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
发布: 9:00pm 01/06/2022

路名故事

吴福发

黄梨大王

罐头生产

路名故事

吴福发

黄梨大王

罐头生产

路名故事 | 林德顺·吴福发也是黄梨大王

作者:林德顺(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高级讲师、马大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理事)

本期路名:路 Jalan Goh Hock Huat(下)

ADVERTISEMENT

前一篇文章谈到,作为橡胶大王的吴福发,重点聚焦在1930年之前。1930年后,他的另一盘生意也开始红火起来,让他又多一个“大王”称号,那就是黄梨加工业。

据资料显示,黄梨在马来亚进行大规模种植和生产罐头黄梨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著名华商陈嘉庚在柔佛多地建立黄梨罐头厂,也在胶园间种黄梨。商人刘崇汉也说,他于1922年在巴生设黄梨罐头厂,估计同时也开始种黄梨。奈何,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折损马来亚经济,陈嘉庚的公司因欠债不抵资产,被迫变卖产业。其中,1934年他的巴生黄梨罐头厂沽出,吴福发接手收购。

不过,据西报报道,吴氏早在1931年已经生产罐头黄梨,公司名为“马来亚黄梨厂”(Malaya Pineapple Co.)。1935年,有报道称其黄梨园总面积已达4000千英亩,散布在巴生市四英里及以外地方,估计是目前巴生公主城(Bandar Puteri)一带。来自班村四区吾友刘汶来曾告知,他的双亲皆曾为该公司的黄梨园工作,而且有照为证。

(大都会)路名故事:吴福发路(二)
吴福发路位于巴生市区。
黄梨罐头平均年销30万箱

黄梨生产旺季时期,每天清晨会有约20辆罗里运载黄梨进厂。工厂则有800人全天候轮班工作,平时则300名工人即可。当年吴福发也在黄梨厂附近建造了五、六十间板屋当作工人宿舍。1930年代,吴氏公司的黄梨罐头年销量平均高达30万箱,大部分通过瑞天咸码头出口到西方国家,马来亚在那个时候已经成为国际品牌,吴氏也被誉为“”。

他在受访时,还雄心勃勃,希望进一步改良黄梨品质,增加黄梨产量。

(大都会)路名故事:吴福发路(二)
六十年代,班村女工在当今公主城一带的黄梨园合照。(刘汶来提供)

三十年代末世界局势不靖,马来亚华社关心中国抗战,纷纷出手援助。吴福发当时站在华社领导前线,担负抗日筹赈会、山东惨案筹赈会等组织领导工作。1940年12月新中国剧团到访宣传抗战,吴福发接待,并发言呼吁巴生华侨捐款,誓要争取最后胜利。

我在旧报纸网没有找到他与家人在日据时期的消息。直到1947年1月初才有多家报章报道他逝世的新闻。

《马来亚论坛报》报道说吴先生因长期病痛,于1月3日傍晚去世,当地人士纷纷前往吊唁,久未见如此热闹场面。《海峡时报》1月7日则报道说他去世享寿63岁。14日的报道则提到丧礼在巴生和槟城两地举行,可见他与槟城老家还保持联系。

(大都会)路名故事:吴福发路(二)
也是黄梨大王的吴福发。
领导抗日遭严刑 63岁逝世

马中商总会长拿督陈友信是巴生人,近期因会馆活动与他餐叙聊起吴福发,有幸从他告知,故老相传吴福发先生因领导抗日,在日据时期遭扣押严刑折磨,健康严重受损,因此战后不久即与世长辞。巴生华社有此领导,如今留下路名纪念,值得今人缅怀钦佩。(吴福发篇-完)

(此文改写自本人论文:《心怀故里,名留地方:三位名留巴生道路的闽商及其认同》、《2021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