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代眼里,蒸年糕是神圣重大的年度炊事,工序繁复耗时,禁忌也特别多,一个大意就可能造成年糕蒸不好,而年糕蒸不好可是会“触霉头”、影响来年运程的。
这种慎重得近乎战战兢兢的童年记忆,让许多年轻一代迟迟不敢挑战自制年糕,因为大家都认为做年糕很难很麻烦,所以宁可买现成的,也不想动手蒸年糕。
ADVERTISEMENT
从小看外婆蒸年糕的黎艳芳,长大后离开家乡,搬到大城市居住,每当年关将至,记忆中外婆彻夜守着柴火蒸年糕的画面就格外清晰鲜活,让她很想自己也来开炉蒸年糕!
2017年,她和另一半林志华跟一位台湾朋友学会做台式桂圆年糕后,开始在自家厨房练习蒸年糕,“没有生柴火,用的是煤气,但坚持自己磨米,也坚持要用香蕉叶,长时间大火蒸,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终于把本土版桂圆年糕做出来!”
2018年起,他们开始少量制作年糕贩卖,2019年开始在“芳芳的家Fang Fang de Home”做脸书直播,销路从线下转到线上,桂圆年糕慢慢打出名堂来,黎艳芳也成了一位居家制作年糕的达人。
说到自制年糕,这位性格大方又活泼的年糕达人说道:“做年糕很简单 ,只是时间长了一点,只要用对方法,几乎不会失败,也没有任何pantang(禁忌)。”
在她的小厨房时,冒着热气的蒸炉边既没有系柚子叶,也没有放大菜刀或撒盐米辟除不祥。自己动手做年糕后,她终于知道,年糕蒸得好不好无关禁忌,而是在于材料的选用和火候的掌握!
米磨得幼滑,年糕成功了一半
传统年糕的材料非常简单,只有糯米和糖,比例是一比一。“糯米最好用泰国纯正白糯米(pulut susu),必须是新米,才会更加黏糯清香。”
材料虽简单,制作工序却费时费力,尤其是磨米浆,必须是越细越好。
老一代都用石磨磨米,磨出来的米浆均匀幼细,城市里找不到老石磨,即使找到也推不动。“起初我们用一般的家用搅拌机,出来的米浆很粗,做好的年糕口感粗糙,难吃极了!”她莞尔笑道。
夫妻俩试了多款研磨机,效果都不理想,寻寻觅觅,最后在台湾找到这台当时还没有在本地发售的电动石磨机。
这台小型机器内装了耐磨性好的石材,就像传统石磨一样,只不过把手动变成电动,“有了它之后,终于第一次成功做出软糯柔滑、弹牙不黏牙的年糕!”
舍白糖取黄糖,百无禁忌
传统年糕用的是白糖,黎艳芳改用黄糖,除了健康考量,上色效果也更好。
黎艳芳娓娓道来:“糖是决定年糕色水的关键,传统年糕用白糖,必须蒸上接近20小时,才能完全转成深褐色,当制程中有些小细节掌握不当时,就很容易上色不均。”
对老一辈来说,一笼年糕,深一块浅一块,像长了色斑似的,又或者是蒸了一整天糕色还是苍白,都会给人带来晦气,是蒸年糕的大忌。
事实上,那是焦糖化过程不顺利的后果,只要改用黄糖,问题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不但上色均匀,色泽也饱满光润,如果用的是上好的有机蔗糖,还会散发一股醇美蔗香呢!
桂圆益脾胃,吃年糕不胀气
有些人吃年糕后容易胀气,“尤其是老人家不敢多吃,但吃了我们的桂圆年糕后,很多人都反应说不会胀气,这跟桂圆益脾胃的特性大有关系。”林志华喜孜孜地分享说道。
他透露,桂圆年糕的配方来自他的台湾朋友,“这位朋友告诉我们,桂圆和糯米是很好的搭配,可以减少糯米对肠胃的负担。我们把台式桂圆年糕和本地传统年糕结合,做成本土版桂圆年糕,顾客反应良好,很多都说吃了不会引发胃胀风,鼓舞了我们的士气,一直做到今天。”
他们家的年糕有400克含6颗桂圆及700克有10颗桂圆的两款,桂圆特地挑选自然加工,果肉饱满,味道甜香。
“2021年疫情严峻,大家不能回乡过年,网购年糕的人也大增,其中许多都是离乡背井的游子,订购年糕后,请我帮他们附上小卡,给家中老人拜年,让我觉得很感动。”黎艳芳微笑说道。
一起来学做年糕
铺蕉叶教学
香蕉叶是本土年糕的一大特色,从以前用竹篮,到后来用铝或不锈钢模具蒸制,传统年糕都以蕉叶为垫,既天然无毒,又自带清香,别具南洋风情。
做过年糕的人都知道,铺蕉叶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铺得不够紧密,或是覆盖不完整,年糕就会漏到蕉叶外,美观和味道都大打折扣。
挑选蕉叶也有讲究,黎艳芳表示:“到印度餐厅吃蕉叶饭,蕉叶大多数是比较厚身的,厚身蕉叶就不适合用来垫年糕,因为叶片较硬和脆,容易破裂。薄身又带韧性、叶片大而完整的蕉叶,才是做蕉叶年糕的首选。”
选对香蕉叶,接下来就跟着黎艳芳学习铺的技巧,掌握小窍门,把蕉叶铺得平整、紧贴,做出漂亮的年糕。
延伸阅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