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pm 2辆富贵殡仪馆的灵车,分别运载2名罹难者遗体离开医院停尸房。
根据记者现场观察了解,双溪毛糯医院今日已完成至少9具遗体的剖验工作,并由家人领出安葬。
ADVERTISEMENT
7.59pm 富贵殡仪馆1辆灵车运送一具罹难者遗体离开停尸房。
2男1女华裔,被目睹尾随灵车离开。
7.45pm 灾埸食堂的巫裔女员工,遗体被家人从双溪毛糯医院停尸房领出,准备安葬在鹅唛区的瑟拉昔花园穆斯林坟埸。
7.37pm 1辆富贵殡仪馆的灵车,运载一名罹难者遗体离开停尸房。
灵车离开前,可听闻家属凄厉的哭喊声,誏闻者心酸。
6.52pm 全国总警长丹斯里艾克里沙尼巡视土崩现场外,也向新闻局官员了解新闻局设置流动车辆的事宜。
全国总警长丹斯里艾克里沙尼说,他考虑各媒体的要求,在安全许可下,可能开放让录影的媒体进入灾区拍摄。
他说,他明白各媒体的需求,有各自扮演的角色及拍摄角度,他将与雪州消拯局主任拿督诺阿占商讨,允许这项要求。
他说,他明白各媒体只能驻守在灾场外围,很多现场照片都来自搜救队伍,也明白这些照片未能满足媒体的需求。
6:50pm 1辆警察四轮驱动车运载罹难者遗体抵达双溪毛糯医院太平间,死者相信即是今午4时零5分被发现的女童。6.46pm 载着重型神手的拖格罗里进入土崩灾场,准备展开搜救行动。
5:56pm 全国总警长丹斯里艾克里沙尼说,搜救团队在A区寻获1名女童尸体,尸体将送往双溪毛糯医院。
他抵达土崩现场后对媒体发表简单谈话时说,他希望能尽快完成搜救行动。
他也确保相关单位时刻给予媒体有关搜救行动的最新消息。
针对警方将传召露营地营运者录供一事,艾克里沙尼说,有关当局已经同意,先寻获所有失踪者才展开调查,但这不代表警方不会同步进行调查,因他已经指示雪州刑事调查主任率领有关此案的调查工作。
他说,目前最重要的是确认罹难者身份,因有者尚在等待鉴定身份。
5:39pm 卫生部长扎丽哈探访病患后于士拉央医院门前召开记者会表示,截至今日下午1点,共有4位华裔伤者在本院接受治疗,他们目前情况良好,大约在明天或后天便可出院。
其中,士拉央医院也成立了一组团队,专门为伤者的家属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同时,她也说到院方会给予伤者最好的治疗和帮助,也希望家属不要伤心难过,并且坚强勇敢地克服一切悲伤。
5:28pm 再有4辆相信载有土崩案罹难者的灵车驶离双溪毛糯医院太平间。
5.25pm 全国总警长丹斯里艾克里沙尼抵达土崩现场。
5.08pm 消拯局行动管理消息说,搜救队伍于下午4时05分发现一具女童尸体,死亡人数增加至24人,9人下落不明。
共有128人涉及土崩搜救行动。
5.02pm 辛苦了,搜救犬!4只搜救犬离开土崩现场。
4:40pm 甲洞行动党义工团成员林文祥之妻的遗体在灵车在载送下,缓缓离开双溪毛糯太平间范围,而在场的包括行动党甲洞国会议员林立迎,及助理赖俊权等人。
4:30pm 旺阿兹莎随同卫生部长扎丽哈和卫生总监诺希山去探访在士拉央医院就医的三位伤者。
4:28pm 多名隶属灾难罹难者身分辨识(DVI)团队的成员,协带数箱设备抵达双溪毛糯医院,并直径进入太平间。
4.05pm 旺阿兹莎抵达现场,也为她刚刚因为去参与圣诞活动,导致迟到的理由而致歉。
3:52pm 在峇冬加里露营地土崩案中罹难甲洞行动党义工团成员林文祥之妻的遗体,将在稍后由丈夫领出,并送往隆市富贵生命馆设灵。
消息指出,13名身分已被核实的罹难者中,有5人为隆市民众华小的教师,而其中1人正为林文祥之妻刘佩诗。
3.57pm 他们结束讨论,重回医院门口迎接旺阿兹莎的到来。
3.49pm 卫生部长扎丽哈与卫生总监诺希山一同进入医院会议室讨论待会的行程。
3:24pm 消息指出,在昨日相继被送入双溪毛糯医院太平间的21名罹难者中,有13人身分已被核对,而当中6人已完成解剖,现等待家属办理领尸手续。
消息还透露,院方共采用撷取脱氧核糖核酸(DNA)及手指纹2种方式核对死者身分,而利用手指纹核对身分的结果报告则较先出炉。
2:59pm 雪州峇冬加里有机农场露营地16日凌晨2时左右发生严重土崩,截至下午1时05分,23人丧命,10人下落不明。
乌鲁雪兰莪警区主任苏菲安警监说,搜救队伍于下午1时05分,在Hill View发现两具尸体,罹难者为一名30岁左右的成年女性及一名男童。
他说,两具尸体已送往双溪毛糯医院进行解剖。
父亲有机农场营地业者 警方:将传召录供
苏菲安也说,警方将传召该露营地营运者及采取后续行动。
他下午2时38分在峇冬加里有机农场露营地土崩现场外召开记者会时这幺表示。
雪州消拯局主任拿督诺阿占说,两具尸体的距离约800米,相信两名罹难者为母子。
他说,搜救队伍是在A区即Hill View山坡靠近泳池发现尸体,因此目前目前专注于在Hill View泳池及泳池前搜救。
他也说,尸体被掩埋在地下3公尺。
2:38pm 再有2名峇冬加里露营地土崩案罹难者被送入双溪毛糯医院太平间;2名罹难者分别为一名成年女子及一名男童,并经由警方黑车送达。
2.32pm 国家天灾管理机构(NADMA)说,截至下午1时40分,23人在雪州峇冬加里有机农场露营地土崩事件中丧命。
死者分别是13名成年女性、5名男童、4名成年男性及1名女童。
仍有10人下落不明。
2.25pm 乌雪县议会主席莫哈末阿兹哈说,乌雪共有25个位于高风险区的露营地非法运营。
他说,这些露营地位于河岸或山坡,这些地方届被视为高风险区。
他说,仍有露营地经营者正等待准证获批。
他说,根据地方政府发展部昨日发布的指示,该议会正处于合法化25个露营地的过程。
2.12pm 根据消拯局公关部脸书,截至下午1时02分,雪州峇冬加里有机农场露营地土崩有61人获救、23人丧命,10人仍下落不明。
1.37pm 现场传出搜救队伍寻获两名罹难者的消息。
1.23pm 询及失踪者的生存率,诺阿占说,原则上,失踪者的生存率非常渺茫,事发至今已进入第二天,在土里的氧气稀少,身体承受着泥土的压力,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他说,除非泥土带有许多树木及大石头等,他们在有呼吸空间的土里。
他说,确认罹难者身份的方式包括随身的露营物品,如帐篷和被单。
苏菲安说,寻获的21名罹难者皆没有文件,目前在双溪毛糯医院,家属可到医院辨认及向警方报案。
他说,共有14名罹难者已在双溪毛糯医院进行解剖。
1.08pm 据消息透露,被送入双溪毛糯医院太平间21名罹难者中,有10人的身分已被确认,皆为是与民众华小有关人士。
10名被确认身分的包括4名年龄介于9至12岁的学生、3名女教师、2名罹难女教师亲属,及1名食堂业者。
12.22pm 雪州峇冬加里有机农场露营地16日凌晨2时左右发生严重土崩,截至早上11时,有61人获救、21人丧命,以及12人仍下落不明。
乌鲁雪兰莪警区主任苏菲安说,搜救行动从早上8时许开始至今,仍没有发现失踪者,并希望今日能有正面消息。
他在土崩现场外召开记者会,跟进搜救行动进展时说,搜救行动昨晚9时因大雨暂停,并于今早8时30恢复搜救行动。
他说,搜救行动仍由消拯局主导,现场共有135名人员,并由7只搜救犬及5个机构协助。
11.59am 乌鲁雪兰莪警区主任苏菲安说,搜救行动从早上8时许开始至今,仍没有发现失踪者,仍有12人失踪。
11.30am 一名相信为罹难者家属的华裔老翁,在2名亲友的搀扶下抵步双溪毛糯医院太平间,期间悲从中来泣不成声,令闻者心酸。
11.30am 雨停了。现场记者设置麦克风等设备,准备记者会。
11.20am 现场雨势渐大。
11.09am 土崩现场下起毛毛细雨。
士拉央医院证实,峇冬加里露营地土崩事件的其中三位伤者已脱离危险期,并被送往病房继续观察。【阅读全文】
10.52am 雪州王储东姑阿米尔沙离开土崩现场,没有对媒体发言。
10.44am 佛教慈济基金会雪隆分会发言人陈志伟表示,慈济从昨日土崩事件发生后,便派出超过50名志工以轮班制方式到双溪毛糯医院、士拉央医院及隆市中央医院等处驻守,以随时给予家属援助。 他指出,有部分家属至今仍抱持着亲人尚存活的希望,而慈济目前除了给予食物等物质援助外,亦将提供家属心理谘询,同时陪伴家属到最后。 “据了解有家属已撷取脱氧核糖核酸(DNA)对罹难者进行身分核对,但目前结果仍未出炉。”
10.37am 双溪毛糯医疗组副主任诺阿妮扎博士在太平间外向媒体指出,院方感谢媒体所给予的合作,而基于需顾及罹难者家属的心情,因此院方需限制媒体活动范围。
“院方、卫生部及非政府组织在事件发生后携手合作,而医疗人员亦就此忙碌到今早6时30分才得已暂时歇息。”
10.19am 雪州王储东姑阿米尔沙抵达土崩现场外,向相关单位了解情况。
9.59am 青年与体育部部长杨巧双乘黑色休旅车抵达双溪毛糯医院太平间。她指出,自己到太平间的目的是为了慰问身为罹难者家属的朋友兼党员,并未打算针对土崩事件发表谈话。
(连俊杰摄)
(摄影:辛柄耀)
9.48am 消息透露,双溪毛糯医院院方已在今早着手为送抵太平间的罹难者进行解剖程序,惟仍未确定家属能在何时办理领尸手续;为顾及家属隐私,院方仍在太平间外架起屏风,并避免媒体趋近。
9.43am 电讯服务公司在峇冬加里露营地土崩现场附近设置移动通讯服务,媒体如今可使用Wifi上网服务工作。
9.20am 雪州总警长拿督阿尊奈迪巡视土崩现场。
9.10am 两名消拯人员扛着所需的资料统计板到土崩现场。
8.50am 警官陆续抵达土崩现场外。驻守该处的大马志愿警卫队拉上警戒线,维持秩序。
8.31am 消拯局等相关单位今早8时恢复搜救行动。
消拯人员、警员及医护人员等出入峇冬加里露营地土崩现场。
8.20am 峇冬加里露营地土崩案;多家媒体自今早7时起,于双溪毛糯医院太平间外驻守,而截至目前仍未见任何罹难者家属现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