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世界工厂”,加速了这头沉睡巨龙的苏醒。在经历所谓的“和平崛起”后,中国数十年来一直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中扮演着功能性的边缘角色。
2015年,中国宣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的经济转型涉及将自身角色从“世界工厂”转变为技术超级大国,以推动中国在机器人技术、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引领地位。美国认为这是对其霸权的威胁,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线之一。
ADVERTISEMENT
2018年,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认定为同俄罗斯一样的“修正主义大国”,更点名中国的崛起是美国的繁荣和安全的“核心挑战”。不过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最终目标始终不是当“世界一哥”。
力保共产党强势地位
陈倩燕:中要证明有能力推动发展
马来西亚国际关系与策略研究所(ISIS)研究员陈倩燕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所谓的“中国梦”或“民族复兴”,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而当前许多人对中国最大的误解在于,北京具有重写国际规范的野心和接管世界第一霸主地位的意图,以及铸造一个以不自由和独裁主义的国际秩序。
陈倩燕上个月在大马高等教育协会(HEYA)线上座谈会上称:“人们很容易将中美两国对立起来,并对中国的意图加以猜忌,尤其是在美国影响力逐渐下降的背景下。”
她认为,中国的主要目标不是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随着中国已达到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阶段,自然能向全球投射更大的影响力,并顺理成章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因此,并非中国想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是党的安全是中共最重要的议程,恰恰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有助于实现这一议程。
致力于维护中共合法性
自1949年以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致力于维护中共的合法性,这是外交政策与国内形势之间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联系。70多年前中共的崛起,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种论述,即“中共是中国的救世主”。
她解释称,为了保持党的强势地位,中共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甚至要证明中共不仅代表着中国的过去,更是国家未来的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今年如此高调大肆庆祝中国建党一百周年的原因之一。”
特朗普下台后,许多人认为拜登会采取较为温和及务实的态度,惟后者延续了前朝大部分对华政策,甚至重新拉拢盟友共同抗衡中国。
也是中国外交政策专家的陈倩燕预测,中国在美中竞争下不会退缩,反而将继续增长、发展和扩张,并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行事。
她说:“自信的北京认为美国无权在政治、经济,甚至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或指点中方该如何行事。”
不想塑造敌对环境
近年来,无论是糟糕的人权记录,还是疫情溯源争议,每当中国遭到外界批评和质疑时,被称为“战狼”的新一代中国外交官们就会予以奋力反击。
不过陈倩燕指出,中国并不想塑造一个敌对关系,而是“只想做自己”。
她表示,中共高层意识到特朗普政府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冲突,对中国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他们不想卷入一场战略竞争、不想搞对抗。他们想要发展,也想要减少阻力——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友好的环境。
无可避免与美卷入纷争
“实际上中国不想与美国卷入纷争,但似乎无法避免。”
她进一步指出:“中国渴望成为一股会被世人认真倾听的强大声音,因为他们想代表发展中国家,把发展中国家的议程带到国际谈判桌上。”
“当然,中国也想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双循环”助中巩固强国地位
冠病疫情加速了世界大变局的推进,面对时代变局中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中国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大国竞争与博弈更趋激烈,国际外循环受限受阻,外部环境倒逼中国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陈倩燕形容,中方提出的“双循环”新战略,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范式转变。
她解释称,“双循环”试图将国内经济作为主要的增长动力,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正加速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驱动为主。本质上,这是一个质的转变。
她说,人们过去熟悉的“中国制造”,如今已不是“廉价和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欲转型为一流技术中心
“因此,中国目前想要做的是,将其经济转型为一流的技术中心,而技术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这些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数字空间或大型技术,而是新技术,例如可帮助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技术。”
她续指,如果这个“双循环”策略取得成功,并成功刺激技术创新,中国将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将开始确立自己在国际的主导地位。
“届时中国将成为部分领域的先驱,这让中国成为全球强国的论述提供了有力佐证,这有助于中国巩固其强国的地位。”
印尼总统佐科威周一到东南苏拉威西省,为中资德龙工业园区巨盾镍业项目投产揭幕。他称赞该项目为印尼带来产业附加值、解决就业,并创造中小微企业发展机会。
佐科威并在巨盾镍业产出的第一炉镍铁纪念牌上签名留念。
位于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北莫罗瓦里的巨盾镍业,由中国江苏德龙镍业公司独资投建,属德龙工业园区三期项目,拟建设年产180万吨镍铁生产线,并配备自备发电厂、码头等辅助设施。作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该工业园于2014年开始筹建,现已建成肯达里基地和北莫罗瓦里基地共三期项目,均被列为印尼国家战略项目。
2018年3月8日,11个国家领导人在智利圣地亚哥签署CPTPP,在美国前一年退出协议,并且立场愈来愈倾向保护主义之际,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扮演了一个反制角色。目前,英国、中国和台湾均表态有意加入这个大家庭。
中国宣布申请加入
CPTPP是大国角力战场?
作为TPP的“瘦身版”,CPTPP致力于促进自由化进程,达成自由开放贸易之目的。这个自贸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竞争政策等,不难看出其对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追求。
许多专家认为,CPTPP会在国营与私营企业间建立促进公平竞争的规则,同时鼓励透明度和良好的商业惯例,以及会确保签署国承诺改善劳工情况与合力正视环保问题。更重要的是,这项协定几乎消除所有贸易关税和某些贸易限制。
黄子豪:较适合西方国
本地国际时事评论员黄子豪指出,与大多数的自贸协议不同的是,CPTPP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这项条例较符合西方国家的胃口,因为它们都是主要知识产权的拥有者。
今年9月16日,中国宣布申请加入CPTPP;不到一周的时间,台湾也正式提交申请。随着北京强烈反对台湾入群,令成员国面临难堪的局面。
马来西亚国大(UKM)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高级讲师胡秋坪博士宣称,考虑到台湾已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一员,理论上看不到阻挠台湾加入CPTPP的理由;而日本与韩国也找不到不让中国入群的理由——可利用CPTPP的高质量贸易合约,让中国成为更负责的经济大国。
避免中利用原则压制台湾
不过她提到,日本作为目前的牵头人,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避免中国利用一些原则压制台湾。
此外,许多成员国高度关切,中国一旦加入CPTPP后会否履行这些承诺。
黄子豪指出,尽管CPTPP准入门槛较高,预料不会对台湾构成问题。
他说:“台湾创新到集成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例如台积电这个独霸全世界半导体制造商已具备生产工艺顶尖的水平,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已完全可以和CPTPP接轨。”
针对美国会否回锅CPTPP,胡博士披露,从她私下与美国官员交流得知,拜登政府吃回头草的意愿不大。
契合“双循环”战略目标
“一带一路”重新定位
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项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项目——“一带一路”,旨在促进欧亚贸易走廊的连通性和商业性。其长期目标是参与国之间在政策、基础设施、贸易、金融和人际关系等领域的合作,普遍受到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欢迎。
不过在近年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是“债务陷阱外交”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一些向中国借贷的国家若无法偿还贷款和相关利息,可能需要将资产出售给中国,尤其是港口等基础设施。另外在疫情阴霾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放缓的现象,甚至有人认为这项倡议“已夭折”。
更契合中国未来愿景
对于这项说法,陈倩燕似乎不敢苟同。她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一带一路”正在重新定位,更好地契合“双循环”战略的目标,也更好地契合中国未来的愿景。
她坦言,“双循环”的新策略确实将对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过去数十年达到非凡的增长,这有赖于其非常强有力的国际存在。而如今,“双循环”势必也将对“一带一路”活动的推动方式和未来产生影响。”
她指出:“到目前为止,我们过去所了解的是,“一带一路”基本上是中国的海外基础设施项目。如果你仔细想想,十年前建设基础设施,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但你总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永久的战略继续追求。”
因此她认为,“一带一路”要与时俱进,要顺应未来的需求和趋势,而“科技、适应气候变化就是未来”。
绿色技术 科技 公共卫生 引领新方向
“此外,这次的疫情也表明,公共卫生是不可或缺的。绿色技术、科技、公共卫生这三个领域将引领‘一带一路’的新方向。”
陈倩燕解释说,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仍然可以把“一带一路”看作是一个基础设施项目,但我们需要扩展思维,因为这项计划其实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修路建桥而已。
抗衡“一带一路”?
美欧竞相推出基建计划
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预示着美国放弃前朝的孤立主义,再次拥抱国际主义。今年6月举行的G7峰会上,拜登高调提出“重建更好世界”(B3W)基础建设计划,更直言是“一带一路”更好的替代方案;而在本月,欧盟也出台了自家的“欧洲版一带一路”——“全球门户”(GlobalGateway)这一3000亿欧元的全球基建计划,以和“一带一路”竞争。
被问及B3W能否抗衡“一带一路”时,国际时政及安全课题研究员蓝中华博士认为,首先应意识到两者关注点的不同之处。
他说,首先“一带一路”聚焦于基建项目和打通连接性,主要项目包括铁路、道路,水坝、煤炭厂等能源项目,对象多为人口大国和畅通贸易和投资合作渠道;B3W则不会专注于公共交通等基建项目,而是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方位”的美国金融工具,包括股权、贷款担保、政治保险、赠款和技术专长,以关注气候、卫生、数字技术和性别平等等议题。
他分析称:“美国之所以不搞基建,是因为它不会在不擅长的领域与中国竞争,更何况中国的基建水平在全球已达到顶尖水平。”
须反思或可带来机遇
至于“全球门户”,其框架下的投资重点是数字化、气候保护和替代能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全球门户”倡议与和B3W不仅是互补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且其规模将扩展到全球。
蓝博士直言,人们不宜纠结于“某倡议能否抗衡竞争对手”的问题,反而应该思考能否为我国带来机遇。
他说:“毕竟,B3W让其他国家多了一项选择,我们应持欢迎态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