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有人想让轮椅使用者的“家”变得更实至名归吗?这项家居改造建费约需80000令吉,有商家愿意赞助这80000令吉吗?可留言或于办公时间联络星洲日报活力副刊。)
“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是经历一整天忙碌之后,疲惫的身心得以休憩放松;又或者是远离城市的喧嚣,安静地沉淀,准备第二天重新出发。
ADVERTISEMENT
它应该是让我们舒适、自在,可以安心做自己的所在,因此才孕育出许多喜欢待在家里不出门的“宅男”“宅女”。
然而,承载如此重要功能的场所,来到残障人士群体这里,却分分钟发挥不了“家”与生俱来的作用。
这到底怎么了?又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么?
这次,我们将和高等学府相关科系的师生展开一项“改造”计划,看一看怎么能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让“家”变得更实至名归。
3月份的某个周六上午,我与UCSI大学建筑与建筑环境学院,室内建筑系系主任林可君以及她带领的8位学生,在旧巴生路一座公寓的大堂集合,等着本次项目的主人翁连正杰前来接应。
大约10时30分,他乘坐轮椅和母亲下楼,由于电梯空间有限,只得分批刷卡上楼。他用手操控轮椅,带我们乘搭电梯。电梯可供4人乘搭,他的轮椅入内后,加上我们3人,自然是无法转过身调整位置。
连正杰是双福升维发展协会公关和IT部门的工作人员,1岁时因发烧导致脑性麻痹,四肢难以控制,双腿无法行走,在外需乘坐轮椅,在家则靠爬行来移动。
“因为比较方便,我也习惯了。”他说。
他与父母、两个弟弟一家五口住在一间三房两卫一厅,共950平方呎的房子里。
屋内的装修并没有因为他而做什么特别的改动,仅在大门入口、房间厕所门口的台阶处准备可移动的简易坡道,方便轮椅通过,以及避免他爬入厕所时,梯级尖锐的边缘造成手脚受伤。
他和大弟弟连正强同居一室,床铺分为上下两层,弟弟睡上层,而他自然就睡在下层,电脑桌摆放在距离厕所不到2公尺的地方。
上个厕所,一趟“翻山越岭”的攀爬工程
对我们来说,从床铺走到厕所不过数秒的时间,然而那区区2公尺,于连正杰却犹如千山万水,单单要爬到马桶处,就要超过10分钟以上。因此,每日早上除了洗脸刷牙也会洗澡,全程要耗时1小时30分。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既然这么折腾,为什么不干脆使用轮椅呢?
答案很简单,也现实得很无奈:厕所的空间太小,并不足以让轮椅进入,就连他要爬入亦非易事。
因为一般的住所是以健全人的标准建造的,厕所自然不会考虑到摆放轮椅的空间,毕竟寸土是金,往往能省则省。
“我是可以适应的,因为我还能爬,但那些一定要用轮椅的人就很难的。”
与他同寝室的连正强为免自己使用厕所后,造成地板湿滑,给哥哥带来不便或令他不慎受伤,所以情愿跟父母、弟弟轮流使用另一个厕所。
不过,由于他的轮椅无法进入厕所,结果厕所里设置的洗脸盆便形同虚设,从未使用过。
而两人堪堪够睡的卧室,若摆放轮椅便会显得狭小,因此每一次外出归来,他的父亲将他推入房里之后,就会将轮椅移走。
“我只有出去才会用轮椅。”
基于房间略显拥挤,我和林可君先行退出房门,她站在客厅看了看屋里的过道,不禁对我叹道:“过道太窄了。”
其实该过道宽1米左右,已经超过90公分的标准,但是对轮椅使用者来说,1米2至1米5才是最舒适的宽度。
他的世界,被框在小小的方寸里
连正杰曾经是国家队运动员,经常披着我国战衣出国参加硬地滚球项目,一直到2019年才退役赋闲在家。2020年加入双福,开始他的另一段人生。
他的世界曾是那么地广阔,他的残疾并没有成为他迈出国门的阻力,在多个国家留下了轮椅的车辙,见过许多别样风景,认识许多不同的人,登上过残奥的赛场,是我们俗话说“见过世面的人”。
而待业在家到居家工作这段时间,他宽广的世界被缩小到方圆几公尺之内,为了方便上厕所,他不曾离开过电脑桌摆放的位置。可以说,吃喝拉撒睡全在这方寸之间。
饭厅备有饭桌,他不曾用过,只要他在家,三餐皆由弟弟送到房里,一家五口从未齐齐整整地在家吃过饭。
客厅设有电视,他不怎么看过,娱乐、工作全靠房里那部笔记本电脑解决;阳台的景致不错,但有两至三级台阶,没有坡道,轮椅下易上难,因此他只在这里待过两三次,从此不愿再出来。
询及原因,不外乎“麻烦”两个字。
“一来是如果我要上厕所,又要爬回去,很麻烦;二来是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力气再爬了,所以干脆在房间会比较方便咯。”
今年才将39岁的他坦言,在青少年时期尚有精力时,会经常来回穿梭客厅和卧室,言下之意,将活动空间局限在卧室,并非主动意愿,而是无奈的被动抉择。
“(家里)太窄,在家里坐轮椅,家人来来去去不方便,我上厕所又要从轮椅爬下来,再爬到马桶上,这么爬上爬下很麻烦。所以我就想用我的方式会比较方便。”
“既然这个环境不能改了,那就只有我去适应环境。”
他说,如果可以不麻烦家人协助,他尽可能自己解决生活起居。目前看来,进一步缩小自己的活动空间,画地为牢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一间房子的功能到他身上几乎沦为摆设,毫无作用,既不舒适也不便利;而且我们又如何能想到,平时在家里用时最短的空间,竟是如此重要。
情愿出门,也不愿待在处处不便的家
其实连正杰一家五口才刚从组屋搬到目前的公寓不到一年,过去他们所居住的组屋虽然仅有两个卧室,但是装修的限制不多,所以他的父亲将厕所的门框拆掉重做,为他创造便利的条件。
可是,随着兄弟3人年岁渐长,加上组屋的电梯经常故障,他上下班都得靠父亲抬着往返,才下定决心搬家。
可惜,现代公寓的结构原因是不允许修改厕所的大小,最终只能“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靠他改变生活模式和生活习惯适应新环境。
“在家反而更不方便。”他说,“家里小,坐轮椅不方便,我在外面住,我是坐轮椅的,吃东西可以打包或叫外卖。”
“在疫情之前,我也会经常出门看电影、逛街,很少宅在家里。”
也因此,他对于哪个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优缺点了然于心,最爱去的地方亦非离他相对较近的谷中城(Mid Valley),而是双威伟乐城(Sunway Velocity Mall),主要是后者具备他所注重的关键元素──容易上厕所。
“双威伟乐城整个区域比较友善、方便。很多地方的无障碍厕所,门锁是要用手锁或转的,像我们这样手指没有力气的人是锁不上门,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上厕所只是关门,锁不上门。”
“在吉隆坡有几家商场的无障碍厕所是自动门,只要触碰一下就能开关门。不过更多的是,无障碍厕所仅仅是摆设,轮椅进去了,门都关不上。”
听他细细数着,不禁心想外面的无障碍空间和措施算不上对他非常友善,仍不能阻拦他对外界的向往和热爱,也许是因为户外的无障碍空间顶多不算完善,家里却处处都是障碍,令人感到更无奈。
弟弟:我想要个人空间
“你们不用考虑我,以我哥哥为主就可以了。”
当我们咨询喜好和对房间的需求时,与连正杰相差5岁的多年“室友”连正强这么跟我们说。
和许多家有特殊手足的人们一样,他从小就被父母叮嘱要多多帮衬和照顾哥哥,甚至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要成为父母的接班人,和哥哥一辈子相依为命,连日后为了方便照应兄长,开发出了第二技能──自制袜子娃娃等可以在家工作、挣钱的手工艺。
他坦言,一直希望自己有个人空间,不过基于现实条件,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即使在这次的模拟计划,亦未曾考虑满足自己。
只是,手足之情一定要靠牺牲来成全吗?
那要如何才能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让他们的家具备一个“家”真正的条件?
相关报道:
【OKU家居改造/02】向有限空间挑战,2方案打造无障碍便利生活
【OKU家居改造/03】无障碍住宅,离他们还有多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