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古晋笔记

|
发布: 7:00am 30/05/2022

砂拉越

古晋笔记

蔡羽

Lidah Tanah

砂拉越

古晋笔记

蔡羽

Lidah Tanah

蔡羽/土地舌头上的征战故事

作者:蔡羽
蔡羽/土地舌头上的征战故事
今日的Lidah Tanah是个宁静的马来甘榜。(图:蔡羽)

这个地名,是历史上的重要关键词,人们公认这里是汶莱时期砂拉越的第二个行政中心。它位在今日峇都吉当(Batu Kitang)西部,砂拉越河在此处分流成左手港和右手港,右手港继续通向新尧湾和石隆门;而位在分界处的Lidah Tanah属于左手港。

从字面意思来看,Lidah Tanah是“土地的舌头”,透过谷歌卫星图俯瞰可以清楚看到其地形正是一面舌头,舌尖把砂拉越河一分为二,乃十分形象化的地名。今天的Lidah Tanah是个宁静的马来甘榜,然而在19世纪初期,这里一度是精英荟萃的战略要塞。

ADVERTISEMENT

蔡羽/土地舌头上的征战故事
从谷歌卫星图看Lidah Tanah。(图:Google Satelite)
发现锑矿,兵家必争之地

1820年代,砂拉越河上游地区发现锑矿,引来了各方垂涎。首先,聚居在山都望地区的砂拉越马来精英,很快就迁移到Lidah Tanah,以便就近掌控锑矿的开采与贸易活动,致使砂拉越的行政中心从山都望转移到此处。

根据Suriani Binti Sahari和Tom McLaughlin合著《砂拉越河谷》(Sarawak River Valley)一书的记录,当年锑矿有两条出口路线,其中一条是沿着砂拉越河而下,透过山都望运往新加坡;另一条则运用独木舟,经由小水道将锑矿从石隆门私运到加里曼丹的三发,再从那边转运到新加坡。这条贯通石隆门和三发的小水道据说是由来已久的走私渠道,包括盐和鸦片都借这个管道避开加里曼丹荷兰殖民地的课税。

由此可知,石隆门的锑矿如果透过砂拉越河输送,必然要经过Lidah Tanah,扼守这个地方就得以控制锑矿的开采和贸易活动。

此时,汶莱也派出马可大到来管理砂拉越,目的当然也是冲着矿产而来。马可大抵步时,想必Lidah Tanah已经在砂拉越马来精英的掌控下,于是他选定更下游的古晋作为基地。至此,马可大的团队和砂拉越马来精英的冲突无可避免,结果演变成1830年代的砂拉越内战,最终让白人詹姆士布洛克捡了好处。

蔡羽/土地舌头上的征战故事
左手港。(图:蔡羽)

《砂拉越河谷》(Sarawak River Valley)采集的口述资料也显示马来领袖拿督巴丁宜阿里(Datu Patinggi Ali)早在1820年代初已经控制了Lidah Tanah的马来甘榜,而且策动邻近的比达友社群参与开采锑矿。马可大多次攻击Lidah Tanah,试图取下这个策略地点,皆以失败告终。Lidah Tanah有多个采用盐木碑的古墓群,人们相信拿督巴丁宜阿里的墓碑就在其中。

2017年12月,Lidah Tanah因为进行工程的关系,再有古墓群被发现,除了有部分是汶莱时期的古墓,1857年轰动一时的华工事件领导人物王甲等人的古墓赫然也在其中,再次肯定了Lidah Tanah在华工事件时是华工撤退的第一道防线。

蔡羽/土地舌头上的征战故事
王甲古墓群的其中一个古墓碑。(图:《重铸刘善邦》,李海丰著)
华工事件,第一道撤退防线

1857年华工事件的暴发,是拉者在古晋的权力集团和十二分公司华工在石隆门的权力集团之间无可避免的冲突,是长期利益之争的结果。这个历史大事,以华工派出六百壮士,突袭砂拉越河下游的拉者官邸掀开序幕,拉者仓惶逃走,客家矿工占领了古晋3天。然而,就在华工返回石隆门之际,拉者的追兵随后杀到,华工只能且走且避,最终悉数被剿灭,死伤数千人计。

针对当时华工撤退的路线,史学家大致上推测有两道防线,第一道设在Lidah Tanah,第二道在新尧湾的比利达堡(Fort Belidah),最终两道防线皆失守,石隆门帽山十二分公司总部也就无法保全,研究华工史的学者李海丰曾经在《重铸刘善邦》一书中对此进行梳理,可加以参考。在华工史方面的记录,Lidah Tanah有了一个中文名字,叫“第一条沟”;华工在裕恒山挖掘战壕,这座山正是当地的Bukit Panchor。前面提及的华工领袖王甲,正是在此战死。

白人拉者在1841起逐步建立了政权,取代汶莱掌控古晋,Lidah Tanah的马来精英也在1844年拿督巴丁宜阿里战死沙场后,逐步转移到古晋这个行政中心,意谓着Lidah Tanah已经失去了行政上的地位。然而,位居砂拉越河中段的Lidah Tanah在贸易上还是有所作为,在布洛克时期作为马来人的贸易中心,而且给予布洛克政权相当大的支持。

多年前顶着烈日,站在Lidah Tanah的河岸边,看着湍急的左手港,身旁的老人告诉我远处曾经有一座堡垒,后来塌入河流中,自此消失。是哪一座堡垒?老人说不上来,我也没有再追问。只是在哗啦啦的水声中,领略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段千古名句。

蔡羽/土地舌头上的征战故事
早年的Lidah Tanah。(图:《重铸刘善邦》,李海丰著)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