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发布: 9:00pm 20/07/2022

社论

阿邦佐

哈芝芝

家庭收入

通货膨胀

撙节措施

社论

阿邦佐

哈芝芝

家庭收入

通货膨胀

撙节措施

社论.民不聊生,官府自肥;撙节开支,天方夜谭!

大马在一年半载内很可能会面对民不聊生,官府却继续自肥的现象。

国家为了应付全球性,今年将额外支出高达777亿令吉钜额的现金援助与生活必需品的补贴,以解救百姓,但如此一来,国家财政必将陷入朝不谋夕的窘境。“开源”不容易,政府能做的,就是先从“节流”,即公务员撙节着手。财政部秘书长阿斯里哈米顿日前向所有部门发出“公共开销撙节指南”,并于7月14日生效。但东马两州政府并不买账,“撙节”说不定会成为纸上谈兵。

ADVERTISEMENT

砂矢继续发展计划

首先是砂拉越总理周二表示,砂州政府有能力继续进行各项已规划好的发展计划,财政部的“公共开销撙节指南”不会在砂推行。阿邦佐说,他相信联邦政府的会有效果,但不适合砂政府。砂政府会继续乡区转型、桥梁建设工程计划,甚至愿意接手“生病”搁置(烂尾)的工程。

阿邦佐领导的砂政府如果财力雄厚,各项工程招标公开透明,而且工程符合地方发展所需,那么他继续进行州内必要的基础建设,扩大民间企业参与、增加就业机会、活络并复苏砂拉越经济,委实无可厚非;这是“凯因斯学派”的理论,亦即政府应该在适当时机干预市场,由政府基建投资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财政部“公共开销撙节指南”的规范分为3大项,包括(1)减少旅行、会议和活动支出;(2)节约运营费用和冻结非必要的人员配置;(3)对未公开招标或非必要的项目进行审查,并予以暂停或终止。阿邦佐或许可以坚持必要的工程项目继续,但前述的(1)和(2)项总可以遵行吧?

沙部长和议员“自肥”

比起砂拉越“因推动州内发展而不跟进政府撙节措施”所持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沙巴当下就被比了下去。当全国M40和B40的群众被通货膨胀压得透不过气来,沙巴州议会周二却三读通过了调涨州元首、州行政议员、州议员的薪酬,全体加薪40%,而且时间追溯到今年3月。

沙巴首席部长向州议会提呈调薪所持的理由有3,即一)州元首津贴已经19年未调整;二)拉近与其他州的薪酬差距;三)调薪40%后,每年开销只增加560万令吉,对州政府的财政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听来似乎言之有理,但选在财政部公布“公共开销撙节指南”之后,时机似乎很不恰当!

我们盘点一下全国13州议员的“基本薪酬”,调整前沙巴排名第10,调整后的1万1130令吉排名升至第3。那么基本津贴6000令吉或以下的玻璃市、梹城、吉兰丹,是不是也应该群起仿效?

其实我们这些老百姓应该理解,国州议员基本津贴虽然不高,但可以申领和享受的福利倒不少,如特别、应酬、汽油、司机、房屋、餐具、搬家、选区服务、出国公干等津贴,总之林林种种,不一而足。以砂拉越州议员为例,基本津贴1万5000令吉,一大堆津贴累积起来超过2万令吉;霹雳州议员基本津贴1万1000令吉,加上其他种种津贴合计1万8650令吉。沙巴州难道没津贴?当然有,只是州政府秘而不宣罢了!

官方调查,穷人变多

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副部长罗索华希日前透露,预计大马统计局在年底公布的“国内家庭收支调查”结果,原本B40低收入群体可能会变成B60(亦即60%的家庭或个人会成为低收入户),而M40和T20的人数则会相对减少。

2019年,根据大马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报告,如果一律取“中位数”计算,那么B40所得介于1929至4387令吉之间、M40所得介于5336至9695令吉之间、T20所得介于1万2586至1万9781令吉之间。今年,预计低收入家庭会增加。

不过与其说低收入家庭增加,更逻辑的说法应该是进入M40的门槛会降低,而不是B40的家庭会增加。比方说,2019年M40家庭中所得最低的10%为5336令吉,2022年说不定会降到4387令吉(也就是B40的最高值)。所以,不是B40的群体会增加,而是各等级的所得同步下降,也就是国民所得减少,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国民购买力更低,如此一来,遑论经济复苏。

总而言之,大马在一年半载内很可能会面对民不聊生,官府却继续自肥的现象;财政部的撙节措施,未必获得州政府与公务机关的配合。即使有,锱铢必较省下的钱也只是零头,想要用这些钱津贴百姓改变生活,无异于天方夜谭!我们只能自求多福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9:00pm 30/03/2025
社论.开斋节省思:共建和谐社会

各族都有贫穷和不幸的家庭,若我们秉持仁爱之心,不分种族伸出援手,必定能消弥矛盾和误解。

开斋节的到来,为社会增添欢乐与祥和的氛围,在这个佳节,愿各方能敞开心胸,促进包容与和谐,拉近彼此关系,促进国民团结。

近期,国内发生数起涉及种族与宗教的事件,凸显族群之间的矛盾,对多元社会的和谐造成冲击。

在3月中旬,一名华青被一名大叔误当作穆斯林,责问他为何在斋戒期间进食,虽然华青已表明他并非穆斯林,但仍遭对方掌掴。这起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团结部长艾伦达干形容这起事件为一种挑衅行为,并指这种没有反映我国多元种族和谐与团结精神的行为,应该被遏制。较后,大叔被控蓄意伤人,案件进入司法程序。

接着,又发生了一起事件:某中学老师因学生听不懂国语及听不明白老师的谈话,竟然叫学生“可回去中国了”。虽然这起风波随着老师的道歉而告一段落,但却已引发了负面情绪。庆幸的是,教育部长法丽娜在这起事件上站稳立场,再三强调该部绝不会对学校内的种族歧视行为妥协,并会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行动。

另外,一家冰淇淋店的店员因向顾客索要50仙零钱而遭到辱骂,当中还涉及种族歧视的言论。

至于百年兴都庙搬迁风波,更是一起敏感事件,稍有不慎,或会升级成为种族∕宗教课题。而伊斯兰传教士赞里维诺也因为评论此事的协商结果时涉嫌煽动遭警方逮捕。

以上种种事件,对我国的多元和谐社会,以及国民团结,构成了挑战,不能等闲视之。

在多元社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偶尔或会出现矛盾与分歧,但重要的是,各方能秉持包容的态度,以协商的精神处理分歧,和平地化解矛盾。以百年兴都庙搬迁风波为例,这起风波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延烧升级,所幸的是,在涉及各方的包容与协商下,达成共识,找到一个适当的解决方案,让风波落幕。

换言之,各族之间需要更多的谅解与包容。而开斋节的宽恕精神,能协助化解矛盾与不满,为和谐铺平道路。此外,慈悲为怀,帮助他人,也能展现开斋节的精神。缅甸上周五(28日)发生7.7级强震,造成多人伤亡,我国特别天灾援助和拯救队(SMART)周日(30日)前往当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救援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慈悲与关爱的精神。

同样的精神,也在大马本土得到彰显与发扬。槟岛一个七口之家,蜗居在100平方尺的木屋,仅靠父亲1700令吉收入维持生计,生活非常艰难;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发动筹款,24小时内筹得2万6000令吉协助这个家庭。面对这项善举,当事人感动流泪,认为这是斋戒月最珍贵的礼物。

各族都有贫穷和不幸的家庭,若我们秉持仁爱之心,不分种族伸出援手,必定能消弥矛盾和误解。

宽容、慈悲、关爱、怜悯……才是人类社会真正需要的,而不是各种仇视、敌对、污蔑、极端行为。愿在开斋节的祥和氛围中,大家能反躬自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社会与国家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