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6日讯)马华作家兼文学博士永乐多斯的父亲阿不都拉教授(Prof. Abdullah Emiloglu),前天在台北逝世,并于今早在台北清真寺举行仪式,遵照伊斯兰教规埋葬在台北六张犁回报公墓。
阿不都拉享年102岁,他是1919年出生于中国新疆省伊宁县,维吾尔族,毕业于新疆大学教育学院,后任副教授及教育厅督学。1949年移居台湾,不过,在赴台前即1948年当时代表新疆当选台湾第一届立法委员,后任台湾政治大学边境政策系教授,在1969年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同时出任台湾伊斯兰教协会常务理事。
ADVERTISEMENT
阿不都拉生前除了热心政治及教学外,本身也热爱诗歌,创作许多作品,其女儿永乐多斯(Yulduz Emiloglu)从小受到熏陶喜爱文学,来马孜孜不倦创作,成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
永乐多斯和夫婿郑玉辉目前在台北处理阿不都拉喜丧。郑玉辉也是大马企业家及留台联总顾问,1994至1997年担任过第11届及12届会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2日讯)国家团结部长拿督艾伦达干感谢布特拉高原清真寺和斯里玛哈卡利阿曼兴都庙在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漏爆炸事件中,积极帮助受影响的灾民。
他说:“上述举动体现团结、共融和人道主义的精神,这是构建和谐马来西亚社会的基石。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团结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通过具体行动来展现彼此间的责任感与关爱。事实证明,宗教场所不仅是供奉与祈祷的地方,它们同样是社区中心,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协助社会渡过难关。”
艾伦达干今日在脸书帖文中说,清真寺与兴都庙的行动,正好说明宗教多元并非团结的障碍,反而是一种将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无论面对任何挑战,身为马来西亚人,我们都应秉持彼此关怀与支持的精神,不分宗教和种族背景。
“这样的努力应成为各方学习与效仿的榜样,共同为打造一个团结和谐的国家贡献力量。这才是真正的马来西亚!”
另一方面,根据网媒《自由今日大马》报道,斯里玛哈卡利阿曼兴都庙在事发后,立即开放充作灾民的临时庇护所。
这间位于布特拉和谐路的兴都庙距离事故现场不远处,并在事发后收容了十多名伤者。

马依:马上打开门收留受灾民
兴都庙顾问马依卡瓦沙甘说,事故发生后,看到许多民众哭泣和求助,兴都庙委员会主席、委员及信徒马上打开兴都庙大门收留灾民。
他说,案发一个小时后,警察及救援人员到来,兴都庙也成为紧急援助中心。
他指出,案发时受伤的居民有烧伤、伤口流血及骨折等伤势。
先为重伤者提供急救
他说,在红新月会及第一批抵达现场的救援人员帮助下,在等待救护车抵达前,兴都庙医疗志愿者先为受重伤的伤者提供急救,然后再由救护车把伤者送到临近医院。
“一些伤者全身被烧伤,其他人则受到心理创伤。我们提供了医疗救助和情绪支持。无论是印度人、马来人、华人,还是外籍人士,只要他们受伤或需要帮助,我们都欢迎他们。
“我们也在兴都庙内安排一个空间,给予穆斯林居民及救援人员进行祈祷。”
兴都庙志愿者也提供食物和饮用水、帐篷和厕所,以及供灾民和前线工作人员休息的区域。
“我们一直在为这里的居民服务。我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的门始终向所有人敞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