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开屛论势

|
发布: 8:00am 15/08/2022

杨微屏

开屏论势

微型华小

少子化

《2013-2025国家教育蓝图》

杨微屏

开屏论势

微型华小

少子化

《2013-2025国家教育蓝图》

杨微屏.微型华小,一所都不能少?

杨微屏

在“”及年轻人口外流的因素下,这些“华小”只有非常少数的华裔学生,更多的是巫裔或泰裔学生,教师教学时必须用马来文来配合。

最近牵动华教人士的问题再度浮上台面,教育部向全国20所微型华小家长发出“合并学校”的调查问卷,合并用意也包括整合资源,把原本在微小任教的老师调往其他学校,从而解决其他华小师资短缺问题。

ADVERTISEMENT

90年代我开始在北马当记者时,每年新学年开课,报馆上司都会要我们去访问区内的微型华小,看看这些坐落在渔村或乡镇边缘的微型华小,新学年有没有新生,或是有什么变化。

当时我们每年必定访问位于吉北沙拉港渔村的临溪华小,全校学生有时少过10个,有时“零新生”,一度全校只有6个学生。

前几天,看到吉打记者报道临溪华小的最新状况,董家教当年意识到这所微型华小要在渔村撑下去是无力突破的困局,就付诸行动且历经艰难的向教育部申请迁校。从1991年等到2008年,才成功迁移到离开沙拉港原校80公里的吉中双溪大年人口密集的地区,并且在2011年获教育部批准开设特殊教育班,目前全校学生人数是310人。

几十年来国内有许多微型学校面对类似临溪华小经历过的问题,渔村和乡下的年轻人口不断外流,加上逐年严重的“少子化”影响,即使学校硬体软体设备多么完善,却面对学生来源严重短缺的困境。

后来,我们在新学年开课时,甚至发现一些微型华小全校只剩下一个学生,但是董家教和校方都不敢违背“华小一所都不能少”的“使命”,华社和政客公开喊话会捍卫到底,可怜的是那背负华教使命的孩子,一个人在没有同学的学子生涯中作为历史见证人。

最新进展是教育部采取三项方案来推行合并微型学校的措施,即对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学校进行实体合并;对学生人数少于10人的微型学校进行“非实体合并”;逐步停止微型学校的运作,即从一年级开始不录取新生报读。

截至今年4月30日,全马3017所小学学生人数在150人以下 ,其中华小占616间、淡小367间和国小2034间。而董教总和华社的顾虑是要申请华小准证不容易,未提及增建华小计划,因此认为华小准证应尽量保留下来,留待日后迁校至其他地区。

董教总顾忌教育部至今都没有制定搬迁微型学校的机制,包括拨款拨地让有意搬迁的微型学校作出申请,以致一些没有学生来源而要搬迁的微型华小必须自行解决校地和建校经费的问题,无法顺利搬迁,因此促教育部尽快成立微型华小工委会解决问题。

说回临溪华小从渔村迁移到80公里以外另一个人口密集的县,抛开了地缘因素保留了不改校名的华小准证,这一行动若用在其他微型学校的迁移计划,是否当地华社都能理性的考量问题而作出妥协,当年白小问题就是因为校址地点而引发情绪。

而目前国内一些微型华小,名义上是“华小”,但现实是在“少子化”及年轻人口外流的因素下,这些“华小”只有非常少数的华裔学生,更多的是巫裔或泰裔学生,教师教学时必须用马来文来配合。

只有一个学生的华小、友族多过华裔的华小,这些因素,对“华小一所都不能少”的执着和坚持而言,真的没有关系吗?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