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的父亲在行管令期间,因为不能外出,情绪低落,更在最近被医生诊断为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请问中西医有什么治疗方法吗?
答:血管性失智症是指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失智。发病年龄约50至70岁,男女病发率接近。除了阿兹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以外,血管性失智症为第二常见的失智症病种,按病因可以分为多发性梗死性失智症、特殊部位单发性梗死和动脉硬化性皮层下白质脑病等。
ADVERTISEMENT
脑血管性失智症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促进大脑代谢、防止病情恶化并改善症状。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积极调整血压使之维持适当的水平,去除高风险因素如戒烟和控制血糖,而在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如忧郁则有较好的效果;中医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强活血化瘀、化痰益智能延缓失智症进程,配合针灸取百会、神庭、大椎、神明、足三里等穴位,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血管性失智症具有相对的可预防性,即使疾病已发生,纠正危险因素也能延缓病情进展,如:
- 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起居,禁烟酒、低盐、低脂,注意饮食卫生,预防便秘。
- 加强安全护理,患者常伴有运动功能障碍,易于滑倒、跌倒、易造成病人骨折、软组织损伤,诱发病人死亡,应随时陪护。
- 加强功能训练,尽早配合物理、职能和言语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语言、认知功能的训练。

【问药】其他文章: 林仁吉/医生建议减少糖分摄取,那水果的糖分能吃吗? 林仁吉/和油炸锅比较,气炸锅做饭更健康吗? 林仁吉/爸爸平常生活健康,被诊断食管癌。只是偶尔小酌,并爱喝汤饮茶,难道汤和茶会致癌? 药物应该怎么吃才有效?读者所有问题,可电邮到:sceasily@sinchew.com.my。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北京29日综合电)曾因基因编辑婴儿入狱3年的中国科学家贺建奎仍雄心万丈,周五在社交平台X声称,计划在南非再次进行人体基因编辑实验,目标是为后代预防阿兹海默症。
自封“中国达尔文”
贺建奎自封“中国达尔文”,称“2018年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是中国最重要的科学成就”、“每个先驱或先知都必须受苦”等。海内外多名科学家对其做法表达伦理担忧,惟南非国家卫生部发文指相关研究“具巨大潜力”。
贺建奎近日频频在X平台上发言,展示自己“东山再起”的决心。本月13日他贴出自己的研究计划,称将在两年内开始研究“清除阿兹海默症”,28日早上他又宣布“将在南非进行人体胚胎基因编辑实验”。本月间他不断发表争议性言论,写道:“伦理阻碍科学创新和进步”、“我希望50年后人们能记得我是‘中国的达尔文’”、“每个先驱或先知都必须受苦”等。
香港《星岛日报》引述美媒《华尔街日报》报道,自封“基因编辑先驱”的贺建奎新研究目标,是模拟一种主要在冰岛人口中发现的基因突变,据悉这种突变可产生一种能预防阿兹海默病的蛋白质。在北京家中,贺建奎神态轻松地概述重返科学界的计划,称希望派两名中国同事赴美为该项目开展小鼠和猴类研究,还希望此后在南非进行人体实验。不过他拒绝透露资金来源或背后支持者。
尽管暂无任何国家认可基因编辑胚胎并将其植入子宫的做法,但南非国家卫生部在去年发布的最新伦理指南中增加了关于此类研究的新条目。官方称之“具有巨大潜力”,目前一些科学家已呼吁南非修改指南,担心该国可能在朝接受相关争议技术的方向迈进。
科学家忧实验违反伦理
许多海内外科学家忧心贺建奎实验既违反伦理,也会对后代带来未知风险。冰岛遗传学家史帝芬森表示,在试图操纵基因时,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带来引入可遗传几代人的基因改变的风险。他强调:“还有很多其他合法方式可以尝试改善人们生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伯曼生物伦理研究所所长卡恩也对贺建奎最新研究的保密性担忧,强调希望他的行动能更加透明。
2018年贺建奎团队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一对双胞胎婴儿,令两名“免疫爱滋病”女孩降生。此事饱受国际科学界谴责,他也因非法行医罪判刑3年。出狱后他曾一度获批“高才通”,计划到香港的大学就职,不过最终签证许可遭港府撤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