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甲22日讯)一家四口驱车返回家乡,61岁母亲竟被遗留在大道休息站,其家人一直到陌生来电通知才惊觉母亲不在车内!
ADVERTISEMENT
这起乌龙事件发生于本月11日,28岁莫哈末罗伊和父母及弟弟为了处理家庭事务,从柔佛驱车返回位于霹雳的家乡。
罗伊告诉《mStar》,当天下午3时30分左右,他们途经东甲大道休息站,他和家人就轮流下车上厕所。
“一开始是爸爸妈妈先下车,我和弟弟就留在车上。爸妈上车后,就轮到我下车去厕所。”
“我上车后就系上了安全带,就在这时妈妈突然在没告知的情况下,再一次下车去上厕所。”
“爸爸戴着帽子,他也没注意到妈妈下车了。我们一直以为妈妈还在车上,就开车出发了。”
罗伊说,当时爸爸负责开车,他则坐在副驾驶位,和妈妈一起坐在后座的弟弟则全程都在睡觉,并不知道妈妈不在车上。
“驶离休息站差不多1公里左右,爸爸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来电。”
“原来是妈妈借用大道巡警的手机拨电给爸爸,‘我还在休息站里!’”
罗伊笑称,当下他和爸爸同时转头看向后座,这才发现妈妈真的没在车上。
罗伊的爸爸赶紧折返休息站找人,所幸妈妈在2名巡警的陪同下安然无事,还悠闲地吃著一片木瓜,这场乌龙事件才告一段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眼泪,是天真无邪的侄孙们,用来攻克我的最佳武器。
每次只要看到凝聚在侄孙眼眶中,那欲落未落的泪珠;再加上小脸蛋显露出来的委屈,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被软化,然后下意识地就会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包括允许他们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看形形色色的短视频。
如此纵容小孩的举动, 当然引发了所有家人的异议。有一次在外国留学的表弟回来探亲,侄孙因为家里的大人们不允许他看平板电脑,而大声哭闹。特别喜欢小孩的表弟见状也无限感慨地说:“即便知道毫无节制地看平板电脑是不好的行为,可是看他们哭得那么‘凄惨’,又会于心不忍地想让他们看。”
所以说现代的小孩,是最会察言观色的人,一点也不为过。眼泪,更是他们用来克制大人,为求达到目的的撒手锏。
和侄孙们眼泪的纯粹相比,看到妈妈的眼泪,于我而言,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种心情以及感受。
也许是记性不好,小时候很少看到妈妈掉眼泪。或许不是没掉眼泪,而是妈妈躲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暗自流泪。又或许是生活逼人,导致妈妈没有闲暇伤春悲秋。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现今已然老迈的妈妈,突然之间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流泪不代表不坚强
一旦打开记忆的匣子,妈妈一定会提到外婆;只要提起外婆,就一定会看到泪水在妈妈的眼眶中打转。侄孙们哭了,我们还有办法安抚。可是流泪的妈妈,往往令我们手足无措。那些我们不曾经历也不能感同身受的久远悲痛往事,说再多安慰的话,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外婆是妈妈记忆匣子的前半部。妈妈现今流的眼泪,想必是心怀愧疚,为再也无法弥补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而流。
至于我,却是一个很轻易就掉眼泪的人。它可以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画面、一个举动……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能触动我心的人事物,我都会为之掉眼泪。很多时候也会责怪自己那不争气的泪水,总是在最不该出现的时候,控制不住地流下来,觉得自己很丢人现眼。
年少时曾经误以为眼泪是软弱的象征,因此常常提醒自己不能轻易掉眼泪。好像不流眼泪就代表自己很坚强、很勇敢似的。后来才渐渐明白,眼泪可以不必和坚强、勇敢联系起来。我的眼泪也可以像侄孙的眼泪那样纯粹,它可以只是宣泄当下情绪的管道,无需觉得丢脸或将它复杂化,硬要跟坚强和勇敢画上等号。待我明白这个道理时,却已成了一个不再轻易掉眼泪的中老年人。
犹记得刚开始学习内观静坐时,流眼泪是我静坐时的常态。那泪水,仿佛是心中最深的不净烦恼,无法控制地涌出眼眶,止也止不住。如此的常态一直持续了好几年。后来眼泪就慢慢地被其他感受接替,从那以后也就不再轻易掉眼泪。我也因此不再排斥流眼泪,而学会在适当时,以眼泪宣泄当下的情绪;慢慢学习不嫌弃流眼泪的自己,接受那个爱掉眼泪的自己。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