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23日讯)鸡肉供应短缺现象持续,芙蓉公市绝大部分鸡档休业,有的档口即使照常营业,惟取得的货量也比平时少了80%,不够卖却也无可奈何。
受访的鸡档业者指出,该处原有四五十个鸡档,但因供应量骤减,甚至无货可卖,只好暂时休业,而依然在营业的档口中,有的是自家农场供货,一些只有20%货量可卖。
ADVERTISEMENT
据他们所知,农场运作成本不断提高,有些鸡农无法维持,最终结业,有的则是产量少了,或因鸡只成长速度变慢,进而导致市场上鸡肉供不应求。
同时,鸡饭档小贩也受到直接影响,由于供应量缩减,有贩商所取得的鸡只货量少了一半,加上价格上涨大约20%,令他们直呼“生意很难做”。
贩商们指出,在通货膨胀之下,除了鸡肉外,其他原料也统统涨价,无一幸免,然而未免吓跑顾客,他们会先保持观望态度,不敢贸然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另外,《花城》社区报也走访一些超市和商场,暂时没有出现“无鸡可卖”的情况。

林先生(芙蓉公市林玉胜鸡档业者):
我们的肉鸡货源来自州内的农场,一样面对缺货现象,这几天取得的货量比平时少了40%,供不应求,但我们也没办法,只能卖完就收档。
据知,通货膨胀、成本不断提高,有些鸡农选择结业,有的则是产量少了,不仅造成鸡肉供应短缺,价格方面也增加了至少20%,不知何时才能恢复正常。

刘嘉庆(芙蓉公市嘉庆鸡肉贸易业者):
鸡肉缺货的现象去年曾发生一次,今年再次出现,这次已维持大约一周,许多同行纷纷休业止损,这里约有四五十个鸡档,近日很多都没货可卖,所以只有数档营业。
我们由州内的农场供货,但取货量少了80%,过去每天可取得100只鸡,如今只有20只,确实不够卖,而且价格调涨了大约20%,这种情况不知还会维持多久。

王运刚(新金龙海南鸡饭业者):
供应商说鸡肉产量不够分,只能减量供应,如今我们取得的鸡只数量少了一半,每天只有7、8只,昨天更是不够卖,缺货原因不清楚,也无法估计何时能恢复正常。
进入后疫情时代,市场刚开放、经济正准备复苏,却又面对鸡肉缺货的问题,加上原料全部涨价,生意越来越难做,我们暂时没有调整物价,怕吓跑顾客。

余鸿源(金发饭档业者):
由于食客比较喜欢猪肉料理,所以我们杂饭档的鸡肉料理向来不多,暂时也没有面对鸡肉缺货的困扰,但鸡肉价格确实有所上涨。
选择鸡肉料理的顾客,通常会倾向于菜园鸡,因为品质较好。据知,农场鸡只产量少了,供应量不多,各品种的鸡肉都受影响。

王运中(鸿运海南鸡饭业者):
我们的鸡肉取货量暂时没有被减少,但确实涨价了不少,之前每公斤价格大约7、8令吉,如今为10令吉50仙,不知接下来情况如何。
除了鸡肉外,黄瓜、辣椒等原料都起价了,生意越来越难做,我们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调涨售价。政府没有控制物价,苦的始终是人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新加坡26日讯)新加坡七旬阿嫂购买鸡饭给丈夫吃,却因饭内有太多骨头,让她质疑对方“鱼目混珠”;摊主为此喊冤,称那些骨头其实是免费赠送的两个鸡脖子。
《新明日报》接获庄女士申诉,指她在上星期日中午约12时半到新加坡宏茂桥第158座的一家海南鸡饭摊购买鸡腿饭。
她指买饭回家后,就忙着做家务。直到丈夫吃完那包鸡腿饭后,她去收拾饭盒时赫然看见盒子里面有一堆骨头。
“里面很明显有两根鸡脖子的骨头,丈夫平日饮食简单,我们买什么他就吃什么,但这次因为骨头特别多,让他吃起来很不顺心,并叫我以后不要再买。”
她说,当下她就把盛了很多骨头的盒子拿去给鸡饭摊老板及老板娘看,被告知鸡脖子是摊贩附赠的。
“多数食客都是不吃鸡脖子的,为何老板会这么慷慨?而且在‘赠送’之前有得到顾客同意吗?以前买鸡腿饭时,鸡腿都覆盖在鸡饭上,为何这次会放鸡脖子?是鸡腿太小或腿肉不够吗?”
摊主:鸡腿肉分量足 熬汤食材送食客
鸡饭摊主喊冤,称鸡腿肉分量足。

该报记者昨日就此事走访鸡饭摊,老板娘李女士(48岁)受访时喊冤,称他们绝对没有偷工减料,是有给足鸡腿的分量之后,再额外赠送鸡脖子。
她指出,由于鸡脖子、鸡屁股和鸡脚等,都是用来熬汤的,有些食客也会喜欢吃,因此他们都会随机赠送给顾客。
“这些部位都是免费的,也没有算钱,我们在这里开档3年多,这是首次遇到这种问题。”
她说,当天对方来质问时,虽然鸡饭已被吃光,但她还是为了息事宁人,提出愿意退款,但对方却很生气地转身走掉。
“做生意也是以和为贵,而且她是老人家,若她再来光顾,我们一样会卖给她。”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