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上下一直欣赏着巫统主席阿末扎希施压首相依斯迈沙比利解散国会举行大选的戏码,一出接一出,不知何时了?只能等到国会真正解散那天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阿末扎希的戏是煽情派的,不是落泪就是高声嘶喊,最新也最令人侧目的是他说:“尽管年杪可能发生水灾,但国阵可以应付,一边赈灾一边竞选。我们要在水灾时也可以拉票!大风大浪来了,我们也可以拉票!”
好一个阿末扎希,在灾难面前还是锲而不舍地权斗,真“了不起”。
ADVERTISEMENT
按照过去的惯例,政府不选择在12月份大选,因为那时是雨季,需要更关注水灾的准备工作。尤其,现在的天气极端,容易发生水灾。
虽然喜来登行动之后的马来西亚政治已不再如以往般有常理可测,但是胆敢说出“一边赈灾一边拉票”的,还真的只有阿末扎希一人。只有他一个人敢如此为权欲,无视人民苦难。
西马半岛从南到北都曾饱受大水灾的苦,东海岸大水灾、南马大水灾到2021年的沙亚南大水灾,灾民财物尽失,家园被摧毁,甚至还要在洪水中度过数十个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担忧自己或亲友的性命不保,那种痛是高高在上的阿末扎希所不曾感受过的。好想知道每一个曾饱受水灾之苦的民众有什么话要对阿末扎希说呢?
在各地大水灾时,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救灾单位已有所准备,但也无法及时为每一个灾民伸出援手。阿末扎希有什么资格说国阵有能力一边赈灾一边拉票,如果单靠国阵就能做好赈灾工作,过去那么多次的大水灾就不会被灾民炮轰救灾赈灾缓慢?国阵难道堪比救灾专业户?这是狂妄自大的证明!不知道听在救灾人员耳中,是怎么一番感受?
2011年丁能补选投票日发生水灾,许多警察因为当值而无法及时拯救自己的家园。时任警区主任阿都哈密在补选后曾到访遭洪水蹂躏的警员住家,警员与家属谈起事发时伤心落泪。警员因当值难以拯救家园令人同情。那么,国阵庞大的助选员难道就没有家园需要照顾吗?
那一刻在台下高喊“解散”的国阵基层难道在面临水灾来袭时,真的能够抛下家园,出来赈灾拉票?为了不知人间疾苦的高层,真的可以如此“大爱”?令人好奇是不是所有的国阵成员党与基层都认同和支持阿末扎希的言论,真的所有国阵成员都跟阿末扎希一样缺乏同理心吗?
现在的政府确实不够稳定,难有作为,但却不至于急到不惜在雨季水灾期大选。阿末扎希只想要尽快大选,但其言论却把中间选民推得更远。即将大选尚且不把人民之苦当一回事,怎么能够奢望在选后以民为本。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如今极端天气频繁,一场闪电暴雨导致水灾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忽然遭遇大水灾,被困在水中四面楚歌,没有救生圈又不会游泳时,应该如何自救?看到有人在水中挣扎,在岸边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别慌,让吉隆坡救生协会主席梁智坚给我们支支招吧!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陈敬晖、受访者提供
根据梁智坚的经验判断,任何有水的地方都有溺水的可能,不过如今较多人使用泳池,因此在泳池发生溺水的几率较高。
虽然泳池不如户外的水体那般可能会有暗流,可谓相对安全,但是即便是成年人,一旦身体趴在水面上时是无法站起来,最后就导致溺水。
电视剧情节都是骗人的
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溺水时会边在水中挣扎,一边大喊:“救命!”事实上经历过溺水的人都知道电视剧和童话一样都是骗人的。
在溺水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根本喊不出声音,有多少人就在旁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暗自挣扎,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
他从专业救生员的角度分享,每个人进入泳池时,救生员就会观察此人会不会游泳,倘若能游几圈,暂时通过“考核”,但要是纯戏水,此人肯定不会游泳,立即列为重点关注的高风险对象。
再来会关注深水区,如果有人游到那个区域,就成了需加强关注的高风险区,一旦发现有溺水迹象就能第一时间施救。
他提醒,没有学习过救生技术的人,切勿随便下水救援,因为溺水者在面对生死边缘时,力气比普通人来得大,一旦抓住施救者,极有可能将对方按压下水以让自己呼吸,最终葬送施救者的性命。
因此即使是专业的救生员,知道怎么摆脱溺水者的技术,也尽可能不与他们有身体接触。
救援溺水者要点:
1 | 尽量不要下水,不要有身体接触 |
2 | 寻找一些长棍子、绳子、衣服、毛巾等等足以够到溺水者的物品,踩住一端,然后把另一端扔到他所在的位置 |
3 | 待溺水者抓住后,再把他们拉上岸 |

“没有身体接触,又无需下水,对我们来说也没有风险,最重要是个人安全。”
假设是受过救生训练的人们,他建议他们拿着救生圈游到溺水者周边,将救生圈递给他,两人各抓一头,由施救者拉着救生圈回到安全的地方。
“我们尽量减少身体接触,因为一旦被抓住,你会非常辛苦,分分钟两人一起完蛋。这是我们的方式,尽量和溺水者保持距离。”
他指出,若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朝溺水者扔救生圈极有可能扔不准方位,亦有可能不慎砸到溺水者的头部,增加没必要的风险,因此他也不建议普通人扔救生圈。
“我们建议救生员带着救生圈下水游过去,递给溺水者再拉回来是最安全、保守的方法,因为你丢给溺水者,他们未必抓得住。”
万一真的被溺水者紧紧抓住,那该怎么摆脱?
“掰住对方的尾指,这会让对方感到非常痛继而松手,因为尾指很脆弱。”
上述的方法不仅用于摆脱溺水者,在遭遇歹人环抱袭击时也适用。


塑料瓶或塑料水桶是救命工具
在过去的2024年,极端天气引发的暴雨洪涝席卷多国,我国的民众更是常年遭受水灾的困扰,当洪水毫无预警来袭时,住在平地的人们面对环绕四周的水时该怎么逃生?
救生圈并非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紧急工具,但是有一些家中常备的物品或废品,在这种时候能起到大作用。
比如,家中的水桶也是可以救命的。
“小的水桶就可以了,但是怎么用水桶还需要一些技巧,里面需要有空气,如果桶进水了,人也会下沉。”


水桶充当临时救生圈
我们直接将水桶倒扣在水面上,确保桶里面会形成一个无水的空间,变相成了临时的救生圈,人怀抱着水桶就能浮起来。
“只要里面有空气,就可以支撑很久。”
“不要用盆,盆的面积大,你抱不住。”
水桶不够?别慌,在家里找找有没有3支1.5公升的塑料瓶或5公升的矿泉水桶,此时就能变废为宝,成为你的救命神器。
将3支空的塑料瓶抱在怀里,仰卧在水面上,瓶里的空气就足以让一个成年人浮起来,而小朋友只需用2个即可。
“就如同救生圈一样,这是一种浮动装置(Floating Device),里面含有空气,所以你抱住3个空塑料瓶,就能支撑你浮在水面上。”
“夹在腋窝下也行。”
除却体重超乎寻常的人,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


避免救生衣成凶器
如何避免救生衣成夺命凶器?
在乘坐船只或参加任何水上活动时,我们都会穿上救生衣,以避免我们不慎落水后没顶,但是在1996年发生的埃塞俄比亚航空961空难让人意识到在不对的时机错误使用救生衣,救命神器亦能变成夺命凶器。
埃塞俄比亚航空961空难起因是3名寻求政治庇护的人劫机,后来飞机因耗尽燃料,机长在海上紧急迫降,最终撞到礁石,机身断成三截解体,造成机上175人中的125人身亡(包括3名劫机者),可是部分人的死因与错误使用救生衣有关。
原来机长在迫降海上时曾叮嘱乘客们穿上救生衣,但先不要充气,然而不少乘客却提前充气,结果飞机坠海时,海水急速灌入机舱,充气的救生衣充满浮力,让那些乘客被顶到机舱的天花板,无法下潜游到水下舱门逃生,继而被困在机舱里活活溺死。
梁智坚说,与上述情况相似,并且会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有二:
(一)坐船时,若不慎翻船,船舱正好倒扣在身着救生衣的乘客上方,乘客碍于救生衣的浮力而无法下潜逃脱;
(二)水灾时,水位涨到接近房顶的位置,穿着救生衣却出不去。
他提到,在槟城一次中秋节赛龙舟时就发生过这样的憾事。
“这时候,你要会脱救生衣,这种情况救生衣会夺你的命。”
遇到2场景,这时要怎么做?
1 | 解开救生衣的扣子 |
2 | 脱掉救生衣 |
3 | 紧抓住救生衣,游过去 |
“穿着救生衣的话,你整个身体不能下沉,只用一只手抓住救生衣是可以动的。离开了这个地方,再借助救生衣的浮力浮上水面。”
因此,他鼓励人们去上一些与救生知识相关的课程,比如生还者游泳(Survival swimming)课,除了会教导人们如何在水里脱衣服、鞋子以减轻身体负担浮上水面,最重要是教会人们如何在水里穿脱救生衣。
“最好是每个人去学游泳,不需要很专业,学一点,起码能浮起来、会站水,那么可以多支撑5分钟至10分钟等到救援。”
他指出,相比起20年前,如今许多公寓都有泳池,游泳课也很普遍,因此不妨学习游泳,以备不时之需。
吁制定泳池设施相关政策
另外,他亦呼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如强制具备泳池设施的建筑,一定要配备救生员,因为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强制规定。
“不过,以前海边是没有救生员的,但如今槟城、浮罗交怡、雪邦等地,政府均设立了救生塔,由民防部队轮班驻守。”
大水无情,戏水或参加水上活动需谨慎,希望大家玩得愉快的同时,也不忘注意自身安全和自救方法哦!


相关稿件: 【防溺水/01】 天气炎热结伴玩水 辨别水中危险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