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在电话中向病人家属解释病况,目前冠病阴性,可解除隔离,转到一般加护病房。家属表示有乩身(神明)要看他,告知转一般病房后再去探视。目前升压剂使用,昏迷指数3分,瞳孔放大,对光无反射、无咳反射、无自呼。待有床会通知家属,家属表示希望尽快转到一般加护病房,让神明去看他。”早上的护理记录上这样写着。
因为病人住在隔离加护病房,神明的代理人(乩童),也无法靠近。
ADVERTISEMENT
该怎么办呢?
“病人家属来电表示,人在道场,请示神明表示病人魂魄不在身体内,希望我们能现在立即帮他轻敲(触摸)眉心三次,并叫唤病人姓名。”下午的护理记录上这样写着。
好险,神明代理人(乩童)有想到这个“隔空施法”,但是,需要借助护理师的手去协助。
请问,如果你是护理师,你会怎么做呢?
选项1:家属当我们很闲是吗?我们在隔离病房,各种治疗,就已经很忙了,还要帮忙做这些跟治疗无关的事?
选项2:家属怎么会相信这个呢?如果这个会有效,那就转去给神明治疗就好,干嘛还来医院?
选项3:病人已经脑干衰竭,所有治疗也没办法了。此刻,家属想要尽一点心力,如果能够减少他们的遗憾和愧疚,协助他们放下,举手之劳而已,何乐而不为呢?
各位猜猜看,我们隔离加护病房的同仁怎么做呢?
我们的目标一致
“目前已转告主护,已执行此动作。”专科护理师这样写着。
我知道这位病人,晚一点会从隔离加护病房转到我的加护病房,我就先去看看他的治疗过程和记录。
结果看到这段很温暖的记录,我非常感谢,我们隔离加护病房的同仁,愿意选择选项3。
“病人已转入,Levo 30,Dopa10。”晚上我收到传呼,病人血压低,已经使用两线升压剂了,而且剂量很高。
我马上打电话到加护病房交待:“这几天病人因为隔离,家属都没办法来探视,可以通知家属现在过来,如果符合防疫规定的话,让他们会客,我怕病人等不到明天。”
“好!”护理小组长很自然的回答。他们知道,对于濒临死亡,家属的道别很重要,因此,对于这样的“弹性会客”安排,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也会尽量配合。
结果半夜家属无法过来(可能是因为交通不方便),全家人一早过来,病人也很努力的撑了一整晚。
我马上去向他们说明。
我一一的了解他们和病人的关系之后,还有两位站在比较后面,一男一女,穿着比较不一样的。
“请问两位是……”他们俩相看,不等他们回答,我马上接着说:
“喔!是来‘帮忙’的朋友。”
我说明完了,也跟家属交待:“如果有习俗上的需要,比如拜拜的符、符水,可以交待我们怎么处理,我们都很乐意配合。两位‘朋友’,如果有符合防疫规定,也可以进去看看。”我眼神转向那位男的,他也微微的点头向我致意,我们彼此心里明白。
后来,这两位“朋友”没有进来。
年迈的母亲进来,对病人说:“你要放下,没有病痛了,要好好跟着菩萨走……”
从老母亲和其他家人的反应,我知道,那两位“朋友”,应该有听懂我的病情说明,也都有告诉他们,大家都“尽力”了。
乩童(神明代理人),是我们医疗人员的朋友,不是敌人。至少在抚慰家属的心灵上面,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不是站在对立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爸,你跟孙子讲一下,小时候你最常跟我讲的一句话。”
“虎虎,你知道‘勤有功,戏无益’是什么意思吗?”
我读小学以前,就一直在听我爸讲的一句话~
“虎虎,你抱一下爷爷”
我先让儿子抱一下我爸
然后,我再“顺理成章”的
也跟着抱一下我爸
在他80岁生日的这天
克服了我51年来
第一次拥抱我爸的障碍
我们俩,眼眶都微微泛着泪水
要克服两父子之间的许多矛盾
真的也不容易
还好有儿子当桥梁
我很常写我妈,却很少写我爸。
和父亲的纠结也几十年了!
小时候,家里贫穷,记得父亲下班回来,吃过晚餐,都会找我短暂的聊聊,然后他就外出和朋友聊天,在我们睡着后才回来。父子间没有什么深入的交谈过,他也从来不操心我的课业。父亲他只有小学毕业,母亲则连小学都没读,所以,念书从来都是“我自己的事”。父亲他没教我什么大道理,他常说“勤有功、戏无益”、“做人要有志气”、“有恩必报”,这3点我一直都有遵照。或许是因为我是长子,也或许是个性使然,认真读书这档事,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之中,也只有我一个人有认真做到。
为了让父亲安心,小学的时候,我总是在父亲下班回家洗澡的时候,大声的朗读课文给他听,其实,我是连课本都没有打开,因为早已经把课文熟背,念给他听,只是不想让他操心。
他也常叫我“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要防着别人”这或许是他之前有一些不好的经历,但是,这两点我却从来都没有遵守。鸡婆率直的个性,虽然偶尔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困扰,但是却是自己最执着、最鲜明的特质。
母亲过世之后,我其实对父亲是不谅解的,甚至可以说是有怨恨的!每每想到母亲所受的种种委屈,我就会打消和他联络的念头。
父亲是个杂工,没有稳定的收入,有一段时间还迷上了赌博!有好几次是一发薪水就输光,只好由母亲硬着头皮向杂货店赊借(还好没有借高利贷)。因为小学老师和中学校长的帮忙,我中学高昂的学杂费都是全免的,只需要负担公车通勤、午餐和书籍的费用,但是奇怪的是,这些费用我却从来没有一次缺缴,这件事困惑了我许久。有一回,父亲喝醉了酒,嘴里嚷嚷着:“你们不要拿走我的钱,那是阿金读书的钱!我再怎么赌,也不会输掉他读书的钱!”直到现在,每每想到这件事,眼泪都会止不住掉下来!是的,这就是他的“分寸”!也是他对我的爱!就像读小学时,他载我去上学,没有闹钟,我却一次也没有迟到过!
搭公车远赴300公里代子弔唁
有一回,他在报章上看见我恩人的母亲过世的讣文,他竟然可以自己一个人,搭着公车依照讣文上面的地址,到达300公里外的丧家去致意。父亲对这些“白事”,礼数一向非常周到。他说,这是有钱人家的丧礼,看到别人都是送很大的花圈,他只能买个小花圈,因此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就是这么巧,刚好丧家在“车头的照片”缺一个花圈,别人送的都太大,只有他的“够小”,刚好可以派上用场,因而解决了丧家的困扰!说到这里,他脸上挂着的是既尴尬又有点自豪的微笑。这件事,我有听恩人提起过,她也很感谢父亲的心意。这是我恩人家中的大事,我没办法出席,父亲觉得这场白事,无论如何,他都得替我跑一趟。父亲说,他虽然是个“粗人”,这些人情世故,他还是知道的。
这趟回去虽然时间仓促,还是挤出一点时间回去看看父亲。谢谢他代我尽的人情世故。看着他逐渐苍老的体态,眼眶泛红的站在门口和我道别。我这次没有叮咛他烟要少抽一点,但是“爸,我爱你”这句话依然是没说出口,因为,这不是我们互动的方式,但是,我们彼此交接的眼神,已经是无声胜有声了!
台风天,飞机遇上乱流,在颠颇的机舱,赶紧把这文章写完,深怕 …… 边写边擦泪,偶尔抬头,和空姐四目交接,她该不会觉得我是被乱流吓哭的吧?
对父亲的爱,总是比较开不了口~
但是,也是会害怕,自己会来不及说,因此,写下来提醒一下自己~
有一天,希望嘴里能吐出“爸,我爱你!”这几个字~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