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叶珊瑚花(Jatropha integerrima)
ADVERTISEMENT
琴叶珊瑚花属常绿灌木,植物体含有毒乳汁。原产于古巴、西印度群岛,后来广泛栽培于热带国家。叶片倒阔披针形,形似大提琴状,叶端渐尖。花丛都长在枝头上,聚伞花序,花红色,如樱花般灿烂美丽,清逸美妍,常年开花,故有“日日樱”之称,另有粉红色品种。琴叶珊瑚花喜高温湿润、光照充足,稍耐半荫的环境。它的观赏价值高,可塑性佳,可依据景观效果和功能需要修剪成不同的造型。
由于琴叶珊瑚花略带东方之美,因此英文名为Shanghai Beauty。上海最具代表人物,非才女作家张爱玲莫属。张爱玲出身名门世家,其文笔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清冷犀利精准,极具张力。她看遍世间繁华,写尽人世百态,对人性的洞穿力更是令人惊叹。
语录:“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见了也怪难为情的。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张爱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南洋书话》就像萧永龙的个人藏书展,分为香港、南洋和民国3个展厅。走进南洋展厅,有日据时期的出版品——《惊弓集》由诗人瘦鹤所著,收录近体诗百首,以诗话史,控诉侵略者的暴行,填补了史事细节的空白。
《南洋书话》由季风带出版,集结作者萧永龙这些年发表于各大报章的书话成册。在资深媒体人郑明仁眼中,作者早已是一个练达的藏书人。因此,以求真的心态阅读这本书,读者除了得以探究历史真相,亦能收获推理的意趣。
以前阅读风气正盛,报章常有连载小说,而连载小说结集成单行本时,作者往往会修改作品。萧永龙以张爱玲《秧歌》为例,对照单行本与原版连载小说之别,评论道:“正是这份对文字完美的追求,让张爱玲的文字达到精准的掌控,逐字逐句都有其存在意义……”除了张爱玲,凭借巨大的藏书量和作者刻苦的求证态度,作者还为读者从内容、情节、甚至是插画分析几个版本金庸的不同之处。
台湾宝瓶文化社长朱亚君写过:“出版为后人种树,留下历史的纪录。”借用出版品回顾襄昔,尤其是战乱年代出版的书,的确为后人提供了丰富想象和理解素材。《南洋书话》就像萧永龙的个人藏书展,分为香港、南洋和民国3个展厅。走进南洋展厅,有日据时期的出版品——《惊弓集》由诗人瘦鹤所著,收录近体诗百首,以诗话史,控诉侵略者的暴行,填补了史事细节的空白。此外,作者精心摘录了另一本书《南岛风云》的情节,所以哪怕我们没有机会接触这本旧小说,也能读到日据时代的进犯过程、轰炸场面和经商生活。
我们从作者列举的书籍,窥探旧时代的出版生态,以及其与时下政局互为影响的关系,即使是儿童杂志,也能透露那时的政治风气。萧永龙举例1950年创刊的《世界儿童》,其中内容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单看内容,编者明显带有华夷之分的大中华概念,处处渗透着中国开发建设南洋的念想……”另,通过作者对鲁白野《马来语月刊》的介绍,我们读到官方宣传以外,民间推动国家团结的努力。
来到民国展厅,萧永龙为我们介绍民国时代的《求子百法》,一窥当时人们求子的心法。萧永龙不止于介绍,亦持批判精神审视这本书虽想摆脱怪力乱神的偏方,却在缺乏西学医理的前提下,难逃传统框架。作者也罗列几本与女性处境相关的书——《小姐手册》鼓励女孩以容貌为武器;《主妇之友》以小说形式谈论家庭生活;《女界文学读本》讨论女权运动——有趣的是,《西风邮箱》本是为女性读者解惑的栏目,反倒让后人看到了那个年代女性置身的种种困境。主答者黄嘉音的回复透露出与现代截然不同的观念。例如,她认为丈夫出轨,妻子也需承担一定责任,还劝诫来信者“家丑不可外扬”。
通过这本书,我们仿佛重临热热闹闹的出版业旧景,那时作者和出版社都极富影响力,层出不穷的盗版书与盗用作者名字的风气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说法。影像时代,阅读人口骤降,走出萧永龙的藏书展,只能感叹往日辉煌不再。
相关文章: 【马华读立国】叶福炎 / 在书堆中挖掘南洋 萧永龙/50年代本土童年回忆——你记得《世界儿童》吗? 萧永龙/民国女性与女权的“文学读本” 萧永龙/刘以鬯的三毫子小说与再创作 萧永龙/从《小姐手册》到西风信箱 想像的民国女性 萧永龙/沦陷期史诗百首:谈瘦鹤《惊弓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