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舅屋里悬挂一幅图画,画上写着 夫子不式啚
ADVERTISEMENT
5个字。图中画着一辆行进着的马车,车上坐着两个古人,彼此在说话的样子。背景是一座城墙,城下数人,或砌墙,或挑砖,或担泥水,都是古人装束。阿舅告诉我“啚”即“圖/图”,“式”即“轼”。夫子就是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泉州府文庙的匾上就写着“万世师表”四个大字。
春秋时代,楚国灭了陈国,命令投降的陈国人民修筑受战火破坏的西边城门。楚国是蛮族,陈国则是帝舜的后裔。孔子和子路乘车经过灭亡了的陈国,看见这些陈国人,孔子没有将身子靠一靠马车的横木,这叫作“不轼”,就是没有略致敬意。“敬”本是君子应保持的心态,最是为孔子所重视的。子路因此纳闷,便请问孔子:“按照礼仪:路经城门,遇见3个人,该下车;遇见两个人,该靠横木。眼下,陈国修筑城门的人数算是众多了,夫子为什么不轼呢?”古人言语非常婉转,古书文字非常简练,意思是说:夫子不但不行“下车”礼,就连“轼”礼也不行,这究竟是何故呢?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夫子不但不怎么敬重这些人,而且似乎很瞧不起他们,这些人究竟做了什么事,那么不值得尊敬,甚至该受鄙视呢?
不可见利忘义
孔子这样回答子路:“丘(孔子自称)听说:‘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眼下这些陈国人,一不知觉自己做了亡国奴,二不能力争复国,三不能抗敌殉国。智、忠、廉三者,一件也做不到,这也就罢了,竟然还出力替敌人修筑城防!所以丘不是一时疏于礼节,压根儿是故意不对他们行起码的轼礼啊。”
阿舅说,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很多。抗战时,先贤看中这个故事,特意挑出来激励南洋尊孔的华人,要做中华好儿女,切不可见利忘义,丧失廉耻,为外敌出力,做出对不起祖国和同胞的事。
可惜我那时年少,不曾问阿舅那幅《夫子不轼图》的作者是谁。最近忆起往事,我问住在吗什(Machap)的表妹,是否记得那幅画。表妹说,自从表弟走后,那幅画也下落不明了。(明日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