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城乡余集

|
发布: 7:00am 25/07/2022

新经济政策

城乡余集

张集强

城乡发展

新经济政策

城乡余集

张集强

城乡发展

张集强/城乡发展差异

作者:张集强
张集强/城乡发展差异
在乡村发展部属下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建设的垦居者房屋(Rumah Peneroka)原型。

根据独立初期的人口调查,马来半岛人口约为650万人,其中73.4%人口居住在乡区,马来人占60.2%,华人28%,10.5%印度人及其他族群。这些在城市以外的人口过着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而原住民方面则在森林里过着半游牧生活,靠原始农耕、打猎及捕鱼为生。至于东马方面,砂拉越在1963年的人口总数约为80万人,其中80%居住在内陆乡下地区,主要分布在各主要河流附近土地。由于东马大部分的土地为自然森林,使得内陆地区开发相对于马来半岛更加困难。沙巴在加入马来西亚前,属于英属特许公司管辖。在20世纪初,英国人引进华人及爪哇人到沙巴各地种植橡胶业,因而开发了一些城镇。在二战之后,一部分华人选择长期居留,成为沙巴最大的外来人口,原住民则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

由于乡区土地没有巨大经济价值,在殖民时代被选择忽略,基础建设包括交通、医疗、教育及经济发展等一直停滞不前。直到殖民时代结束之初,马来亚第一项5年国家发展计划(1956-1960)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仓促推行,主要目标是要消除马来亚共产党,次要目标则是保护城市地区以免受到共产游击活动影响,对乡村建设方面少有着墨,遂引发乡区人们的不满,尤其以马来人为主,进而产生族群政治的论述,例如英殖民统治期间,政府过度注重产业城镇发展,而城市居民以华人为主,最终形成华人在整体经济条件下优于其他种族的状况。

ADVERTISEMENT

张集强/城乡发展差异
垦居者房屋(Rumah Peneroka)刚落成之样貌。
五年计划发展乡村

为了缓和这方面的问题,马来亚独立后不久,新政府在1959年推出的第二次5年发展计划中成立国家及乡村发展部,由当时的副首相敦拉萨兼任部长。该部门在各州政府中委任州发展官员,并在13州各别成立乡村发展委员会。在县方面各委任一名乡村发展官,并协助辅导各村成立村委员会。部门主要任务乃推动乡区基本设施的发展,包括造桥、提升道路、建校、医疗设施、礼堂、清真寺等等。最初乡村发展委员会的模式,乃依循殖民时期的战争行动室方式,在县级的乡村发展部会议室布置一张大地图,包括一些显示当时状况的图表,如人事布局、行动策略图表等。

有别于城市规划的前瞻概念,乡村发展仅关注基础设施,初期的任务主要在于兴建,后期则以维护为主。由于在独立初期,政府各部门行政官员推行“马来亚化”(Malayanization),殖民时期的英国官员逐一被马来亚人取代。然而,大部分新任官员缺乏专业知识,在行政条理方面也只是维持着殖民时期已建立好的系统。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乡村的管理工作仅仅是按照上级命令去执行,对于各乡区的需求则使用统一模式。例如在基础设施方面,包括学校、礼堂、道路及桥梁设计、警察局、卫生所等等,按中央政府公共工程部所提供的设计蓝图兴建。

后来,为了更有效贴近及解决各乡区的不同需求,政府推出以县为单位的乡村规划指南,由于该书封面为红色,因此亦称为“红皮书”(Red Book),针对县内乡村规定、如何设立县级乡村发展委员会、乡村规划原则及次序、如何提呈计划,包括预算、责任权属等等。这是一项去中心化的计划,政府在乡村发展策略上,以各县的乡村发展部为执行单位,由下而上,将行政经费交于县级甚至村级发展部去执行。

张集强/城乡发展差异
敦拉萨检视乡村发展模型。
消灭种族经济差异

到了1969年513事件发生之后,由副首相敦拉萨组织全国行动委员会(National Operations Council)接管政府,以便控制社会秩序。当时官方对513事年的发生归咎于各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能力差异,遂在197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New Economy Policy),以消灭种族的经济及政治差异为口号,扶助土著为由,从乡村发展部的议程扩大到中央政府各部门,成立大大小小的相关机构乃至官联公司等等,目的在于改善土著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在新经济政策下,政府简单将人民分为土著(Bumiputra)及非土著(Non-Bumiputra)两大族群。所谓土著,即马来人及马来半岛、砂拉越及沙巴原住民;而非土著则为其他具有国民身分但不属于土著族群者,包括华人、印度人、锡克族、欧亚裔等。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下,国家重要政策的拟定无可避免以族群利益的角度来分配及衡量,而非以乡镇发展落差的角度来处理。

张集强/城乡发展差异
敦拉萨突击检查乡村发展进展。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以20年时间(1971-1990)加速发展乡区,以便处理乡区贫穷及乡镇贫富不均问题,是社会资源重组的重大工程。在新经济政策的乡村发展项目下有3个主要计划,包括新土地开发、区域发展计划及即有土地开发3个部分。然而,进入1980年代,政党内部以及政党之间的斗争激化,许多机构的人事安排乃以政治委任方式,将行政工作委任予政党各层级干部。随着巫统在80年代壮大成为国阵支配政党,部门公务员,以及乡村委员会委任官员及村长等,大部分被巫统垄断。甚至在党内形成恶性竞争,在过度政治化下未能完善解决以及贫富差距问题,迄今仍为人所诟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