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班朋友忙碌筹备3个月的“一起来赏月”中秋活动结束了,引起了不少话题。这次的中秋活动以传统为基础,注入许多文创概念,其中规划了一个区域,以古诗词结合砂拉越毕达友族的传统建筑技术,是很有意思的装置实验。
这个项目由建筑师郑志荣负责设计,得到马来西亚建筑师协会砂拉越分会的支持,既是我们这场中秋活动的重要装置,也为庆祝今年的世界建筑师日而做。现场建构了一座以“月上枝头”为题的月亮亭,亭子旁的潺潺流水处则以“小桥流水”为题打造了一座竹桥,同时还在活动会场的大路旁,直接复制了毕达友族具有代表的竹桥。
ADVERTISEMENT
这几项建设,也得到古晋婆罗洲高原区(Puncak Borneo)毕达友社群的协助,除了采集建筑用的竹子,工匠师傅更亲自到城里负责搭建工程,展现毕达友族运用竹子的高超技艺。以竹桥为例,很多人大概是在此次的中秋活动上,首度体验这种V字形的桥梁。
毕达友族是仅次于伊班族,砂拉越的第二大原住民社群,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过去,毕达友族被称为陆达雅族,而伊班族则是海达雅族,在历史上两个族群经常发生部落战争。毕达友族又分为多个支系,不同的支系间有些语言相通,有些不通;这些支系的部落多数分散在古晋省的不同地区。
生活离不开竹子
婆罗洲高原是少数还保留有传统长屋的毕达友社区,其余的长屋大多已拆除并改建为平房。驱车行驶在婆罗洲高原地区,到了竹林掩映处,往往就是毕达友的社区了。这是我对毕达友社区的普遍印象,说明毕达友族和竹子的关系密切。他们是竹子专家,从生活、建筑到艺术,都离不开竹子的应用。
前面提及的竹桥,就是典型的毕达友传统建筑。在雨林中出入的族人就地取材,凡遇到沼泽、急流或悬崖就用成熟的竹子造桥,形成一种V字形的步道,通常每年会更换损坏的竹子。因此,几乎在任何毕达友村落,这种造型独特的竹桥无处不在。
除了一般的竹桥,更高难度的是打造悬吊式的竹桥,用以横跨比较宽的大河。首先,他们必须先确认两岸有坚固牢靠的大树作为桥基,建桥时将粗长的竹子用钢缆或绳索固定在树身,再加上更多竹子连接地面。在竹子的尾端,连接上另一根粗竹,重复动作直到竹子连接到对岸,一座竹吊桥就形成了。我曾经在文莪水坝一带走过一道高达数十呎,长长的竹吊桥摇摇晃晃,那可是一步一惊心。
据说吊桥的维护必须更为讲究,每年会修建两次,通常落在丰收节与圣诞节前夕,是游子回乡的季节。完成一次建桥,只需一天的时间,然而需要动用20人。
除了造桥,毕达友长屋的长廊往往也使用了大量的黄竹铺就。这种竹子地面当然没有盐木那么坚固耐用,但估计更为通风凉爽,而长廊是长屋居民日常聚集之处,坐在竹廊上无疑更为舒服。
以竹子制造乐器、烟具
在艺术方面,每年登上雨林世界音乐节的毕达友族乐器Pratuokng,就是一种竹制的六弦古筝,乐音清脆而空洞,非常特别。Pratuokng完全由一根粗竹筒制成,琴弦从竹筒表面雕刻并浮起,敲击那些琴弦就可以奏出不同的琴音。这种竹琴,主要流行于巴达旺地区的毕达友社群。当然,在毕达友族的乐器中,少不了吹奏乐器如笛子和箫等。
某次居住在毕达友民宿,屋主是一位年迈的老祖母,说一口毕达友话,马来话只懂寥寥几句。我们坐在客厅时,她总是殷勤的陪着,尽管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太多沟通;偶尔她会起身走到屋后,去抽几口水烟。
那可是毕达友传统的烟具,只见她抱着一把粗竹筒,将烟丝塞入竹筒内引燃,而后对着烟嘴深吸一口,再缓缓呼出,动作缓慢却利落,竹筒底部传来“骨碌骨碌”的声音。据说,过去毕达友族因为长途跋涉,会在山路中途建一些休息站,里头摆上一张竹制长椅,长椅上就放置一两个这种水烟筒。往返的过路人可以抽几口水烟筒来提神,而水烟筒同时也用来供奉过路的鬼神,让鬼神也可以抽上两口。
和所有的原住民故事一样,随着长屋改平房,水泥桥取代竹桥,以及年轻人大举入城以后,部落里的传统势必倍受冲击。毕达友族迷人的竹文化,是需要有心人加以推广和传承下去的。
延伸阅读:
蔡羽/五脚基上遇见书法名家
蔡羽/古晋海港局与丹那布迪港口
蔡羽/雨林世界音乐节的传奇廿五
蔡羽/土地舌头上的征战故事
蔡羽/古晋机场的起降岁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