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2日讯)由李勇昌执导的贺岁片《英雄假期》昨晚在《第32届马来西亚电影节》(Festival Filem Malaysia ke-32,简称FFM32)横扫7奖,与马来独立电影《Spilt Gravy》平分秋色唱双赢。个人共有3项入围的李勇昌,一举摘下2奖─最佳导演及最佳原创故事,高唱双喜临门。而44岁陈翠梅向来以导演电影为主,她在《野蛮人入侵》中自编自导自演,结果为她带来一座影后殊荣。
由大马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举办的《第32届马来西亚电影节》颁奖典礼,今年特别移师至古城“又见马六甲”剧院举行。颁奖礼也邀请到多位华裔演员担任颁奖嘉宾,包括Henley许亮宇、Pauline陈俐杏、Fabian吕扬及导演郑建国。
ADVERTISEMENT
潘谦乐再夺最佳童星
《英雄假期》在本届颁奖礼风光入围11项,结果横扫7奖成大赢家,李勇昌撼赢一众马来卖座电影导演,包括大马史上最卖座电影《Mat Kilau》、《Abang Long Fadil 3》等,拿下最佳导演奖。《英》片另获的5奖分别是:最具潜质女演员蕾拉莎妮娅(Layla Sania)、最佳童星潘谦乐、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及最佳海报设计,命中率超过一半,高唱丰收。而潘谦乐10月才凭Astro小太阳剧集《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在《2022安卡沙广播影视奖》(Anugerah Seri Angkasa)夺得“最佳电视童星”大奖,演技备受肯定。
马来独立电影《Spilt Gravy》同夺7奖
与《英》同样摘下7奖的马来独立影片《Spilt Gravy》,襄括的奖项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剧本、最佳女配角等奖项。而大马史上最卖座电影《Mat Kilau: Kebangkitan Pahlawan》和《Air Force the Movie: Selagi Bernyawa》则各别拿下4奖和3奖。
拿督阿迪布特拉(Dato Adi Putra)这次以《Mat Kilau》及《Air Force》2部电影入围最佳男主角,形成自己打自己局面,最终他以《Mat Kilau》里的角色勇夺影帝;陈翠梅则击败一同入围的《黑车》林美芬、《JUANG》桑吉塔姬丝娜莎米(Sangeeta Krishnasamy)等人,成功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Wira Hatiku》最佳主题曲
此外,由林宇中词曲创作、马来天后茜拉玛吉(Sheila Majid)演唱的抗疫电影《JUANG》主题曲《Wira Hatiku》,赢得了最佳电影主题曲,唯林宇中及茜拉玛吉都未克出席颁奖礼,由导演赖健雄代表上台领奖。
《第32届马来西亚电影节》得奖名单
最佳电影:《Spilt Gravy》
最佳导演:李勇昌《英雄假期》
最佳男主角:拿督阿迪布特拉《Mat Kilau: Kebangkitan Pahlawan》
最佳女主角:陈翠梅《野蛮人入侵》
最佳男配角:Beto Kusyairy《Mat Kilau: Kebangkitan Pahlawan》
最佳女配角:Juliana Ibrahim《Spilt Gravy》
最佳剧本:Jit Murad、Zahim Albakri、June Tan《Spilt Gravy》
最佳原创故事:李勇昌《英雄假期》
评审团国际特别奖:《Ranah 3 Warna》(印尼)
评审团特别奖:《JUANG》、《Mat Kilau: Kebangkitan Pahlawan》、《Air Force the Movie: Selagi Bernyawa》
最具潜质导演:Datuk Rahim Albakri《Spilt Gravy》
最具潜质男演员:Jaa Suzuran《Autumn in Wales》
最具潜质女演员:蕾拉莎妮娅《英雄假期》
最佳童星:潘谦乐《英雄假期》
最佳剪接:《Spilt Gravy》
最佳摄影:《英雄假期》
最佳电影主题曲:林宇中/茜拉玛吉《Wira Hatiku》(《JUANG》)
最佳原创配乐:《英雄假期》
最佳音效:《Air Force the Movie: Selagi Bernyawa》
最佳美术指导:《Spilt Gravy》
最佳服装设计:《Spilt Gravy》
最佳化妆造型:《Rasuk》
最佳短片:《Can You Love Most?》
最佳视觉特效:《Air Force the Movie: Selagi Bernyawa》
最佳海报设计:《英雄假期》
最高票房电影奖:《Mat Kilau: Kebangkitan Pahlawan》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台剧《影后》广受热议,除了华丽卡司同台飙戏,也因为取材自现实中的台湾演艺圈,引来圈内圈外人的各种臆测,想要知道剧集中那些女演员——从幕前转战幕后的知名经纪人薛亚之(谢盈萱饰);想要摆脱三级片阴影,“把衣服一件一件穿回来”的黎芯妮(陈庭妮饰);因为得罪人所以不断在金钟奖陪跑的周凡(杨谨华饰);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新人史艾玛(林廷忆饰)——究竟影射着哪些明星。
演员被迫冷天下水,吃馊掉的道具食物,以及更多的化妆间冲突活现眼前。剧集想要揭露的现象,探讨的议题很多,但是我想从原型议题切入。新锐导演TB自小与母亲有嫌隙,冲突不断,母亲为了赚钱不断参演台剧8点档以致女儿出车祸也不知。TB决定将这段成长故事改编成电影,结果惹来母亲不满,指责女儿不顾家庭颜面,将母女的私事公之于众。戏中戏的手法,精妙刻画出两代人的水火不容,却也不禁让戏外的观众深思,母女俩口中为了艺术的牺牲,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家人?
被遗忘的恐惧
记得某明星曾将演艺圈比喻成一池的观赏鱼——因为广受瞩目,连私生活也必须活成一种表演。一直认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对演员来说特别沉重,当演员与演艺事业死死绑定后,就可能要面对这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容貌焦虑,哪怕只是一丁点体重的变化或脸蛋细纹的增长;有了年龄后就要做好被人遗忘的心理准备,就像剧中家喻户晓,红极一时的潘茵茵(曾莞婷饰)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边缘。如果势必从C位退下,观众还会指望该演员“优雅”地走下坡。
因此,娱乐版与网络论坛对某角色对应哪个明星耍大牌、背叛经纪公司这类的八卦议论,恰恰从戏外印证了明星不过是产业链的商品之一。既然只是失去主体性的商品,各种以性、金钱与权力的剥削便更轻易且频频发生。《影后》剧组大胆描画演艺圈的生态,在这个人际关系的修罗场,有人自甘被物化以求身价暴涨、有人像极了用后即弃的道具、有人出身就是“星二代”,起点远超拼了老命才出道的素人……
所以强调“真实”、“做自己”的周凡自然在圈内处处碰壁,一直开罪上层与投资人。过于理想主义,崇尚自由的周凡,甚至在好友薛亚之的婚礼上闹事,抗议她为了男人放弃演艺事业。爱情与事业,原则与变通,真实与伪装等二元对立的元素通过不同角色的成长经历,精彩机智的对白与交错的生命线,两相对照,深化思考。比如周凡在四十几岁终于爱上一个男人,以其为榜样的新秀史艾玛(人称“小周凡”)却为了混入演艺圈而果断放弃了爱情。这种不同年龄段作出不同决定的对比,更加立体地表现出职业演员一生的情感纠葛与思想变化。
爱情中的自我拷问
杨谨华16年后再演大龄女人爱上小鲜肉这种桥段,使人想起《败犬女王》中那个质问“难道女人的胜负,真的必须取决于男人,再不怎样的女人,有了男人就是抬头挺胸的胜犬,没有男人就必须垂头丧气,乖乖贴上败犬的标签吗?”的单无双,但是《影后》里周凡的焦虑,超越年龄,源自演员能否坦诚真心对待另一半,值不值得被爱的自我拷问。爱情讲究真情实感的全部投入,周凡却在恋人面前出现类似“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的心理现象,担心卸下明星光环与演员面具后,展露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时,恋人会弃自己而去。
和假戏真做的吻戏和掌掴片段一样,我们不知道《影后》隐去了几分真实,大方描绘的又是哪些迷障。编剧捏出的泥人,因为演员吹出的一口气而活灵活现,观众早已分不清虚实,本色演出或演技加持亦无关宏旨,当镜头对焦那些精湛饱满的演出,包括化哭为笑的释然瞬间、咬着嘴唇忍痛、失而复得时欢欣中又带着一丝无奈的表情管理,无一不令人深深折服,同时心中有数,眼前的泪与笑,是一出虚构的戏剧,也可以是带着自传色彩的纪录片。
[1] 取自蔡琴歌曲〈给电影人的情书〉,罗启锐词。
更多文章: 羊老贼/《最后生还者》优秀电玩改编关键在于剧情 黄爱玲/《照明商店》有死亡,方有珍惜 阿简/《山花烂漫时》爱和榜样才是教育的根本 王晋恒/《脱单大作战》真爱,莫非只是游戏一场?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