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电影《花路阿朱妈》中的阿朱妈林美华把一生都奉献给儿子、丈夫和母亲,那么饰演这位阿朱妈(Ajoomma,韩文“大婶”的意思)的新加坡资深演员洪慧芳,则演了大半辈子的配角来衬托主角。从影快40年的万年配角洪慧芳也终于迎来生涯巅峰,凭此片一举入围第59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她笑说,这些年的付出都连本带利回报了。这段奇幻旅程,不就是专属于洪慧芳的花路人生吗?
“花路”是韩国网络用语“美丽、顺利、平坦的道路”的意思。戏里林美华最后找回自己,走向顺遂的“花路”人生;戏外从影快40年的万年配角洪慧芳也终于迎来生涯巅峰,一举入围第59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ADVERTISEMENT
她笑说,这些年的付出都连本带利回报了。这段奇幻旅程,不就是专属于洪慧芳的花路人生吗?

访谈在《花路阿朱妈》媒体试映会后进行,外头没什么喧闹,洪慧芳就出现了。身穿白色镂花上衣,浅灰色长裤裙,扎起利落短马尾,露出一对白花耳环。没有众星拱月,好奇探问才知,她早上只身从新加坡飞抵梳邦机场。没有助理、服装、梳化,接机的是大马籍剧组人员林亦哲,带她吃过午饭就来接受访问,以及出席接连几天的电视、电台宣传。
“我不习惯的,带那么多人,还要照顾他们。”(咦,不是工作人员照顾艺人才对?)洪慧芳自豪很熟悉吉隆坡,只身前来真的没什么大不了。林亦哲也帮腔,她ok的啦,一点都不担心。
1983年出道的洪慧芳,出身新广(新传媒前身)演员训练班。1985年演出《红头巾》,隔年播出大受欢迎,奠定实力派演员地位。1997年以日据时代作品《和平的代价》中的龅牙嫂夺得新加坡红星大奖最佳女配角。她总是出现在不同影视作品,实力虽然备受肯定,但长期与奖项无缘,直至2019年才首次夺得十大最受欢迎女艺人。此次独挑大梁主演《花路阿朱妈》,实是她首次担纲女主角的作品。
9月27日金马奖公布入围名单,洪慧芳与导演何书铭紧握对方双手。先是何书铭入围最佳新导演,并与王欣茹共同入围最佳原著剧本,韩国资深演员郑东焕也入围最佳男配角。最后听到自己名字被念出,洪慧芳放声尖叫,喜极而泣。
一个多月过去了,她的心情还未平复,谨慎预习着典礼的程序,如何应答媒体。紧张有理,她第一次以女主角身分宣传作品,就打着国家旗号出征,是第一位冲击金马奖的新加坡籍女演员。“老实说有压力,但就在学习中。”

荧幕下和“女主角”完全沾不上边
若说学习包括主角的排场,洪慧芳恐怕是学不来的。只身来马为戏宣传也就罢,在韩国拍摄《花路阿朱妈》的两个月,她也拒绝享受女主角的专属待遇。剧组本来安排她住在酒店,但她宁可与导演等3位新马剧组人员住在短租公寓,自己还睡在“屋塔房”(韩国常见,在天台加盖的阁楼房型)。说着,她与林亦哲轮流翻找手机相片,回忆起拍摄点滴。
“呐,你看,那天下了雪。”洪慧芳手机拍摄的画面中,她清早踏出屋塔房,天台地面是层薄薄的积雪,眼前是首尔市景。“还有这张,我们生火做BBQ,可是实在太冷了……”自2020年年底赴韩拍摄,洪慧芳和剧组三人过上两个月“母子”生活,一起跨年和庆祝农历新年,还亲自下厨煮咖哩。生日、结婚纪念日和情人节,同是演员的丈夫郑各评秘密交代林亦哲买花,越洋送上惊喜。

韩国演艺工作获法律严格保障,工时有限,没拍摄的时间他们就待在“家里”。洪慧芳偶尔下楼串门子,翘脚窝在沙发,大家各忙各的活儿,自在得很。就那么自然而然,她把大伙当“家人”照顾,还像使唤儿子那样一起外出买菜。“呐,这张,我们太想念新加坡食物了,特地去吃海南鸡饭。”
还有一次,林亦哲负责带洪慧芳去片场,提议搭巴士前往。怎知,两人坐错了方向,一来一往总共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抵达。忆起拍摄趣事,两人有说不完的话题,而作为旁观者,眼前的洪慧芳真的是“女主角”吗?
就算是B咖,我也要做到最好
回顾演艺生涯,洪慧芳其实是误打误撞进入演艺圈。她是华校生,新加坡推行英语为主的语文政策后,学校成绩顿时一落千丈。外出又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在银行做文件管理员。偶然翻开报纸看到演员训练班招募学员,演员,对她而言是仅有能使用华语的工作了。
一期训练9个月,分阶段成果发表,淘汰不适合的学员。洪慧芳其实性格内向,在班上岌岌可危,面临淘汰。也只能豁出去了,找同学合演小品,她饰演一脚踏两船的女孩,和男友A拍拖时被男友B撞见。一回眸愧疚地落下眼泪,那一刻她开窍感受到演绎的滋味,也打动了老师。
1983年出道,星途浮浮沉沉,她甚至做好最坏打算去餐厅捧菜。怎知,得到机会演出《红头巾》的戴阿秀,创造了她的第一个经典角色,也得到实力认证。此后,洪慧芳演过万千角色,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双天至尊》形象百变的仇怀枫、《和平的代价》被日军羞辱的龅牙嫂王金凤,以及《播音人》中优雅却天真的白夫人。嗯,都不是主角。
既然实力毋庸置疑,难道这么多年来真的从未想过争取演出主角吗?“我是B list的,再怎么争取也没有用的,所以就把我的岗位做好而已啊。”洪慧芳侃侃而谈,一点也不泄气,而是早就看开演艺圈的现实,市场机制是怎么将演员分级。“但你不要以为是B list随便做就好。”

沉潜多年,她与世无争,每一次演出却都是在磨剑,就等机会到来出鞘亮剑。好比演出迷恋韩剧的新加坡阿朱妈,此前她已经演绎过无数个安娣阿嫂了。电影中母子若即若离的关系、面对孤独、感激又非暧昧、重拾自我等等情感,信手拈来,拿捏得恰如其分。
她说起,数年前演员训练班同学会,老师才爆料当年录取她正是因为她看起来老气,演艺圈没有老角,发掘她是要来演妈妈级角色的。也真如此,她演过几代演员的妈妈,同学都笑她不变老,因为一开始就老了。

我怎么可能在韩国拍电影?
此次担纲主演《花路阿朱妈》,洪慧芳先是战战兢兢接下角色,再用尽生命交出最好的自己,终于迎来演绎生涯花路。她分享当时拍摄最后一天,手机录下的心情记录,“《阿朱妈》对我意义深重,在韩国的这两个月,一直觉得我在梦境中,我怎么可能在韩国拍电影呢?”她感恩那段拍摄带来的兴奋、幸福和满足感,过足戏瘾。那时谁会料到,这个角色还能带她前往釜山影展、金马影展?

问及来到这个高度,可有野心再闯一闯?她严正纠正,不是野心,自己还要继续努力,因为下一个人物的要求会更高。“要怎么去达到下个角色的成功率,这才是我担心的问题。”
是啊,沉潜磨剑的高人,与世无争,何来野心?洪慧芳知道,下一次她会交出更好的自己。

后记:
这回我记住了,阿朱妈叫林美华
本以为不过又是一次艺人专访,但是才看完电影,阿朱妈就走出大银幕,化身眼前高贵的模样,真让人悸动了一下。望着洪慧芳,忍不住说了最老套却又最真心的话——我从小看你的戏长大的。
早在金马奖公布入围名单那天,见着熟悉的名字“洪慧芳”,真的又惊又喜。《花路阿朱妈》遂成为必看片单,想看看那位演过无数个我记不起名字的姑姑、妈妈、安娣、阿嫂的洪慧芳,这次又交出什么样的阿朱妈。这回我记住了,阿朱妈叫林美华——洪慧芳饰。

相关文章:
香港中文版《挪威的森林》翻译者叶蕙/最好的翻译,是在读的时候没有翻译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他曾是“问题学生”,如今是享誉世界的主题乐园佼佼者,也是主题乐园领域中少有的东方脸孔领导人。他就是来自槟城、今年60岁的沈氏休闲集团(Sim Leisure Group Ltd)创办人兼主席拿督沈芝庆。
沈芝庆多年来的发型,一直都梳成注册商标的“怒发冲冠”,如今在这年纪看来,更像是“叛逆中年”,也有人直呼他为“老顽童”,他都照单全收,毕竟这是他在主题乐园世界中,不断追求“好玩、创新”元素与目标的象征。
文:本报 刘振仪
图:受访者提供
沈芝庆认为,学术仅占据整体教育的15%,在当今的环境中,其重要每年都在下降。但在马来西亚,人们追求教育时往往过度注重学术成绩,忽略了其余85%无法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他称之为“生活技能”,这导致个人的全面发展被忽视,尤其是缺乏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进而影响学生的未来。
他说,学术不等同于教育,在教育的真正意义上,学术仅代表一小部分。“但是,为何很多人看不到这项问题?这一道问题就是答案。通过系统化灌输下,我们已被洗脑并相信学术等于教育。对我来说,学术教育是一门生意,也是一套控制人们的工具,就像大型制药公司的故事。此外,在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脑,因为对于那些不习惯质疑的人来说,效果最佳正是12至15年的课堂教育带来的影响。”
“有一句古老谚语是这么说:‘谎言重复说多次,就会变成真相’,我们还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来到教育的转折点。
“传统的学校教育不会像购物中心那样很快消失。但线上购物(可不必去购物中心)也是一种选择,并且在法律上不构成犯罪。这就不禁让人深思了,不是吗?”
沈芝庆说,学术是指有结构地追求学科知识,从学校学习的语文、数学、地理和历史等基本科目,到更专业的大学学科。这个学习过程通常依赖死记硬背,即教师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做法。“相比之下,真正的教育大部分来自原始和自然的学习过程,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自然、探索、观察和采取行动,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而这些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而不仅在课堂上进行。”

他说,有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正规教学,却过度强调正规学术,而不是注重于全面及体验式的学习,这将造成差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没接受过高等教育,却在生活中表现良好,尤其在企业和经商方面。
沈芝庆举证,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人都没有完成高等教育,有些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像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李嘉诚、比尔·盖茨(Bill Gates)、林刚河(Ekovest)、麦克·戴尔(Michael Dell)……我们的骆文秀、陈志远、汤爱迪生等,这绝不可能只是巧合。
“但请别误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必须放弃学业才能成功。许多人在学校中表现出色,也同样取得很大的成功,原因是他们也在教育的另85%方面做得很好,不是单纯依赖那15%。
“一个人即便在学校考到很多A,也不代表这人拥有思考能力,而一个在学校所有科目都不及格的人,也不可能太聪明。”

思考能力是死记硬背的终结
沈芝庆提醒,进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普遍的现代,教育也在改变,从以往取得资讯和知识的模式,转向培养出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从未如此重要,这也是死记硬背学习的终结。你的未来将不再由你拥有多少个A或学位来决定,这是因为人工智能透过赋予每个人知识和资讯的力量,重新设定竞争格局。教育也必须让我们的下一代,为明天的需求做好准备。
“拥有批判思维的能力,就像能够打好羽毛球或足球,或者把歌曲唱好,这需要大量的练习。但遗憾的是,死记硬背几乎无法或完全无法培养此能力,毕竟批判思维,需要在接受之前提出质疑和挑战。”
学校在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沈芝庆说,马来西亚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制度下,学校采纳的死记硬背教学法只是“洗脑”的做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而不是真正的学习。
“死记硬背要求你牢记并接受资讯,没有质疑甚至不完全理解,这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需要深入理解资讯背后的基本原则,要去理解‘这是为何’而不是‘这是什么’。”他举例:“为什么地球会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地球转?”
他说,当然谁对谁错是次要的事,重点在于通过提问,我们可以对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才是教育核心的价值所在。
在他看来,依靠死记硬背的学生不会质疑被教导的内容,导致他们服从。但孩子天生就充满好奇,学校采用死记硬背的这一套,将逐步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创造力来自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和做事,学校却在做相反的事,他们阻止独立思想和个人意见的做法,已经扼杀个人的创造力。”
他提醒,当教科书上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且不存在提出异议的空间,学校里的孩子变成了教科书设计出来的机器人。
“坏学生”不代表是没用的人
沈芝庆自揭,他于1982年在锺灵中学念中四时因为不服从和“有意见”的性格,其操行被班主任打D评。事关他在课堂上不会对老师的教导照单全收,反而在好奇或不明白时主动举手发问,甚至发表意见。但在老师眼中,这是“问题学生”的表现。
沈芝庆因此被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并受到惩罚。1983年他念中五时,校长想出了一个主意——将他和几位同样被认为“有主见”的学生,与其他行为评分较差的学生编排到同一班级,这个班级被戏称为“问题学生班”。
“放牛班”有如龙虎门,有调皮学生、“阿飞仔”或意见多多者,都被校方视为“没有希望”的学生,无法考好成绩,老师不看重且不会细心教导。这件事让沈芝庆感到生气:“我的学校将好奇心视为罪行,就像犯罪或暴力一样。
“校长的策略到底是什么,至今仍然是个谜。无论如何,他的实验以失败告终,这个因行为评分为D的班级在第二年取消。”
他发现,学校的本质是将学生培养成士兵,灌输类似军队的纪律,不允许质疑,服从才最重要,但他完全不认同这种做法。他本身就已证明,即便曾被归类为“坏学生”,也不代表他是一个没有用的人。

他强调,培养出有如士兵的学生根本不是学校乃至大学的目标,学校要求学生穿着同样校服、同一款袜子,甚至留着相同发型的做法,尤其应该受到批评。
“你跟我,我跟他,每个人都不一样。大家都保持独特性,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这才更重要。”
沈氏休闲集团至今参与全球超过300个主题乐园项目,包括Motiongate Theme Park(图1)、DreamWorks的Kungfu Panda(图2)、Lost Paradise in Bahrain(图3)、Ski Dubai(图4)、Laguna Waterpark(图5)等。 |
![]() |
![]() |
![]() |
![]() |
![]() |
沈芝庆认为,我国的传统学校教育长久以来犯下这样的错误,那是因为自称为教育家的决策者和所谓的学术专业人士,也是死记硬背的产物。所谓“由盲人带领盲人”,因此走向一个缺乏批判思考和创造力的未来。很快地,这将导致传统的学校教育脱节和过时。
“为何像我可雇用未来劳动力的雇主,却无法参与制定教育政策?这些‘专家’是否了解工作中的生产力和效率?他们是否有经营依赖创新生存的企业?他们是否面对商业生存挑战的经验?答案,其实都隐藏在这些问题里。”

母亲是学习榜样
“我母亲没受过教育,但她是我见过最成功,最勤劳的人。”
沈芝庆的已故母亲洪秀珍生于1934年,从中国下南洋来到槟城落地生根。母亲从年轻开始独自一人,靠着种菜、饲养猪只鸡只和各种杂工的收入,把沈芝庆共9个兄弟姐妹培养成才。
他回顾母亲这一生,每日忙个不停,清晨5时起床收割蔬菜带到批发市场出售,然后赶回家喂猪和鸡,下午去做各种杂工,晚上还要回家与孩子们一起缝制雨伞,至晚上11时才停下。后来,母亲的养猪和鸡场,也从小小规模扩大到数百只猪和上千只鸡。
“我母亲通过多年的努力,把一间破旧的木屋改建成一栋拥有两层楼、七间卧室的房子,这一切都来自她的辛勤工作!”
沈芝庆把母亲视为学习的榜样,母亲的身教,让他学习到勤奋与刻苦耐劳的精神。他更加认同一点,即一个人接受的85%教育里,其中一部分来自生活的环境。“母亲是文盲,但她在生活中非常成功,她在15%的学术是0分,但在85%的其他方面表现非常出色。”
“母亲不识字,但一生勤奋、坚韧、充满常识、性格坚强、聪明,靠自学成才,懂得家禽养殖场的成本和动物健康管理。”
更多【人物】: 周仰杰(Jimmy Choo)/从无名鞋匠到王妃御用设计师 大胆想像精彩人生, AI专家苏仲成: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从害怕大海到热爱深潜 伊帕用镜头掀开海底神秘面纱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