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
发布: 2:04pm 11/11/2022

中国

入境

集中隔离

中国

入境

集中隔离

中国放宽检疫 入境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放宽检疫 入境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美联社照片)

(北京11日综合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周五公布,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周四召开会议听取冠病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针对人员,将由现时的“7天+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ADVERTISEMENT

中国亦明确入境人员确诊的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35,对解除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Ct值35至40的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如为既往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三天两检”、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同时,中国会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把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无确诊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无确诊证明。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内地将“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期间赋码管理,不可离开管理区。

中方人员进入管理区前需完成接种冠病疫苗加强剂,完成工作后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措施。

对于外防输入措施,国务院要求各地做好集中隔离资源储备,规范设置集中隔离点并严格实施管理,加强入境人员居家隔离期间的规范管理,并对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内外方和中方人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个人防护、核酸检测等要求,严防“破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6:56pm 01/02/2025
美加征关税将转嫁消费者 汽车 汽油 鳄梨 样样涨
汽车、汽油到鳄梨…物价恐上涨推高通膨「受害的是美消费者」
特朗普加征关税,鳄梨价格势必进一步推高。图为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瓜达拉哈拉的中央阿巴斯托斯市场上,摆满了箱装鳄梨。(法新社照片)

(华盛顿1日综合电)美国总统特朗普如期在周六(2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对加拿大、墨西哥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涉及衣食住行的产品,包括鳄梨(牛油果)、汽车、汽油、木材等日常所需,价格势必进一步推高也将令通膨飙升。

特朗普周五在白宫向记者表示,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无法阻止关税的实施,扬言随后会对晶片、石油、天然气、钢铁等商品征收关税。他表示,针对加拿大的石油关税可能会下降至10%,于2月18日生效。此言推高了油价。

承认或短暂扰乱市场

特朗普承认向中加墨3国货物征收关税可能短暂扰乱市场,但称此举将为美国带来庞大收入。

经济学者警告,向加拿大及墨西哥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是对美墨加3国贸易系统的震撼性冲击,北美经济将会在“关税寒冬”下遭到冻结,而加墨两国已表明一定会以牙还牙报复。

ABC新闻网采访专家得知,美国有3种常见商品,在关税增加后的几天内就会涨价。

第一种商品是汽油。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进口至美国的原油占比高达70%,增加关税后,每加仑汽油可能会上升40至70美分。此外,季节原因还会使每加仑汽油增长30美分,算下来每加仑汽油可能涨价高达1美元。

第二种商品是番茄和鳄梨。2023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了385亿美元的农作物,根据美国农业局数据,美国是墨西哥这些农产品最大消费国,其中包括30亿美元的新鲜水果蔬菜。根据美国农业部,美国约90%的鳄梨来自墨西哥,其他从墨西哥进口较多的还包括番茄、黄瓜、甜椒、墨西哥辣椒、柠檬以及芒果。

第三种商品为汽车及汽车零件。墨西哥和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国。2023年,这两国出口至美国的汽车及零件达1200亿元,占了这一年所有此类商品的47%。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贸易及投资学教授Robert Lawrence说,“加税对边境两侧国家的汽车制造业都会带来冲击。”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周五确认,美国将于2月1日征收这些关税。

她对记者说:“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都允许非法芬太尼前所未有地入侵,不仅致死美国公民,也杀害了进入我们国家的移民。”

她没有承诺某些行业会获得豁免,并驳斥了有关这将引发贸易战的警告。

或动用“紧急经济权力”

特朗普尚未具体说明他将使用哪些手段,但分析人士认为,他可能会动用允许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期间监管进口的“紧急经济权力”。

当被问及美国三大贸易伙伴现阶段是否有机会赢得延期时,特朗普说:“没有,没有。现在还没有。”

特朗普否认征税是谈判手段

特朗普否认他的征税威胁只是一种谈判手段,并说:“不,事实并非如此,如你所知,我们与这三个国家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我们可能会大幅增加,或者不会,我们会看看情况如何。流入美国的资金却很多。”

特朗普表示,美国还将征收更多关税,同时表示在考虑对欧洲商品以及钢铁、铝、铜、药品和半导体征收进口税。他说:“我们将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最终对铜征收关税。对铜征收关税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特朗普的关税计划进展迅速惟不完全明朗,金融市场受到冲击,货币交易尤其波动。加币和墨西哥比索双双走弱,美国公债殖利率上升,股市收盘下跌。不过,他表示不担心金融市场对征收关税计划的反应。

北京驳斥致命芬太尼贸易指控

北京已驳斥有关其涉及致命芬太尼贸易的指控。美国的亲密盟友加拿大也反驳说,进入美国的无证移民和芬太尼中,只有不到1%是通过其北部美加边境进入。

一些分析师认为,关税威胁是加速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现有贸易协议,美墨加协定(USMCA)重新谈判的筹码。

不过,美国对贸易伙伴提高关税之举可能会带来重大冲击,震动供应链。

当被问及周六实施的关税是否包括加拿大原油时,特朗普告诉记者:“我可能会对其稍微降低一点关税。”

他补充,“我们认为我们会把关税降至10%”,并指出即将征收的关税是在现有税率之外加征。

美国国会研究处指出,美国近60%的原油进口来自加拿大。

税务基金会的约克表示,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关税将使经济产出缩减0.4%,相当于“到了2025年,美国每户家庭的平均税额增加超过830美元(约3690令吉)”。

反击或致加墨陷衰退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分析师警告称,一刀切关税和反击可能会让导致加拿大和墨西哥陷入衰退,并补充说,美国也面临经济低迷的风险。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指出,美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免税的,或是平均税率很低。

关税上调可能会震惊工业买家和消费者。

特朗普也在考虑对中国商品征收更多关税。

北京已誓言要捍卫其“国家利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警告称,“贸易战没有赢家”。

特朗普在去年竞选期间提出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60%或更高关税的想法。

金融服务公司BTIG的博尔坦斯基预计,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将逐步增加”。

他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的感觉是,特朗普将在胡萝卜和大棒之间摇摆不定,其最终目标是在他任期结束前达成某种大交易。”

汽车、汽油到鳄梨…物价恐上涨推高通膨「受害的是美消费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从2月1日起对美国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征收全面关税,或令全球经济面临冲击。(法新社及欧新社照片)
包括石油汽车等
重要产业游说豁免关税

几周以来,石油和汽车在内的美国重要产业,一直在游说特朗普豁免这些领域,警告关税将导致涨价和美洲供应链出问题,加、墨也已准备一系列措施报复美国产品。

特朗普的顾问群已考虑对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销美石油和汽车实施豁免;美墨加协定是特朗普第一任期间3国谈判并签署的更新版北美自贸协定。

特朗普政府坚称,关税不会加剧通膨,还拿第一任期间通膨较低为例,主张新的关税不会对物价水准造成重大影响。

相较对加、墨的关税,这回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却较不受瞩目。虽然特朗普本周稍早表示仍在考虑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课征更多关税,但是言语间似乎对加拿大、墨西哥著墨较多,此外特朗普团队与中方外交官的接触,似乎也比与加、墨两国外交官的接触要少。

特朗普对加、墨、中关税,涵盖的贸易金额应会比他第一任期内对中贸易战更广,实际范围将取决于豁免幅度。特朗普2018至2019年对中国销美商品加征4批关税,当时涵盖的销美商品价值约3600亿美元。要是不看豁免,这次对加、墨连同对中国的新关税,将涵盖1.3兆多美元2023年的销美商品。

美国人口调查与统计局资料显示,加拿大与墨西哥2024年1到11月合计占美国进口供应的28%,中国则占13.5%。

几十亿美元转嫁美消费者

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夫拉德表示,对墨西哥销美商品课25%关税,会转嫁好几十亿美元负担到美国消费者头上,冲击数百万家户。

他表示,墨西哥主要出口都是成品类商品,像是汽车、电脑、电视萤幕、冰箱;此外,届时新鲜蔬果、肉品与啤酒也会因关税而涨价。

目前不清楚特朗普这轮的关税会否违反美墨加协定。如同大多数自贸协定,美墨加协定也有允许以国家安全为由征收关税的条款。

然而一些参与过美墨加协定谈判的资深人士认为,特朗普这次在他们看来是在钻相关条款的漏洞。一名当年的谈判者表示,援引国家安全紧急状态对贸易伙伴课关税,只能是在“被迫出此下策”的情况,如果“不假思索”率尔动用,整个协定无疑会受破坏。

汽车、汽油到鳄梨…物价恐上涨推高通膨「受害的是美消费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确定从周六(2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加拿大、墨西哥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欧新社照片)

专家:加征10%关税

特要将中带到谈判桌

特朗普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全面加征10%关税,美国之音报道,专家认为此举可能是特朗普谈判策略的第一步,为的是将中国带到谈判桌前。支持这项政策的人则认为特朗普这是在实现“美国优先”的承诺。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对进口自中国的价值3000多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新的关税措施将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前总统拜登保留了特朗普施加的关税,并对电动车、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和先进电池加征额外关税。

目前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为100%,对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的关税为50%,制造某些先进电池所需的关键矿物关税为25%,钢铁和铝材的关税也是25%。

一些中国进口商品此前得到豁免,待特朗普加征10%关税后,这些商品的豁免情形将不复见。例如消费性电子产品,作为美国去年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之一,通讯设备占进口总额4010亿美元商品的12%,达470亿美元,这一类别包括手机、电视和卫星等产品。

第二大类进口自中国的产品为计算机设备,价值390亿美元,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显示器和半导体芯片等组件。再来是价值370亿美元的“杂项制成品”,包括服饰、鞋类、玩具、珠宝等。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国际商务研究主任威廉·芮恩施对美国之音说,特朗普计划加征的10%关税,实际上比他在竞选期间威胁的60%关税要小,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美通胀不会立即显现

芮恩施说,许多企业由于担心关税增加,从去年9月到现在,他们大量采购、囤积货品,作为对关税措施的应对准备。这些货品的售出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物价的上升在新政策伊始还不会那么明显,但可能会在一两个月后开始显现。

不过,芮恩施认为,特朗普预告将对中国加征10%关税和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应该预示着新一轮谈判的即将开始。关税措施作为特朗普的杠杆举措,将迫使谈判按他的条件进行,特别是在针对墨西哥、加拿大的移民和芬太尼问题上。

“特朗普对这些事情的策略是准备、先开火、再瞄准,而不是先瞄准再开火。先发现了问题,采取行动,然后再谈判。我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坐到谈判桌前。”他说。

对中国加征的10%关税低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提出的60%关税。芮恩施认为这也是基于谈判目的,避免中国失去谈判意愿,10%的关税可能是为了启动这一进程。

他说:“我猜想在中国问题上,他已经意识到60%不会让中国坐到谈判桌前。这是令人望而却步的。这会让美中关系变得更糟,也会让中国人更不愿意谈判,但那10%不会带来这些不利因素。”

芮恩施认为特朗普正在考虑与习近平“再做一笔大交易”。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总统就职典礼期间,可能已经和美国副总统谈论了关税问题。特朗普自己也表示,他就职前在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通话中谈到了平衡贸易和芬太尼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听起来,特朗普似乎又把自己当成了一个交易制定者,最终将通过一些大交易来解决或摆平我们与中国的问题,”芮恩施说。

 

美媒:加墨关税未定案

白宫幕僚仍努力避贸易战

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征收全面关税即将生效的最后时刻,白宫幕僚仍未放弃最后努力,沙盘推演多种状况,希望避免贸易战。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周五说,特朗普2月1日将对加墨两国开征25%关税、对中国加征10%关税,不会有宽限期。

不过,莱维特并未说明哪些行业或商品将享关税豁免。美国企业与劳工团体密切注意关税豁免,深怕北美大陆供应链受到冲击。

消息人士说,特朗普政府官员仍与加、墨两国持续磋商,尚未决定是否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特朗普官员希望对特定项目祭出关税,最终拍板的决策可能仅对特定行业带来影响,例如钢铝,特朗普可能对原油或符合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规定的汽车给予关税豁免。

报导指出,消息人士说,截至1月31日下午为止,加墨关税尚未定案,特朗普政府可能运用既有法律权限,而不是推出先前讨论的罕见紧急措施。

特朗普周四曾说,很快就会决定是否对墨西哥与加拿大石油祭出关税。他说,对于加拿大、墨西哥都将各自开征25%关税,“我们真的必须这么做”。特朗普也说,关税幅度可能随着时间逐步达标。

最近几周,特朗普政府官员除了与加墨两国密集磋商,北美企业与劳工团体也发动游说,强调全面加征关税将让北美大陆供应链打结,引发价格上涨,导致企业对美国敌手如中国、委内瑞拉贸易更加依赖。

特朗普先前表示,如果加墨两国没有采取具体措施阻绝非法移民与毒品流入美国,关税便将生效。特朗普政府考虑援引1970年代法律动用紧急经济权限开征加墨关税,如同特朗普上周末在哥伦比亚拒绝接受遣返班机之后,扬言要对付哥伦比亚的手段。

但是华府联邦区域法院28日对特朗普政府冻结联邦拨款下达行政中止令之后,某些特朗普官员对动用紧急权限开征关税出现犹豫,可能只动用现有法律权力来开征关税。

汽车、汽油到鳄梨…物价恐上涨推高通膨「受害的是美消费者」
一排卡车等待穿越安大略省萨尼亚和密歇根州休伦港之间的蓝水桥边境口岸。加拿大央行上月29日已将关键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并说美国的关税威胁给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法新社照片)

“贸易战没赢家”

中方坚决反对美加征关税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特朗普的新关税,并说:“贸易战和关税战没有赢家,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的利益。”

杜鲁多:加已准备好应对新关税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周五表示,加拿大已经准备好对特朗普实施的任何关税作出回应。

杜鲁多在出席美加关系的会议时表示,加拿大的边境安全可靠,并且不到1%的芬太尼和非法越境移民是来自加拿大。他说,正向美国新政府表明,在维护边境安全方面有加拿大这个强大的合作伙伴,同时强调加拿大不会退缩,准备好对任何关税作出有目的、有力、合理和即时的回应。

墨警告:美国民将为关税买单

墨西哥政府则提出警告,美国数百万家庭和消费者,反而将会因价格上涨而损失205亿美金(914亿令吉)。

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夫拉德反击称,特朗普加征关税,主要影响、买单的会是美国数百万家庭,“将不得不多支付25%。”

埃夫拉德举例指出,在美国每购买3台冰箱中,就有1台来自墨西哥,意即500万美国家庭买冰箱,就可能多出高达8亿美金(35.69亿令吉)的开支。

此外,墨西哥是美国第5大电脑供应国,加征关税将使得美国消费者必须多支出金额高达71亿美金(316亿令吉)。

埃夫拉德分析,所有美国消费者,无论是在超市,还是买水果、蔬菜、肉类和啤酒,都要付出更高的价格。对于墨西哥产品消费量较大的边境地区,包括加州、得州、佛州和亚利桑那州等,受到的影响将更为严重。

墨西哥已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对美墨两国可能造成两败俱伤。

根据墨西哥政府统计,2023年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4900亿美金,几乎占墨西哥国内生产毛额(GDP)的30%。

面对特朗普关税战步步进逼,墨西哥总统薛恩鲍姆周五公开强调,美墨两国始终保持对话,因为这是彼此关系的基础,无论美国政府做出什么决定,她已经制定了“A计划、B计划和C计划”来解决25%的关税问题,甚至也会对美国祭出报复性关税。

特朗普欲对台积电征税

专家:加速美科技业外移

特朗普打算对半导体课征全面关税,美国专家埃泽尔指出,对台湾晶片征100%关税,不会使台湾半导体业者迁往美国,反让美国产业因成本高外移。

华府智库资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负责全球创新政策的副总裁埃泽尔日前在基金会网站发文写道,特朗普的想法是,如果将台湾半导体的关税提高到100%,台湾半导体厂将转移至美国以避税。

埃泽尔表示,如果美国对印度或日本的半导体征收较低的关税,台湾企业只会把工厂迁往这些国家,未必会迁往美国,或者美国公司将向其他外国公司买半导体。

将迅速拉高美国日用品价格

根据估计,如果台湾半导体制造遭遇重大干扰,无论是因为地震、军事冲突还是特朗普有意开征的关税造成,都可能使美国逻辑晶片价格上涨高达59%。由于晶片对无数产品至关重要,拟议的关税将迅速拉高美国日用品价格。

他指出,关税也让使用台湾晶片的美国公司付更高的价格,除非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境外以避免关税,否则成本将提高。事实上,对于依赖台湾半导体的美国公司来说,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境外是理性的经济选择。

贸易战受害者是民众

除了经济损失之外,埃泽尔表示,由外国公司或美国进口商承担关税上涨的成本,而不是由美国消费者承受的想法也不切实际。例如,经济学家曾检视2021年美中贸易战的评估影响,认为美国消费者承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贸易战已降低美国及中国的总体实际收入。

此外,埃泽尔指出,2019年10月一项研究发现,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大部分转嫁到美国进口商身上。

埃泽尔指出,如果特朗普大幅提高资通讯产品的晶片成本,更有可能损害所有依赖晶片的美国制造商。事实上,这可能会让这些产业进一步外移,而不是回归美国。他表示,特朗普对台湾半导体征收关税将完全适得其反,削弱美国科技业竞争力并加速产业外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