家属把藏品断舍离掉的人间悲剧!
就像光头佬当年曾经目睹薇斋老人处理他的藏品那样:熟识蕾公的朋友们都晓得,老人家收藏的古玉是相当丰富而出色的,当他年老时,他曾经割爱过一批相当精彩的古玉珍藏予已故梁弘志先生,有些藏玉则转送给他的学生与朋友留念,身边只留下9件出土的,还是5件传世的美玉,是故友侪都爱开玩笑的,尊称他是“九五之尊”;他手上最珍贵的珍藏品,宋琴、元琴、明琴,亦有计划的转让给与他有琴缘的琴友、学生,那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他的藏书、藏画老早交待清楚欲捐赠给教会团体,一切身后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给他的后辈如我者,留下一个完美的典范,真的棒极了!
相关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