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教育专题

发布: 4:40pm 10/11/2023

动物园

新教育

老虎

动物园

新教育

老虎

【老虎保育03】动物园里圈养的幸与哀愁

报道:本刊 梁慧颖,摄影:本报 黄志汉

无可否认,将动物带离了原来的栖息地,剥夺了动物的自由,但全世界有不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是靠动物园留下它们的血脉,还有靠动物园增进民众对动物的认识。

【老虎保育03】动物园里圈养的幸与哀愁
Wira和Hebat在国家动物园出生,由前首相夫人敦茜蒂哈斯玛为它们取名。

去年4月,国家动物园的被网民指太瘦弱,此事引起关注,后来园方解释网民照片中的那只老虎,其实身体抱恙未完全康复,园方为了舒缓它的病情,才让它到户外走走。事情经过大半年后,根据园方的说法,这只老虎如今已恢复食欲,身体状况很良好。

ADVERTISEMENT

目前,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总共有8只马来亚虎,但这8只老虎不会同时一起在公众面前出现,动物园每天只会安排其中两三只出来亮相,其余老虎则是待在展示区后方的虎舍里。

每天早上,管理员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先进入虎舍检查。管理员凯鲁说:“我们会观察待会将要释放的老虎,看看它们行为如何、有没有伤口以及心情怎幺样。如果心情好且没有受伤,我们才会让它们出去。”

来到展示区后,如果天气炎热,老虎通常喜欢泡在水里避暑,直到它们觉得凉爽了才回到陆地或爬架休息。它们在户外通常一待就是大半天,管理员平日会在下午4点半左右唤它们回去虎舍,周末和假日则因为游客比较多,所以会让它们在外头待久一些,以免游客投诉没看见老虎。

夜晚时分,老虎必须待在各自的内舍,因为这里两年前曾经发生憾事,一只名叫Melur的幼崽不管管理员怎幺呼唤都不肯回去内舍,结果第二天被发现时已经溺毙。自此之后,管理员不敢再放任老虎在展示区过夜,必须想办法令老虎回去内舍好好待着。

【老虎保育03】动物园里圈养的幸与哀愁
动物园有一些人工布置的爬架,供老虎攀爬运动。
【老虎保育03】动物园里圈养的幸与哀愁
管理员说,Wira和Hebat对小孩特别感兴趣,常被小孩吸引过去。

Wira和Hebat兄弟虎受力捧

目前在国家动物园,最年幼的老虎是Wira和Hebat两兄弟,它们(和已逝的Melur)在2019年劳动节出生,获力捧为动物明星。

“当它们还是幼崽的时候,跟猫咪差不多一模一样,只不过虎崽的毛比较粗,猫咪的毛比较柔软,性格方面也很相似。”凯鲁说,Wira和Hebat小时候是由人类照顾,管理员当时还可以逗它们玩,可是差不多1岁之后,当它们开始跟母亲一起生活,母亲教会了老虎的各种生存技能,从那时起管理员就不敢再像以前那般跟它们亲近了。

面对游客,Wira和Hebat没有太多反应,但凯鲁说它们似乎对小孩特别感兴趣,只要有游客推着婴儿车出现,兄弟俩的视线就会被吸引过去。“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在其它老虎身上,就只有虎崽会这样子。”

凯鲁原本是鸟园的管理员,2019年被调职到老虎区,他说,照顾老虎必须很小心,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因为就算只是开错一个门,后果就可能不堪设想。

以Wira和Hebat现在的岁数,如果它们是在野外长大,那幺它们现在已经达到离开母亲去寻找自己领地的年纪。可是在动物园,它们的领地就只有那不到半平方公里的范围,而且如无意外,很可能一辈子就在这里度过。

【老虎保育03】动物园里圈养的幸与哀愁
凯鲁说,照顾老虎必须很小心和专注,因为只要开错一个门就足以酿成大祸。

马来亚虎数量骤减的原因

2021年11月,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旺祖乃迪向国会指出,根据第一次的全国老虎调查(2016至2020年),国内野生老虎的数量不到200只,如果没有采取特别行动,我们将在未来5至10年内失去马来亚虎。

可能有人会问:失去马来亚虎又怎样?为什幺我们要抢救马来亚虎?这一点跟我们的自然生态大有关系,因为从生态学角度来说,老虎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很重要,如果没有老虎,野猪、水鹿等动物会因为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最终整个生态会被破坏,这是为什幺我们应该保护马来亚虎的最根本原因。

可能还是有些人会认为,老虎与人类冲突事件不断,甚至还发生老虎咬死人的事件,所以野生老虎死不足惜。可是事实上,老虎不是动不动就喜欢攻击人类的动物,它们会发难必然是有原因,而使老虎陷入生存危机的因素包括:

·大规模的森林开发,导致老虎失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盗猎和走私活动。

当老虎数量越来越少,近亲繁殖的可能性就会相应提高,这将威胁老虎的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当老虎的遗传素质下降,这将不利于它们对抗疾病的传播,使得它们更容易得传染病。

为了老虎,我们做了什么?

近20年来,不少组织都参与拯救马来亚虎,比如马来西亚老虎保育联盟(MYCAT),其成员包括马来西亚自然协会、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马来西亚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Malaysia)、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Malaysia)和雪兰莪野生保育协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环保团体也以各自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老虎保育行动。

至于保育的方法,除了防止盗猎和进行人工繁育之外,还有一些措施也有助于保护老虎的血脉。例如多年前,政府计划将8号公路提升成高速大道,但这项工程会切断和压缩老虎的栖息地,因此在非政府组织的倡议之下,政府答应兴建3座生态桥,让老虎栖息地得以完整保留。

另一方面,今年初,以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利为首的国家老虎保护工作小组(MyTFF)首次召开会议,通过了6项保护马来亚虎的行动策略(2021至2030年)。另外,国会刚在2021年12月通过修法,加重野生动物保护法令的刑罚,把最高罚款额从原来的50万令吉提高至100万令吉,以及将刑期从10年提高至15年。如今方向和策略都有了,接下来则看当局有没有执行的决心。

就在今年初,吉兰丹又发生老虎袭击人类,最终被开枪打死的事件。假如我们再不加大力度保护野生老虎,只怕这些冲突以后会更常发生,久而久之老虎越来越少,最终落得只能从国徽去缅怀我们的“Pak Belang”。

【老虎保育03】动物园里圈养的幸与哀愁
动物园的老虎不用自己捕猎,它们的食物以鸡肉和牛肉为主,园方安排它们每星期减食一天,避免它们过胖。
【老虎保育03】动物园里圈养的幸与哀愁
当动物园快要关门时,老虎也就结束它们会客的一天,回到各自虎舍去。
【老虎保育03】动物园里圈养的幸与哀愁
每当天气炎热时,老虎总爱泡在水里降温。

【老虎保育03】动物园里圈养的幸与哀愁

你知道吗?

·老虎总共有9个亚种——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印度支那虎、马来亚虎、里海虎、巴厘虎和爪哇虎,其中里海虎、巴厘虎和爪哇虎已经灭绝。

·20世纪初期,全世界约有10万只野生老虎,可是这个数量如今已骤减至不到4000只。

·马来亚虎只分布在马来西亚半岛和泰国南部,跟印度支那虎有着许多共同点,直到21世纪初期才被确认是一个不同于印度支那虎的亚种。

·根据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老虎需要非常大面积的活动范围,雄虎和雌虎的活动范围个别可达300平方公里和100平方公里。

·老虎吼声可传播至3公里远的地方。

·如同人类的指纹,每只老虎的斑纹都是独一无二,而且就算剃了毛,皮肤上也依然有斑纹。

·老虎不只喜欢泡在水里降温,也擅长游泳,游泳距离可达6公里。

·老虎是夜行动物,喜欢在夜晚狩猎,不过马来亚虎在白天也很活跃。

·老虎一次可产下2至4只虎崽,但虎崽死亡率相当高,存活的虎崽会跟母亲一起生活,直到两岁左右离开母亲寻找自己的领地。

(原稿上传于17/01/2022)

延伸阅读:

【老虎保育01】野生动物救援中心:养虎为救

【老虎保育02】NWRC仅拯救不驯化

【相关短片】野生捕获的马来亚虎

更多文章:

引领残障生活出精彩,陈锦辉为特殊教育努力获国际认可

世界前2%顶尖科学家汪欣仪好学爱研究:不行医也能有成就感

【向善而生奖01】Native协助上网卖榴梿,原住民疫中逆袭

【向善而生奖02】Mitti Café与残疾员工不离不弃,迅速转型共渡难关

陶艺创作者纪慧珊:迷恋土与火的不确定结合

电竞选手兼大学助理教授尤永健,游走于虚拟与真实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0:00am 09/04/2025
纳米科技新突破:二维材料助力阿兹海默症治疗

阿兹海默症正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生活。最新研究表明,二维(2D)纳米材料在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此次研究团队中包括英迪国际大学助理副校长吴康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超薄纳米材料在应对这一重大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吴康参与的研究团队正在探索纳米结构如何提升阿兹海默症的检测与诊断能力。
二维纳米材料让诊断更便捷

目前,阿兹海默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脑部成像、脑脊液(CSF)分析和认知测试。尽管这些方法有效,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本高昂,许多患者难以负担,而脑脊液检测需要进行疼痛性的腰椎穿刺,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目前,阿兹海默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脑部成像、脑脊液(CSF)分析和认知测试——尽管这些方法有效,但成本高昂、侵入性强且难以广泛普及。

这项研究探讨了二维纳米材料如何提供一种无创且高度敏感的替代方法,通过检测血液等可轻松获取的生物体液中的疾病生物标志物,实现更便捷的诊断。

“这些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开发生物传感器,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识别β-淀粉样蛋白斑块(beta-amyloid plaques)和Tau蛋白(tau proteins)——这两者是阿兹海默症的典型特征,”吴教授表示。“这将有助于实现更早期的诊断,使医生和患者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疾病。”

研究测试的材料中,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黑磷(Black Phosphorus)和MXene基生物传感器展现出卓越的检测精度。这些纳米结构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精准识别与疾病相关的微量蛋白。

二维纳米材料可减缓疾病进展

除了在诊断方面的应用,二维纳米材料在治疗阿兹海默症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阿兹海默症的一个关键病因是大脑中有害蛋白聚集,损害神经元,导致记忆丧失和认知能力下降。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和黑磷纳米片不仅能阻止这些蛋白聚集,还可能将其分解,从而减缓疾病进展并减少神经退行性病变。

“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纳米材料可以减少大脑炎症,保护神经元,并清除有害的蛋白沉积物。”吴教授解释道。“这可能会彻底改变阿兹海默症的治疗方式,使治疗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

另一个重要优势是,这些纳米材料能够穿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而这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一大挑战。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直接将药物递送到受损的大脑区域,提高治疗效果。

超薄材料,如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和黑磷纳米片(Black Phosphorus Nanosheets),能够检测血液中的阿兹海默症生物标志物,提供一种高度敏感且无创的诊断替代方案。
二维纳米材料推动个性化治疗方案

二维纳米材料的应用还有望推动个性化阿兹海默症治疗的发展。医生可以根据每位患者独特的生物标志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而非采用千篇一律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计到2030年,全球阿兹海默症患者人数或将突破8200万,这一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纳米材料驱动的诊断与治疗创新有望颠覆传统方式,引领医学新变革。若研究取得成功,这些前沿的二维纳米材料将带来无创、高精度、可扩展的检测与治疗手段,为全球数百万患者点燃希望之光,赋予他们更健康、更有质量的未来。

更多【】:
泰莱大学商学院从商业教育中塑造领导力,培养具竞争优势毕业生
【泰莱大学Projek BacaBaca阅读计划】招募阅读辅导员 降低孩子陷入学习贫困
亚参果片有效调节血糖水平 将成糖尿病管理新选择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