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家庭

|

家庭生活

发布: 6:08am 12/06/2022

紧急

快乐家庭

救命

叶洢颖

逃生包

紧急

快乐家庭

救命

叶洢颖

逃生包

逃生包,救命就靠它!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陈世伟

根据治理与政治研究中心(Cent-GPS)一项研究调查显示,2050年我国有9个州属将会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这9个州属分别是玻璃市、吉打、槟城、霹雳、森美兰、登嘉楼、彭亨、吉兰丹以及砂拉越。

而距离2050年已经不到30年,政府有着什么样的对策,目前仍看不出丝毫蛛丝马迹。

ADVERTISEMENT

我们无法参与城市规划、国家规划,但可以提前为越来越频密的极端天气做好准备,确保自己和家人能在时刻尽可能活到最后等来救援。

逃生包,救命就靠它!
图片来源:大马气象局

2021年底,雪兰莪州的大水灾令人心有余悸,然后意识到灾难临头时,我们竟措手不及,不知该如何是好。

要带什么逃?怎么逃?逃到哪儿?我们对上述问题一无所知。

而随着气候变迁的到来,极端天气将会持续上演,当大水灾、地震,甚至战争来袭时,我们应该怎么做?逃难时,该怎么准备些什么?

马来西亚职业安全与健康委员会(MSOSH,Malaysian Society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委员沈俐敏指出,实际上我国官方没有给予人民一套应对灾难的完整指南,但大马气象局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过一则贴文,建议民众准备的里应该具备的物品:

逃生包,救命就靠它!
沈俐敏呼吁民众,当水位上升到电插座的位置时,切记要将总电闸关掉,避免漏电的情况发生。

1.重要文件

我国天灾大多是土崩、水灾,以及地震引发的海啸,所以逃生包的材质一定要防水,比如游泳包,可根据家里人口多少决定尺寸。

报生纸等身分证明的重要文件,要装进额外的防水袋里以策安全。

2.鞋子及换洗衣物

沈俐敏提及,鞋子应以方便移动的为主,比如轻便的球鞋,而衣服则是逃到安全的地方,具备休憩条件后可以换洗。

3.用电池的手电筒

逃难的时候,很难找到充电插座,电池不需先放进手电筒,每隔3个月就要检查一次是否还有电。

4.口哨

沈俐敏强调“口哨”非常重要,当我们身处救援人员的视野之外时,用力吹口哨就能引起注意,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5.饮用水

国外的标准是1加仑,即4.5公升。沈俐敏的建议是,逃难时的饮水量可能不多,每个人可以带1公升至3公升的水,目的是维持生命,不要用来洗涤东西。

6.可长期储存的食品

比如容易打开的罐头、婴儿食品等等,后者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

7.盥洗用品

假设逃到有水源、电源的地方就能梳洗。

8.药物

除了个人的特定药物,一般应付发烧、腹泻、止痛的药物也要备齐。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可能会有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那就要提前准备好。

9.移动电源

逃走时若来得及携带智能手机,移动电源必不可少。

10.老式的手机

沈俐敏指出,外国的逃难手册里一般会建议人们在逃生包里放一部老式的非智能手机。

“我一直都保留以前用过的诺基亚。旧手机的待机时间很长,如果幸运的话,能买到该款手机的电池更好,多一块电池有备无患。”

欸?可是许多智能手机的Sim卡尺寸甚至都跟老式手机不匹配,到时候怎么用?

“你逃难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带Sim卡,重点是:没有Sim卡也能打112以及999求救。”

她强调,手机即使在没有信号、没有Sim卡的情况下都能拨打112。

112是全球通用的求救号码,只要是从手机拨出的,他们自然会转接到你所在位置或国家的紧急服务中心。

11. 现金

尽管现在是无现金时代,许多人开始习惯无现金交易,但是在紧急时刻比如天灾,手机电源和信号可能缺失的情况下,传统的现金往往是最靠谱的。

那要准备多少钱才合适呢?

沈俐敏说:“人均200令吉至300令吉就已经足够。”

12.迷你音机

这应该是救生包里应具备的物品中比较少见的东西。迷你收音机的功用是让你无论身处在哪个地点,依然能靠它获得资讯。

如果遭遇土崩,你被埋在里面,但是侥幸生存下来,被困在一个空间里,就能通过它得到消息。不过,沈俐敏补充道,若你已准备了旧式手机,就可以拨打112求救了。

13.备用眼镜

建议所有佩戴眼镜的人士,逃生包里应多备一副眼镜,尽管国外一些指南会建议携带隐形眼镜,但根据我国情况而言,可能不太适用。

“我国经常面对山泥倾泻的问题,当受困其中,隐形眼镜怎么洗、怎么戴呢?我自己随身携带一副眼镜,还有一副在车里。”因此,将旧眼镜放进逃生包里,在关键时刻,至少不是“全盲”状态。

逃生包,救命就靠它!
沈俐敏建议每人身上应携带一张紧急联系卡。
逃生包,救命就靠它!
沈俐敏建议每人身上应携带一张紧急联系卡。

14.紧急联系卡

给每位家庭成员,包括自己配备一张紧急联系卡,卡上应具备姓名、地址、联系人、血型、敏感药物或食物等个人信息。若有慢性病患者,可写上最靠近的医院地址,甚至主治医生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万一路上失散,碰到好心路人,就可以送他到医院。

万一你当时神志不清,路人将你送入医院,医疗人员就能根据卡上的信息及时施救。”

15.生理用品

女性可携带几片卫生棉以备不时之需,假设家里有婴幼儿,也得准备数片纸尿布。

16.纸质地图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情况下,纸质地图就变得很重要。

主要是涵盖你所在位置的范围就好,比如住家附近有什么地方、有哪些路线诸如此类。

相关报道:

逃生包要收放在哪里?

更多文章:

三文鱼,你选生吃或是煎烤的?

爱吃菇菌不会选?原来鲜菇干菇各有优点

【认识江鱼仔01】小鱼干的魔幻味力

【认识江鱼仔02】江鱼仔怎么选?观闻摸3招识好货

【世界自闭症日】从感官及情感考量设计,打造小星星的乐园

【花草茶01】茶色花色愉悦身心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0:00am 10/02/2025
叶洢颖/姑婆的蛇棋人生

非常感谢姑婆分享她的故事,让我们得以从她的故事里一窥那个年代的面貌。所有的苦难在她的朗朗笑声里变得云淡风轻。其实长者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不妨多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聊天话从前,你会听到许多历史书上不会记载的故事……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历史,把一册册厚厚的历史课本当故事书一般来阅读,总是读得津津有味,难以自拔。长大后由于尚有几分自知之明,深知欠缺耐性的自己可能一个洛阳铲就铲掉一个国家数百年历史,于是转而选择投入新闻行业。

有云“历史就是过去的新闻,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说明新闻和历史的关系紧密相连,可以说是第一手史料。

但素来仅英雄、枭雄以及国家大事方能被历史铭记,大多数人和事哪怕亦有值得诉说之处,也只能湮没在尘烟里。

只是,人类的历史从来不只是由影响世界、影响国家的大事件组成,还有在大时代背景底下,底层百姓小人物们的生活点滴。

我想,若普通组新闻负责前者,那么副刊则是后者,默默地记录或将消失的行当、文化、街道、风景等等。

因此即使在生活里,放大感官观察周遭的人事物成为我们的日常,有时候“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比如今年除夕年刊里,那个关于离散又重逢,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主人翁,正是来自于我久未谋面的姑婆。

那天陪着母亲出席长辈的丧礼,再次与姑婆们碰面,从姑婆们的长相隐隐约约看见已故外公的容颜让我倍感亲切,于是便感慨地说:“XX姑婆和阿公长得好像,基因真的好强大。”

不料话音刚落下,其他姑婆便指着另一位姑婆道:“她跟你阿公长得最像,当年失散能找回来就因为他们长得像。”便将当年如何失散,如何重逢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犹如影视剧一般曲折离奇。

正寻思有无机会将其记录下来时,老板就提出蛇年的年刊不如就做“蛇棋人生”,给了我一个听故事、讲故事的契机,并且还以文本佐以影像的方式永久地保存。

很多时候,为了让受访者更舒适或更流畅的表达自己,我都会鼓励对方用母语受访,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这次视频本来轮到小壮子拍摄,我率先提醒说:“你会听客家话吗?我们会全程讲客家话的woh。”小壮子一听,顿时满脸是汗,最后还得由同样是客家人的桑姐取消休假,挨义气出马了,否则小壮子在剪片时就会很惨,光是字幕就得大费周章。

然后,为了营造一个让老人家感到自在的氛围,带上了另一位姑婆在侧,以闲聊的方式打开话题;由于有些客家话用词很古早,我们这辈年轻客家人其实没用过也听不懂,由热心人士大姨充当“客翻客”的翻译员,通过视频保存下来,也算是一种口述记录。

非常感谢姑婆给我们分享她的故事,让我们得以从她的故事里一窥那个年代的面貌。

所有的苦难在她的朗朗笑声里变得云淡风轻,甚至让我觉得有些我认为的“痛苦”看起来都有几分“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其实长者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不妨多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聊天话从前,你会听到许多历史书上不会记载的故事哦!

相关报道:
【蛇棋人生/04】人生没有十全十美,86岁曾月云选择善良从容
更多文章:
袁博文/学习变老
彭健伟/大年初一的腊味饭
Aki黄淑惠/新年心感受
阿蓟/印度甜点入门笔记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