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用心教育

发布: 7:00am 15/02/2023

新教育

创业

环保

有机

有机便当

便当

绿思行

林僡譞

3青年呼吁爱地球,卖有机便当推动环保

报道:实习生 林僡譞

菜给人的印象,就是昂贵但健康的蔬菜,是那些身患重病需要调养,或是注重身体健康中年人才会选择的蔬菜。仿佛挂上有机的标签,就能身价翻倍,跻身高档蔬菜的行列。但是,来自甲洞的3个年轻人,陈贞敏、张文琦与徐欣意却以推广有机蔬菜与环境保护为目的,创办“”,专卖以有机蔬菜制成的手工。日前,记者采访了绿思行的3位创办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报道:实习生

ADVERTISEMENT

新教育(2月14日)第2版:年轻人推广有机蔬菜和保护环境
绿思行3位创办人在他们的起点——CETDEM合影,左起为张文琦、陈贞敏和徐欣意。(摄影:林僡譞)

陈贞敏、张文琦和徐欣意都是在宜信中学认识的,在中学时期,3人活跃于课外活动,常一起筹备各式各样的活动,有了革命情谊。中学毕业后,各自升学,然后进入职场,然而,职场千篇一律的生活让3人迷茫,无法从中找寻生命的意义。为此,3人决定踏出舒适圈,从事“善”的行业,从此踏上创业之路。

“绿思行”,是“绿色思维”和“行动”的简称。就如名字所言,3人创办“绿思行”,正是希望能做到推广绿色思维,并让人们付诸行动。他们所强调的绿色思维,便是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活上尽量做到减少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采访中,3人透露:“生活中,除了使用一次性用品、开车等动作外,种植时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也会污染土地和水源。此外,食用时如未清洗干净,也会影响身体健康。”为此,决心贩卖有机蔬果制成的手工便当,让大众有机会尝试健康的蔬食便当。

目前,他们所提供的便当有仁当猴头菇卷、福建薄饼、主题式蔬菜鸡蛋三明治、素干贝拌饭和彩虹波奇便当,也会应景推出捞生等特色餐点。所有的便当皆使用本地种植的有机菜制成,也尽量采用健康的烹调方式,保留食材的原味,并遵循2份蔬菜、1份碳水化合物、一份蛋白质的饮食比例。在包装上,他们也坚持使用可降解的包装盒,旨在减少一次性包装给地球带来的负担。

所谓有机菜,就是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与农药,让植物依靠土壤中的养分或天然的肥料生长。为免土壤因持续种植同类植物而贫瘠,农夫也须有规划地种植,靠着轮流种植不同的植物让土壤有休息的空间。种植有机菜可谓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除不使用农药与化肥,种植的土地也不能被污染。同时,不同的土壤所适合种植的植物也不同,这种种的细节都须农夫自行观察调整,也是有机菜价格较为昂贵的原因。

奔波寻找“合格”供应商

为了维持有机菜的供应,陈贞敏、张文琦和徐欣意3人从去年5月创业至今,一直忙碌于寻找有机蔬果供应商。他们坦言,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是一大难题。为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蔬菜质量,他们会亲自前往供应商的农场查看,确认该农场是严格按照有机方式种植,也会通过跟菜农的聊天了解菜农坚持种植有机菜的原因。同时,他们也尽量寻找本地所种植的有机菜,在减少运费之余也支持本地农作和减少食物进口产生的碳排放量。

此外,3人也一直面对配送费的问题。因精力与时间有限,3人被迫使用Lalamove等运输平台将食物送到顾客手中。然而,昂贵的运费却是导致许多顾客却步的原因。目前,3人经营的方式是以WhatsApp接受订单,会将食物的售价加上平台所显示的配送费后告知顾客,如顾客同意才会下单。为此,目前他们所配送的区域大多集中于甲洞一带。

新教育(2月14日)第2版:年轻人推广有机蔬菜和保护环境
绿思行自创的食物——素干贝拌饭(图:受访者提供)
新教育(2月14日)第2版:年轻人推广有机蔬菜和保护环境
绿思行以各种有机菜制成的食物——彩虹波奇(图:受访者提供)
新教育(2月14日)第2版:年轻人推广有机蔬菜和保护环境
主题式蔬菜鸡蛋三文治——可爱的外形让小孩爱不释手(图:受访者提供)

有机耕作先锋陈秀銮:能贡献社会很幸福

尽管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3人依然保持乐观。在采访过程中,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创业这半年来,很幸运能获得许多贵人的扶持,例如教煮食的姐姐、愿意以低价卖菜的农夫、一直提供建议的老师等等。虽然他们所经营的企业很难盈利,但他们仍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耕耘,未来也希望能通过讲座等方式让更多人认识有机种植,希望能引起政府对有机种植的重视,协助推广有机种植。

采访过程中,3人口中提的“老师”,是马来西亚环境、技术与发展中心(CETDEM)的有机耕作协调员陈秀銮。现年七十多岁的陈秀銮在有机耕作的领域已坚持长达50年,可谓是马来西亚有机种植领域的先锋人物。采访过程中,年迈的陈秀銮依然健步如飞,忙碌于中心的有机菜园中。

新教育(2月14日)第2版:年轻人推广有机蔬菜和保护环境
CETDEM有机耕作协调员陈秀銮女士一直坚持于有机耕作的行列。(图:受访者提供)

陈秀銮透露,她自1986年加入CETDEM,至今仍一直忙碌于有机蔬果的种植与推广。当时,我国并无任何从事有机种植的农夫,而CETDEM设立有机种植项目的初衷,正是向农夫证明不用农药和化肥也能种植。目前,CETDEM仍致力于推广有机种植,包括举办培训课程让年轻人有机会深入了解有机种植,而绿思行的3位创办人也是在CETDEM所主办的培训课程中学习有关有机种植的知识,成为创办绿思行的起点。

谈起坚持有机种植这一路上的感想,陈秀銮非但没有任何抱怨,还认为自己非常幸福。对她而言,人生的目的在于为社会贡献,而从事有机种植让她有机会回馈社会。言谈中,陈秀銮一直给人很知足的感觉,在这么一个不被人们所理解的领域耕耘,她始终甘之如饴。她一直认为农场能教会人们很多事情,通过了解有机种植,人类跟自然的联结会更紧密,并学习包容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而这也是她坚持经营有机种植中心的目的与初衷。

新教育(2月14日)第2版:年轻人推广有机蔬菜和保护环境
为推广有机蔬菜,绿思行积极参与各类市集,让更多人认识她们。(图:受访者提供)
更多文章:

ACCA成绩骄人 大马6人全球最佳
设计互动性仪表盘让数据说故事 三剑客称霸大马数据科学赛
【研究故事】区块链有助推动医保发展 
世界最先进望远镜——韦伯,要来到马来西亚啦!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01pm 19/04/2025
锺嘉怡/丢进垃圾桶的食物,可以不一样

永续生活,不只是环保或减少垃圾,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重新定义“废物”的价值。所以,当我们下次准备把剩饭菜倒进垃圾桶时,或许可以想想:它有没有机会,再次转化成滋养大地、孕育生命的宝贵资源?

“什么?这些肥料是食物变成的?”斋戒月市集的环保展摊前,一位笑容满面的马来伯伯惊讶地看着我们手中的黑色堆肥,轻轻一闻:“欸?像森林的味道耶!还有一点药草味。”

“对啊伯伯,这些是摊贩没卖完的食物和厨余做的堆肥哦!不只减少垃圾,还能照顾我们的土壤、帮助植物长得更好呢!”

他眼睛一亮,像发现宝藏一样:“这太神奇了啦!”从那天起,这位马来伯伯每天准时提着家里的厨余来找我们换堆肥。有天我提醒他:“伯伯,我们只会在这里待一个月,要不要考虑在家也试试自己堆肥啊?”

“可是我家很小,没什么地方可以搞这些东西。”

“其实不需要很多空间喔!用一般大垃圾桶就行了,只要掌握‘碳氮比例’这个小技巧,堆肥就不会臭!”

锺嘉怡/丢进垃圾桶的食物,可以不一样
每天傍晚准时拎着厨余到市集交换堆肥的可爱伯伯。

我们一边解释,一边拉他来玩我们准备的堆肥小游戏。“褐色的是碳,像是枯叶、枯枝; 食物是氮,所以一层食物、一层要放什么?”

“枯叶!”“答对啦!”他笑得合不拢嘴,像个孩子一样。

锺嘉怡/丢进垃圾桶的食物,可以不一样
互动式堆肥小游戏,让学习者轻松了解原理。

这样互动式的活动,我们也带进学校,尤其学龄前孩子学得比大人还快!

“这个塑料袋可以堆肥吗?”“不行!”“那苹果皮呢?”“可以!”

他们一层层把水果皮倒进堆肥桶,再小心铺上枯叶。虽然只是一堂小小的课,孩子也会记得在下课后提醒同学:“食物不是垃圾,不丢进垃圾桶!”

锺嘉怡/丢进垃圾桶的食物,可以不一样
学龄前孩子积极学习制作厨余堆肥。
丢掉的食物,比我们想像的更有杀伤力

说到垃圾,我们送进掩埋场的垃圾竟然有36%是可以回收的食物。很多人以为食物送去掩埋场埋进土里就没事了,反正自己会直接分解。事实上,当食物垃圾被埋在缺氧的掩埋场里,它们会短时间内释放出比二氧化碳强几十倍的温室气体──甲烷,造成温室效应加剧!不只如此,含水量高的食物还会产生污染力超强的渗透液,混合其他垃圾后可能含有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加剧污染地下水和河川的风险。

全马141个掩埋场中,只有22个是有专业系统,能收集有毒气体和渗透液的卫生掩埋场。其余的大多数,都无法有效处理这些污染物,可以想像我们的污染风险自然也随之升高。所以当我们把食物垃圾丢进掩埋场,它们绝对不是回归大地,而是逐渐转化成会污染空气、土壤和水的隐形炸弹。

但如果这些厨余能被妥善处理,其实可以变成最棒的养分,回到土地,滋养下一轮的生命。

还记得在市集发堆肥的时候,一位印裔伯伯好奇地问我:“这个堆肥可以种花吗?我很喜欢花。”

“当然可以,而且花会开得更漂亮喔!”几周再见面,他兴奋地邀请我们团队去他家看他盛开的花朵。

锺嘉怡/丢进垃圾桶的食物,可以不一样
食物是我们住家垃圾桶里占最多比例的垃圾。
重新定义垃圾,改变我们的未来

永续生活,不只是环保或减少垃圾,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重新定义“废物”的价值。所以,当我们下次准备把剩饭菜倒进垃圾桶时,或许可以想想:它有没有机会,再次转化成滋养大地、孕育生命的宝贵资源?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马来西亚每一年都会浪费多达830万吨食物,平均每个人每一年就会丢掉259.82公斤的食物垃圾,相当于每18天就丢掉一座双峰塔重量的食物!

这些数字并不是冷冰冰的统计,而是正在发生的危机警讯:我们随手一弃的食物,实际上也正加速气候变迁,引发干旱、水灾与热浪,而掩埋场中因甲烷自燃或渗透液污染地下水,最终也可能危害我们自家的餐桌安全。

当孩子天真地问:“那我们可以怎么办?”我总会告诉他们:第一步,就是从我们餐桌开始不浪费;第二步,从自己做起垃圾分类,让食物不再进垃圾桶。

每一小步都能累积成大改变,让永续生活从家中的垃圾桶开始。别小看一块香蕉皮,它正悄悄在地底施展魔法,为未来孕育出一棵新树。

延伸阅读:
锺嘉怡/斋戒月市集的厨余回收行动
锺嘉怡/共谱自然课!当父母化身我的工作搭档
锺嘉怡/从尴尬午餐开始的垃圾行动
锺嘉怡/在故事市集里,遇见温暖的教育初心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