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以橡胶和油棕为主的园丘(estate)跟印裔同胞生活在一起,长期耳濡目染,对印裔的习俗和节庆并不陌生,其中大宝森节(Thaipusam)最具仪式感:许愿的信徒以长长的铁枝穿越脸颊,并以两手握着;有的以鱼钩在身上挂满柠檬或其他水果,有的扛卡瓦迪架子(Kavadi)、头顶牛奶壶,更有帮忙呐喊激励者,沿途高喊“vel, vel, vetri vel”。游行队伍所经之处,吸引各族男女老少围观,全民同庆。
这vel,就是雪山女神(Parvati)送给儿子穆鲁干(Murugan)的长矛,用以制伏阿修罗Soorapadman;Vetri是胜利的意思。“vel, vel, vetri vel”就是胜利的长矛,攻无不克的长矛;在游行过程中,信徒呼唤穆鲁干大神给力,以期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夙愿。
ADVERTISEMENT
淡米尔人的重大节庆
马来西亚全国各地的穆鲁干庙都会热烈庆祝大宝森节,有3座寺庙的庆典最闻名,即雪兰莪黑风洞(Batu Caves)、怡保Kallumalai Temple以及槟城Waterfall Temple,其中又以黑风洞的祭祀活动最为盛大。记忆中家乡园丘的印度大人们策划很久,才有机会促成一趟跨州北上的“朝圣之旅”,那是少有的壮举。
1985年我从柔佛老家北上就业,在吉隆坡落脚,跟黑风洞的距离马上缩短了大约300公里。于是,近水楼台,我比园丘的印裔同胞幸运多了,可以经常到黑风洞走走。后来比较细心考察每一年的大宝森节庆典,留意参与游行的队伍和现场人群,认识更深。
大宝森节是印度南方Tamil Nadu邦为主的淡米尔人(Tamils)的重大节庆。我国印裔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4%;印裔之中,84.1%是来自Tamil Nadu的印度教徒。
这个节庆落在印度历的第十个月,即泰月(Thai)的满月,相当于阳历的1月至2月间。大宝森节献给穆鲁干,这位大神是湿婆和雪山女神的儿子。根据印度神话,穆鲁干是从湿婆大神的眼睛长出来的,被认为是淡米尔文导师。根据《往世书》(Puranas)的叙述,穆鲁干大神以母亲雪山女神赠送的长矛,将阿修罗Soorapadman制伏。当然,也有不同版本的传说,基本主题围绕在正义战胜邪恶。
穆鲁干也称作赛健陀(Skanda),变成战神时称为Kartikeya;以6个头的形象现身时叫做Arumugan,这6个头代表6种特质,即美貌、美名、勇敢、健康、财富与知识。穆鲁干的其他名字包括Subramanian、Saravana等。
黑风洞是由美国自然学家William Hornsby在1878年发现的。K.Thamboosamy Pillay和Kandappa于1888年在这里设立穆鲁干神龛,并从1891年开始在此地庆祝大宝森节。
人山人海,普天同庆
大宝森节是信徒许愿和还愿的日子,准备参与者必须持戒42天,素食,不喝酒。黑风洞的大宝森节庆典有看点,鼓乐喧天,色彩缤纷,在场的信徒与游客人山人海。扛Kavadi大型神架的信徒,一个接一个,让人目不暇给。陪同扛Kavadi者的鼓队,大约10个人一组,激情地击鼓和跳舞。穿着黄色衣服,头顶牛奶壶(Paal kudam)的许愿队伍,并列前行,一片亮丽。还有信徒以摔破椰子祈求去除厄运。黑风洞园区临时增设许多摊位,售卖各种物品。人在现场的信徒与游客,轻易感染节庆气氛。
历年来大宝森节前夕,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潮早已占据黑风洞附近的空间,就地休息或露宿。黑风洞夜间灯火通明直到白昼。人潮从1980年代的数十万人,逐年提升到21世纪的百万人次。今年因为受疫情影响,严格执行标准作业程序,禁止上述各项活动。因此,今年的节庆相对清静。
黑风洞从山脚到洞顶总共有272级的石级。身体健壮者平时只需大约15分钟就能攻到洞顶。以往大宝森节当天,信徒和游客挤满上下4个通道的石级,登上洞顶至少需40分钟,下来的时间更长。
大宝森节前一天,穆鲁干大神会坐上神轿,从吉隆坡谐街(Jalan Tun H.S.Lee)印度庙(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游行十多公里到黑风洞,信徒一路步行跟随。待仪式结束后,穆鲁干大神又再坐上神轿返回谐街印度庙。
对印裔同胞而言,大宝森节除了宗教意义,实际上也是打破种姓制度藩篱的重要社会平台和场合。与此同时,通过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这个节庆既提高印裔同胞的社会能见度,也展现印裔的力量。(原文上传于24/01/2022)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