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笨珍13日讯)印尼籍员工因为勤奋工作及富有上进心而获得华裔雇主赏识;雇主得悉他赖以维生的交通工具已十分残旧之后,决定赠送一辆崭新的宝腾赛佳(Proto Saga)轿车作为奖励!
这名雇主是笨珍的制衣厂家徐会兴,获得奖赏的员工炎多(Yanto),已追随他超过10年。
徐会兴:公司开创初期便加入
徐会兴对《星洲日报》表示,为了给这名员工惊喜,在本周三(11日)交车当天,他以到笨珍一家车行为顾客量身订做为借口,指示炎多上门服务。炎多在抵达车行时,却看到一部轿车绑着大大的红色蝴蝶结,才知道这是赠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而惊喜不已。

徐会兴表示,炎多在制衣厂公司开创初期便加入,至今可说是老臣子。即使是经历了两年多的冠病疫情,炎多也认真工作和不离不弃,跟随公司一起打拼。
他称赞炎多因为工作态度认真,不斤斤计较,也获得提拔至管工(supervisor)职位,负责裁剪和指导其他员工。
他说,炎多和他的马来西亚籍巫裔太太原本一起在制衣厂工作,后来因为太太要在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和2名分别8岁和12岁的孩子,因此辞去了工作。

太太建议全额买下轿车送炎多
“我们得知最近他因为所驾驶的第二国产车金龙鱼(Kelisa)经常故障,为了修车也花费不少钱而十分苦恼,同时,他需要一辆交通工具上班及载送孩子。”
“于是我太太陈丽珍建议全额买下这辆轿车送给炎多,让他在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
徐会兴原本是要趁着炎多生日的时候,把车子送给他。但是在新山的车行交车慢,因此错过了去年12月31日的生日,于是转而到笨珍的车行委托其他汽车销售员帮忙。
每年为员工办家庭日
除了奖励这位员工,徐会兴每年都会为员工举办家庭日活动,同时赠送纪念品包括手表和纪念品感谢所有员工。
陈丽珍也披露:“炎多在获得车子时十分高兴,他的孩子询问我们,他是不是在做梦,听了也让我感动。”
销售员:第二位雇主送车交易
负责接洽的女汽车销售员许慧思表示,印尼籍人士在马来西亚若要贷款,需要有担保人,而有关老板因为赏识该名员工,因此全款买下新车送给员工,车子也注册在该名员工名下,作为奖励。
“这位老板在新山订购车子等了2个月无法如期交货,刚好我们这里有现货,他订购的宝腾赛佳为1.3 Standard Lite版本,售价约4万令吉。”

她披露,这是她处理的第二起雇主送车的交易,由于喜欢在顾客交车时拍摄视频,所以在个人TikTok账号发视频分享喜悦。
根据许慧思的TikTok视频,交车当天,轿车上绑着一个大大的红色蝴蝶结,当炎多看见老板大方送给他的轿车时,一时激动下抱着新车,让许多网民也羡慕不已,并称赞这是一位好老板。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今天要有好收入就要相对付出,要想再沾光政治福利已经不那么容易了。公平竞争本来就是好事,社会国家才会进步,只是那些受“拐杖文化”薰陶长大的一群,恐怕又要到处骂街了。
正常的人如果可以自由行动,一般是不会去倚靠拐杖,更不会坐在轮椅上等候别人来伺候的。遗憾的就是我国多年以来,在政治的操作下,却培养出了一大批活在票仓里的“幸福者”,做着轻松的工作却享受着优渥的福利。久而久之这些人就变成失去勤奋精神,必须依赖拐杖才能生存的一群。
但事实是很多的国人还是很勤奋工作的,尤其是快递行业的兴起,我们可以见到许多年轻人在多劳多得的原则下超时工作。至于一些外判的工作,诸如安装卫星电视、宽频网络及国能换新电表、水供公司换水表等等,我们惊讶发现工作人员有着良好的工作效率,甚至是星期天也可以上门服务。
这些和人们印象中出现落差的工作现况,让我们惊奇情况的改变。不久前就有一名女子在社媒分享印尼工人认为大马赚钱很容易,感叹大马处处有机会,与其抱怨,不如勤劳工作赚取更高的酬劳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新闻。她表示这名印尼男子告诉她说,在大马赚钱很容易,只要肯努力工作,就可赚到钱。
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时间倒退50年,相信许多年轻人会惊讶他们的爷爷奶奶辈,是那么的勤劳勤快,即便当时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努力工作所得也没有多少钱,可是却没有人是依赖“拐杖”生活的。在那个年代更加没有所谓的“轮椅文化”,每一个都靠着自己的双手努力的工作。
今天很多人变懒了。以前当然也有懒惰的人,但是会被人瞧不起的。可是今天很多人在“拐杖文化”下,已经被教育成专挑“钱多工少离家近”的工作。总想着要一份轻松的工作,面对一些有良好前景的工作,却嫌辛苦、时间长,或者无法固定星期天休假,而选择放弃。他们眼中盯着的,是那些轻轻松松,可以天天坐在冷气室里,领着薪水高的工作。
有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人被一些政治人物教育误导,只懂得看结果而忘记了过程的重要。更糟糕的是没有把基础打好,却只嚷嚷要当领导,甚至看不起基层工作。该名女士指出,根据她的观察,得到的结论是一些大马人因为挑选工作,才会申诉找不到吃。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很多人放不身段,被政治误导所形成的优越感,让他们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不愿“屈才”宁可失业,但没有收入却又怨声载道。
该女士举了两个很具体的例子,她说,“当年我弟弟失业时,我告诉他可以去找一份打扫房子的工作,可是被他拒绝了;之后有个马来妇女跑来跟我要钱,因为要养孩子,还说她好久没工作了,结果我好心介绍工作给她,她却不要。”
马来西亚,一个在外国人眼中“遍地黄金”的国家,为什么在很多国人眼中却是一个找不到“好工作”的差劲国土?这显然是多年“以好福利换选票”的操作下,培养出的一代人。当然如果你有幸与一些政治人物沾边,自然可得到一份轻松的工作,可是随着改朝换代的政局变化,“幸福的年代”逐渐远去了。
今天要有好收入就要相对付出,要想再沾光政治福利已经不那么容易了。公平竞争本来就是好事,社会国家才会进步,只是那些受“拐杖文化”薰陶长大的一群,恐怕又要到处骂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