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不是非黑即白的课题,它有很多灰色地带和面向,值得继续探讨和研究,期许在未来某一天某个时间,我们能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共识。
ADVERTISEMENT
原本我以为,政府6月10日宣布同意废除强制死刑,对民众来说是一项折中方案,但《星洲日报》民意调查和相关专题显示,这种想法是错的。
在我原先的设想里,废除强制死刑既可保留死刑,让犯罪者伏法受诛;同时不再强制执行,而是交由法官酌情量刑,是让赞成和反对废死两派人马“皆大欢喜”的结局。
然而事实证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死刑是非黑即白的,灰色地带难以存在。
根据《星洲日报》民调,有近60%的人不认同政府废除强制死刑,更有超过80%的人反对全面废除死刑,原因包括死刑“具有威慑作用”和“杀人须偿命”等。
在有关民调的脸书贴文下,留言的读者更是几乎一面倒不赞同废死,可见从2018年到2022年,反对声浪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少。即便是废除“强制”死刑,大部分人还是无法接受。
另边厢,大马律师公会和大马国际特赦组织等则欢迎政府废除强制死刑的举措,不过他们认为,这只是“迈向正确的一步”,最终目标应该是全面废除死刑。
同样是以“生命权”和“威慑作用”作为理据,赞同废死派觉得政府不应该以暴制暴,夺取他人性命,而且死刑和犯罪率之间的联系,目前是没有定论的。
若政府进行全民公投,是否会得到与《星洲》民调相同的结果呢?或许,英国牛津大学犯罪学名誉教授罗杰胡德(Roger Hood)2012年的《大马死刑》研究调查报告,可作为公投前的参考。
根据有关报告,若无任何案例情景,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支持强制或酌情死刑,其中谋杀案最多人(91%)赞成判处死刑,接下来是持有枪支罪(83%)和贩毒罪(约75%)。
不过,随着问题的深入,当受访者需要对一些情景做出抉择时,他们对死刑的支持情绪,却没有一开始那么高涨了。
比如说,在胡德教授给出的4个贩毒案件情景中,选择死刑的受访者,比例最高的是企图走私藏在船上的25公斤海洛因,但也仅有29%,接近一半(48%)的人没有选择死刑为最适当的惩罚。
在另一个情景中,一名21岁的女性被发现在手提箱中藏有100克的海洛因,只有9%的人认为死刑是合适的判决,而80%的人觉得死刑不适用在此案上。
在谋杀罪方面,胡德教授给出6种情景,其中3种情景有超过一半的人认同判处犯罪者死刑,分别为一名没有前科的男子抢劫商店并枪杀店主(57%)、曾因抢劫两次入狱的男子犯下与前者一样罪行(65%),以及一名曾因暴力和持有毒品而被定罪的男子,杀死一名敌对毒贩(57%)。
与上述情景形成对比的是,一名妇女由于被丈夫虐待多年,最后忍无可忍年毒杀了枕边人,此案只有1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施以死刑,这些结果都与一开始的答案大为不同。
另外,当受访者被问道:“如果有新的科学证据表明,在谋杀、贩毒和持枪犯罪方面,死刑的威慑力没有比终身或长期监禁来得好”时,赞成谋杀罪犯死刑的比例从91%降至57%,贩毒从75%降至43%,持枪从83%降至40%。
由此可见,当面对现实的时候,大多数人心里会有一把尺,以衡量罪犯是否真的有被判死刑的必要。他们会根据不同情况给出不同答案,即在判处个别案件时倾向于使用自身的裁量权,而非所有案件中都套用一样的法律。
因此,死刑不是非黑即白的课题,它有很多灰色地带和面向,值得继续探讨和研究,期许在未来某一天某个时间,我们能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共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