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即时国内

发布: 3:54pm 29/10/2022

诈骗

美容配套

诈骗

美容配套

美容院MCO超低价配套 诓70人逾40万令吉

主妇申诉美容院MCO超低价配套 诓70人逾40万令吉
游佳豪(中)陪同邹女士(左三)及其他事主展示报案书和美容院配套宣传图,希望提醒其他人勿上当。(连俊杰摄)

(安邦29日讯)家庭主妇控诉某美容院在行动管制令(MCO)期间推出超低价医美配套吸引约70人消费超过40万令吉,孰料美容院如今以“公司易主”为由拒让顾客兑换疗程,令顾客深感受骗,目前已向警方及消费人仲裁庭投报

ADVERTISEMENT

事主申诉,该美容院在行管令期间通过社媒及短讯发出的促销广告内容显示,只需520令吉即可购得皮秒激光祛斑、玻尿酸补水、溶脂等7项医美疗程,而每项疗程更可各使用100次之多;换言之,每次疗程价格不足1令吉,因此让消费者趋之若鹜。

其中6名事主于今早在行动党安邦再也市议员游佳豪陪同下,召开新闻发布会申诉她们的遭遇,以提醒其他消费者勿上当。

主妇申诉美容院MCO超低价配套 诓70人逾40万令吉
美容院在行动管制令期间推出的医美疗程促销配套,只需520令吉即可享有多达700次疗程。(游佳豪提供)

负责召集所有事主的邹女士(37岁,家庭主妇)指出,她自收到有关美容院的医美配套促销短讯后,于20215月截至今年8月相继签购总价25000令吉的与产品。

起初,美容院的服务确实不错,因此在职员的游说下,我才愿意继续签购其他配套。直到本月初,美容院却突然发通告给顾客称公司易主,因此早前购买的配套无法被兑换。

她透露,现已更改名号的美容院随后向顾客献议,称新公司可通融让顾客将今年内购买的配套兑换成积分,用于抵销新配套部分金额,惟新配套疗程与市价不符,引起顾客不满。

有顾客未收到通知,在无法联系上美容院的情况下到有关社媒专页上留言,但不久后帖子及照片皆被删除,而联络电话也不断更换,无法联系。”

她表示,受影响的顾客因此创建群组相互联系,希望能找到方法讨回公道。

她指称,今年4月后上美容院时便状况连连,发生包括称仪器损坏无法进行疗程,甚至是以职员相继染疫为由推搪顾客预约,以致部分人的配套使用率不足10%,就连订购的美容产品也无法取得。

目前,我们创建的社媒群组里有约70名事主,总损失金额超过40万令吉,其中逾40人为男性,而当中损失金额最高达数十万令吉。”

 

邹女士也说,他们在向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SSM)查询后,证实美容院在4月多便已被其他公司收购,但却持续沿用相同名号直至10月。

“向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取得的资料也显示,2家公司持有者的身分实为同一人,而顾客得知后皆深感受骗,并已相续向消费人仲裁庭及警方投报。”

另一方面,游佳豪则表示,近日接获多宗类似投诉事件,并希望消费人对网上超低价的促销活动多加检视,以防损失钱财。

促销活动便宜对消费者固然是好事,但过度便宜对商家毫无利益可言,而这也不符合逻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38pm 20/04/2025
利用同情心行骗?网民吁防“这类”帖子留言
利用同情心行骗?网民吁防“这类”帖子留言
诈骗集团利用群众的同情心设陷阱,以为病童或婴儿募捐奶粉和纸尿片为名,在社媒留下相同触动人心的长文配脆弱婴儿的照片,令人难分真假。(示意图)

(八打灵再也20日讯)浏览社交媒体时经常在评论区读到募捐奶粉和纸尿片的留言,触动人心的文字搭配生病婴儿孩童的照片,往往引起许多人的同情,但有网民提醒,这类讯息恐是诈骗陷阱!

根据国文《KOSMO!》报导,诈骗分子利用群众的同情心,精心设下骗局,譬如募捐奶粉或纸尿片,已成了屡见不鲜的诈骗伎俩,而这些骗招不再局限于在社交媒体发帖子,而是在评论区随机留下募捐的讯息,成为泛滥的垃圾评论。

而这些讯息重复出现多次后,可能逐渐淡化人们的提防心,不仅成为隐患,也引起许多社交媒体平台使用者的担忧,同时对这些不断出现的募捐诈骗讯息感到不胜其扰。

这类疑似诈骗的讯息,内容往往声称他们深处困境,需要立即的协助,尤其需要婴儿用品如配方奶粉和纸尿片;这类讯息会重复出现在一个评论区内,甚至是在直播的视频中也能见到,意图博取更多人的关注。

网民诺莎兹瓦妮表示,她多次封锁拉黑发送请求奶粉和纸尿片讯息的帐号,如今已感觉无力,希望有关当局能展开调查,因为这个情况已经影响到她的线上生意。

网民阿斯利克则说,“因为这类骗子,让那些真的需要帮助的人群,也会被当成诈骗分子。”

脸书用书哈雅蒂则说,通常这类骗子会在讯息中附上脆弱婴儿的照片,还有触动人心的长文,引人同情。“有的讯息会配上电话号码或网址链接,声称便于乐捐者提供帮助,但查证后,都会发现这些电话号码和人物身份是造假的。”

她表示曾经主动私讯一名“募捐者”,以为对方确实急需帮助,结果询问地址以便将必需品送上门时,对方却以诸多理由搪塞,要求她做现金转账,声称可利用捐款自行购买所需物品。

哈雅蒂提醒民众,这类诈骗手法往往都用着同一个剧本,劝告民众不要轻易坠入这类博同情的骗局。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