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18日讯)马来西亚零售电子烟协会(MRECA)主席拿督阿兹万指出,政府对特定群体落实电子烟销售禁令,将影响本地超过3000名的电子烟企业家,而且主要为土著商家。
“政府决定禁止向2005年以后出生的人销售电子烟和香烟是不公平的,因为两者是2个不同的行业和产品。”
ADVERTISEMENT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很多大马制造的电子烟产品已经进入全球市场,而本地企业家也投资数百万令吉发展有关行业。
“政府这一决定会对当地行业和劳力市场,包括逾1万5000名员工造成巨大打击。”
他促请政府重新审查有关决定,并希望国会议员在烟草管制法案提呈国会时,捍卫本地电子烟行业的命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政府在管制电子烟问题方面,一直受限制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如今既然“找到”地方政府有拒绝发出营业执照的附属法令,州政府便有义务和责任配合国家的大方向,果断善用相关的附属法令,做到禁止电子烟的销售以维护国人的健康,尤其是减低青少年因吸电子烟而染上毒瘾的几率。
随着卫生部长祖基菲里的讲话,我们终于迎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原来州政府确实有权透过地方政府,依据地方政府附属法令(undang-undang kecil),拒绝向电子烟业者发放营业执照的。
祖基菲里的这番讲话,除了确认地方政府在公共健康事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也突显了州政府在电子烟监管问题上拥有的法律权力与责任。
电子烟在我国越来越普及,尤其在青少年和年轻群体中迅速蔓延,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象征。然而,这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却令人担忧。
虽然部分电子烟业者仍然强调,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替代品”,可以减少烟害。但多项研究与卫生组织早已指出,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等成瘾性物质,甚至还可能存在更多未知的化学危害,长远而言会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警方日前成功捣破一个将毒品掺入电子烟液体的炼毒中心,这不但揭示了电子烟具有成为新型毒品载体的可能性,也进一步证明了电子烟已不再只是公共卫生问题,更延伸关系到社会治安,同时让青少年染上毒瘾的几率大大增加。
于此情况,政府必须以更高的警觉性,来应对电子烟所带来的挑战。而地方政府附属法令正是一个可操作,以应付电子烟泛滥的有效法律工具。
根据该法令,各地方政府有权依据实际需要,设立管控电子烟的条例,并决定是否发放营业执照。如今已经有数个州属,率先采取措施拒绝发放相关执照,此举值得其他州属跟进。
我们希望各州政府能更严肃看待电子烟问题,并在政策上采取统一且果断的态度。州政府不应只是被动等待中央政府立法,而应主动利用现有的法律机制,从州级层面出发,制定具体而严格的地方条例,这样反而可以更有效的杜绝电子烟的泛滥。
联邦政府虽然已于2024年10月1日,开始逐步落实公共卫生烟草与吸烟产品管制法令,以规范电子烟市场,但全国各州的实际执行情况,仍需要得要地方政府的配合与支持,特别是在具体的执法行为方面,才能让这些条规落到实处。
政府在管制电子烟问题方面,一直受限制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如今既然“找到”地方政府有拒绝发出营业执照的附属法令,州政府便有义务和责任配合国家的大方向,果断善用相关的附属法令,做到禁止电子烟的销售以维护国人的健康,尤其是减低青少年因吸电子烟而染上毒瘾的几率。
我们希望那些尚未执行此项法令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尽快的行动起来,积极采取措施全面禁止电子烟的销售与使用,为下一代营造一个更健康的无烟环境。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