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主席汇报大会犹如声援纳吉大会,出席者对司法毫不留情的批评,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形同藐视法庭,不但帮不了Bossku,更进一步损害巫统的形象。
上星期六举行的巫统主席汇报大会犹如声援纳吉大会,出席者对司法毫不留情的批评,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形同藐视法庭,不但帮不了Bossku,更进一步损害巫统的形象。
ADVERTISEMENT
纳吉入狱后,有两个途径可以让他恢复自由,一是向联邦法院申请司法检讨,二是向元首申请特赦。
但是,他未必会像他的支持者想要那般,在短时间内就王者归来。
支持者必须明白,即使他们的“老板”获得特赦,也得耗上几年时间。至于司法检讨,申请的门槛也很高。
恕我有话直说,SRC案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审讯,中间不断有状况,一再的拖延,到了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更被针对。上诉失败后,不消一阵子就获得特赦,会让对司法独立重新燃起希望的民众不满。
纳吉支持者可以有他们的诉求和情绪,但是其他支持“司法正义”民众的意见更应得到尊重。
国家元首和特赦委员会应该会将民间的反应和情绪纳入特赦考量。但目前纳吉还有4宗案件在法庭审讯中,现在就谈特赦会不会操之过急?
纳吉入狱后,最为紧张的莫过于同样有法庭案件的阿末扎希。我不会说下一个就会轮到阿末扎希。我们必须尊重扎希有辩护的权利,相信法官的判断及司法的独立性。
阿末扎希最近的动作频频,让人感觉他急了,尤其他一再用党主席身分向党副主席兼首相依斯迈施压,要首相遵从党意,提早大选的消息甚嚣尘上!
阿末扎希不断强调趁势大选,有利于巫统(国阵)大获全胜,他忘记了人民才是老板。他急于提前大选,予人观感是他想重获权力摆脱官司。
阿末扎希及巫统当权派不断施压提早大选,操之过急,而且开出的条件有干预司法之嫌,会引起反效果,小心顺了党意失民意。
上星期有传巫统政治局会议向依斯迈开出四大条件,否则会开除依斯迈的党籍,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巫统宣传主任沙里尔否认了。
传言指四大条件包括阿末扎希要依斯迈革除首席大法官和总检察长,这是非常严重的事。马哈迪当年革除最高法院院长敦沙烈阿巴斯,是大马司法最黑暗的一刻,当权派若真的有此想法,会让人们感到愤怒。
巫统最高理事卜艾甚至直言,让政敌委任的法官获得保留,将给予政敌有机会继续抹黑巫统。巫统人为了权位,宪法的崇高原则也可丢?
其实,即使依斯迈被开除党籍,并不会影响他的相位。只要依斯迈继续获得大多数国会议员支持,他依然可以在不必拥有党职的情况下继续担任首相。但是,被开除党籍,他的相位难免会有所动摇,这就得看他有多少能耐。
不过,当权派采取这样激烈的手段风险更大,除了让全民失望,巫统的内部分裂就会更白热化。依斯迈不会坐以待毙,他必会采取一些行动来挽救自己的地位。这时候,大概就可以看出,扎希和依斯迈,谁的势力更强大,谁更加有底气?
依斯迈如果要阻挡扎希动他的相位,他可以先发制人,诸如向元首建议颁布紧急状态,好让扎希无法得逞。只是,若落得如此鱼死网破的局面,相信会是两败俱伤,对谁都没有好处。
巫统若再分裂,会影响国阵的胜算,除了希盟会喜出望外,国盟就会更加开怀。
慕尤丁在同样于上星期六举行的国盟大会上就难掩他的喜悦之情。他说,当他知道扎希认为需要在今年展开全国大选,而不是明年(因为明年国阵可能会输)而感到心花怒放,因为这意味国阵并不是很强大。
慕尤丁也说有收到报告,指国阵的支持率真正不断下降。
不知道老慕的报告是从哪里得到的。无论如何,胸有成竹的慕尤丁,一再向巫统放话,已经随时准备好应付大选,姑且放马过来。
老慕更提醒依斯迈,要遵守协议,几时大选记得和国盟商议。
看得出,老慕是试图分化扎希和依斯迈,以坐享渔利。
国盟有信心,然而还得看选民对他们有没有信心。慕尤丁应该要向选民交代一下,他对于盟党伊斯兰党的领袖最近频频发表不利于种族和谐,不尊重大马多元精神的谈话,有什么看法?
星期三,我们就要庆祝独立65周年。有人说纳吉入狱是国庆的最佳礼物,赋予国庆特别的意义。当然纳吉的支持者不会同意。他们认为国家因此失去一个好领袖。
我总认为,国庆的意义不是由一个政治人物的功过来定义。
政治人物可来可去,国家是永恒存在。国庆更大的意义在于,国家的尊严和民主体制应得到维护,多元的价值获得宏扬,司法正义获得伸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特朗普以经费为武器打压异己,最终伤害的是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他对科研、教育与学术自由的破坏,将使这个曾引领世界的国家走向衰败。
特朗普的疯狂政策一波接一波,不仅席卷整个美国,也震撼全球,令人无奈与愤慨。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竟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并对那些成就美国为世界创新强国的科研机构发动全面攻击——这简直是对国家未来的自毁行为。
早前,许多受联邦机构资助的大学面临拨款被取消,不得不削减成本、冻结招聘甚至裁减员工,关闭实验室。
哈佛大学就因为拒绝接受特朗普提出的“整改”要求,认为已经逾越了政府的权限,就被特朗普政府对付了。4月1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宣布取消向哈佛大学提供的两项总额超过270万美元的拨款。美国政府早前已经宣布冻结哈佛的总额约22.6亿美元的联邦经费。
4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威胁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应视作“政治实体”征税。特朗普认为哈佛大学应为其纵容校内的“反犹”行为向犹太裔美国学生道歉;还称该校已经得到巨额民间捐资,美国政府认为不应资助“这样一个存在严重反犹主义的地方”。
顶尖研究大学在推动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但特朗普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操弄课题任意“宰杀”为美国带来繁荣的学府。
特朗普人活在21世纪,脑袋却是中古世纪的,甚至更远古。他从来都不是科学的信徒,不尊重这关系人类命运的领域。冠病疫情爆发期间,他推广未经证实的疗法,前科累累,来到特朗普2.0,变本加厉。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因为他对科学的鄙视,对美国历史的忽视,加上他的傲慢,他上任以来,出台的行政令,几乎都是具破坏性的。
权威期刊《自然》指出,美国创新的核心在于政府、大学与产业间的紧密合作。这个生态系统自二战后建立,由时任总统科学顾问范内瓦布什与具远见的国会所推动,联邦对大学科研的投资孵化出技术、专利与企业,是美国经济与军事强盛的根本支柱。而特朗普正在亲手摧毁这一体系。
每年,美国大学催生超过1000家科技初创公司,研发无数挽救生命的技术——心脏病、癌症治疗药物,乃至抗疫mRNA疫苗。这些都是无数科研人员燃烧岁月、倾注智慧的结晶,却可能在特朗普的胡作非为下顷刻坍塌。
美国的科研环境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高地,吸引了无数海外学者与人才。但特朗普却倒行逆施,收紧移民政策,限制外籍科研人员签证,逼走原本愿意为美国科研奉献的国际精英。
荒谬的“对等关税”也极大地伤害了美国的科研地位。美国是全球实验室设备和试剂最大的进口和出口方之一,不合理的关税政策实施后,美国的实验室设备和专业科学仪器的成本将大幅上涨,价格飙升。
许多科研人员的“美国梦”破碎,更严重的是,许多个人及家庭原本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在特朗普的无知操弄下,命运是越来越坎坷。那些靠着“微薄”经费,努力却维艰地做研究的研究生,最后在学术界发展的前景就可能完蛋了。他们或许可以选择离开美国,但同样优良的环境难寻,其他国家未必就有能力和空间吸纳这些被特朗普“逼走”的人才,离开不了美国,就只好转换工作。特朗普完全不会理解他们的感受和辛酸。
那些因为特朗普的“嗜血”而面临经费被砍的大学,还有被裁退的科研人员,在法院的干预下,稍微能喘息。但是,特朗普还有“漏洞”可以下手,这只无情的手,依然会坚定地,一步步破坏美国的科研环境。学术界和科研机构无不充满着焦虑。今年或许可以逃过一劫,明年呢?
目前从美国学术危机中看到机会的是法国,马克龙政府敦促国内学术机构考虑接纳有意离开美国的人才。目前已经有法国大学响应政府的号召,宣布设立名为“科学安全之地”的新项目,欢迎在美国“可能感到威胁或阻碍”的研究人员到“有利于创新、追求卓越和学术自由的环境中继续工作”。有多少美国科研人员会因此“心动”而行动,有待观察。
特朗普以经费为武器打压异己,最终伤害的是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他对科研、教育与学术自由的破坏,将使这个曾引领世界的国家走向衰败。一个落入狂人之手的美国,终将一步步走向自毁的深渊。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