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2日综合电)在中国作为当前唯一一个仍坚持“动态清零”冠病防疫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令经济陷入困境后,当局于本月初起释放出政策转向的讯号,松绑一些防疫措施,但病例一回升,又马上政策转弯,重新封城等,造成混乱的局面,导致民怨四起。一些学者认为,北京实际上已经意识到“清零”政策持续贯彻的不可行,但碍于是领导人始终坚持的政策而无法扭转,而地方当局亦苦于耗尽资源和人力来应付“清零”,加上民间又对开放抱持着期待经济复苏的同时又恐疫情大爆发的矛盾心理,令中国如今笼罩在混乱和忧虑的氛围中。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全球公卫资深研究员黄严忠告诉法新社,有关新的规则是否“表明中央领导层有愿意在短期内放弃清零政策”还言之过早。
ADVERTISEMENT
他表示,在新的调整下,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因为下级官员仍会因疫情的爆发而被追究责任。
中国官员因应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在本月释出模糊且看似矛盾的信息,引发公众的困惑。上周,多个城市取消强制性的常规冠病检测的数天内又重新进行检测。公众最近数月对一刀切的限制和突然封城的举措感到愤怒,爆发了多次抗议活动,包括广州本月有数百名居民走上街头,与防疫人员起冲突。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主任曾锐生表示,中国的大多数官员都知道,现在的政策已不再合理,但谁都不能不执行,因为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政策,必须坚持下去。
他指出,“我们看到了一些调整,但却不够明确。”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表示,北京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之间的目标出现了日益紧张的情况。
他告诉法新社,“愤怒其实来自普通民众,也来自地方官员”,因为地方政府的资源和时间绝大多数都耗在“清零”措施上。
黄严患指出,疫情若再拖上一年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脱轨,社会紧张局势可能达到临界水平,威胁政权稳定甚至可能导致合法性危机”。
但他表示,过于突然的开放亦可能威胁到稳定,因为中国可能“面临疫情大爆发而导致大规模死亡,从而令其脆弱的医疗保健系统难以负荷”。
野村分析师周一在报告中指出,重新开放的道路可能“缓慢且崎岖”,因为政策制定者可能因病例的迅速增加而在重新开放和封锁之间来回调整。该报告预测,当取消“清零”政策后病例激增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很多中国人可能仍然认为感染奥密克戎(Omicron)变种病毒的死亡率很高。”
中国冠病疫情延烧,过去一日新增2万7899宗本土感染病例,再多2宗死亡病例,分别在河南和四川省录得。广东省疫情仍然严峻,占9022宗,超过95%来自广州市;北京市病例亦呈上升,新增个案破千宗,增加1438宗。
北京周二起要求所有进返北京人员,实行落地3天3检。
重庆单日录逾6000宗个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周一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广州天河及海珠区周二起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白云区严格限制人员流动至周五。
河北多811宗本土个案,主要来自石家庄市。天津多266宗个案,全市将于周二傍晚6时起,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