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7日讯)星音符剧团呈现的《祝英台》话剧,全剧以6小时演出时间突破了马来西亚记录,成为有史以来大马最长时间的话剧。
《祝英台》全剧分成上下两集,上集演出3小时15分钟,而下集则长达2小时45分钟,全剧共6小时。上集结束后,将有75分钟的餐饮休息时间,然后再继续进行下集的演出。
ADVERTISEMENT
上集的梁山伯祝英台相遇相知及书院同窗3年的种种趣事,锺洁希及李安田将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使得全场观众笑声连连。还有粉丝意外于锺洁希竟然可以有如此逗趣的演出。
下集开始,梁祝经十八相送后,离别及悲痛等情节接踵而至,台上的祝英台及演员们演得泪如雨而下,台下观众亦受感染,很多人都跟着泪留满面。有观众表示自己全场用了3包纸巾,有的索性自带毛巾擦眼泪。看到祝英台被呼巴掌和鞭打的剧情时,有些观众还忍不住惊呼出声音。
为了达到触动人心的效果,导演出德庆特别聘请美国音乐家李安生,为《祝英台》话剧创作了主题曲《迂回》,及插曲《遇见》和《答应我》,并由男主角李安田亲自填词。《答应我》更是由李安田作词作曲,诠释出梁山伯在剧中的情意和心境。
星音符剧团的《祝英台》话剧一共集结了35位美国、澳洲、台湾和马来西亚艺人联合呈现,并与MNA马来西亚自然医学公会配合,筹款给癌症患者。星音符剧团已策划4月份的加场演出,欲知详情请致電 03-5569 0139。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说起来,这次去北京看话剧的动机不纯。来中国读大学两年多,倒是一次也没有想着要踏进话剧院看一次话剧。所以我不敢在这里标榜自己是个热爱话剧的人,但能够走进话剧院,我就是个幸运的人。
我完整地看过《四世同堂》这本大部头,已经是看完话剧回来的事了。因为功课忙(借口而已,就是懒惰呀),打算去看话剧的前一个礼拜囫囵吞枣地读完就算。结果是我太不自量力,低估了它百万字的体量和需要细嚼慢咽的地方,终究是还没有读完就已经站在了剧院门口。包包过了安检,就拿着票入场去了。我的位置是离舞台极其遥远的二楼,单号双号要从不同的门走进去,找到位置就坐定。北京的冬天冷得人直哆嗦,剧场里却很暖和,暖气不要钱似地开着,我和我脱下来的大衣和围巾一起挤在红色的软椅上,等话剧开始。
还没说为什么会来看话剧呢!话剧开始后的5分钟,我就已经是“不虚此行”了——饰演小羊圈胡同车夫小崔的演员——已经53岁的、陪伴了我的童年尾巴和整个青少年时期到现在的一张脸——他演的一部电视剧,从2011到现在少说也我看了12年,年年常看常新,今天他终于从荧幕里走到了和我同一个维度的舞台上。就这也是要一定的运气呢!我人到北京的时候,心里也对能看到这张脸这件事完全没底。话剧院有时候被他们的观众“骂”得不轻,一切都是开盲卡给闹的,要是今天没看见这张脸,我也得开骂。我赶紧在包里翻找特地买来的望远镜打算看清他的脸,却发现自己蠢得要命地把它落在了酒店,真欲哭无泪!
史铁生曾说:“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我大老远用门票来交换被剧院绑架了的我喜欢的演员,却看不清脸!得,只好劝自己别在这里搞追星那一套,好好看话剧才是正经。
这么一想,倒也是好事。一开始总觉得二楼实在是离那张脸太过遥远,却没意识到自己坐在了这个票价能买到的最佳视角上,舞台上的每一个犄角旮旯都能尽收眼底,完全没有死角——舞台正中央是为人淡泊名利的钱家,左边是奸猾势利的冠家,右边是四世同堂的祁家,胡同口安排在钱祁两户人家的夹缝里,应该是为了舞台调度,所以和书里略有不同。这些院门和墙根底下安装着小轮子,演哪家的戏,就推开哪家的院墙,把家里边的空间展现开来。能够代表北平的三弦响了起来,剧的开始,穿着青色长袍的说书人走到中央,为观众介绍小羊圈胡同的格局,并且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候,“玉泉山的泉水还在闲适地流着,卢沟桥的炮却响了。”
没多久,饰演小崔师傅出场了——“一个脑袋像七棱八瓣的倭瓜的年轻小伙子”的53岁的邢佳栋老师,却拥有一个圆圆的大头和非常低和整齐的发际线,或许是距离遥远,演员们的脸自动磨皮,我没看出来他的脸和年轻时演电视剧到底老了多少,白头发倒是和我爸有得一比了。他的声音和电视剧里一样,有些闷闷的却又很洪亮。挺好挺好,看见就是赌赢了,我能把心放在肚子里,好好进行今天的话剧体验了。
这就是第一天了。回酒店洗刷一番,又写了两个小时的功课后才昏昏睡去。
买了第二天的票我又去了,看看今天的卡司能有什么惊喜——太好了,又有邢老师的小崔师傅,还有师悦玲的大赤包、陶虹的胖菊子和佟大为的说书人。后来才知道,昨天的胖菊子其实就是陶虹,然而我眼神不好,只觉得演员演得极好,又认识了一位好演员。今天的位置离舞台近了,在一楼,但位置极偏!再往右一个座位就挨着话剧院的墙做邻居。不过今天倒是带了望远镜,偏就偏吧,我今天要把演员们的表情细看个遍!
连看两天的好处绝不只是看了两次邢老师。两天的戏一对比,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话剧的魅力所在。比方说第一场的老演员刘金山演的说书人,中场休息时是这样说的:
“老舍先生说——让大家休息10分钟。”
第二天,另一位说书人的断句是:“老舍先生说让大家休息10分钟。”第一种表达的停顿让人会心一笑。老舍先生说——说什么呢?接下来的故事吗?不,是全神贯注地看剧,也务必好好休息。其它的情节,好笑的仍能笑出来,感人的仍是感人。
后来在看完了书和一些剧评之后,知道了这版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四世同堂》并不是十分出彩的作品,但好的地方又让我觉得不虚此行。受限于时长,话剧本子和台词再好,也补不上细节缺失使人物不够丰满的硬伤。我是新来的,多亏常来看戏的人勤劳地发表剧评,才让我知道了非常细致的好和坏。
再者就是距离的问题了,舞台那样大,要怎么让每个人都看见演员的表演呢?怎么表现瑞宣脸上“浅而惨的笑容”、演让一腔热血出城抗战的瑞全依依不舍的招弟小姐巧媚灵动的眼、演瑞全如何“把脊背放在了床上”而不单单是演一种普通的辗转难眠。实话实说,就是我从上海跑了那么远来看的小崔师傅,书里写的他对冠晓荷的不屑和厌恶也体现得不明显,或许是情节太少,或许舞台太大,又或许是我不会欣赏吧!要是不看原著,我大概这辈子也不知道这个故事里的人们有这样那样的各种心绪感情。但要是不看话剧,我又要错过多少活灵活现的精彩?我从来没想过书里北平大会上的惨状,可以蒙太奇式的手法呈现出来,大舞台上纵横的黄包车又是一个一个小舞台,小崔壮烈地死去,祁二爷可笑地死去,小文先生和小文太太悲哀地死去……剧的最后,可爱的小妞子也死了。编剧给祁老太爷一句哀叹,是书里没写的词:
“我的八十大寿——我的四世同堂!”
剧场里翻涌起掌声的浪,坐在我身边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比他爸还清楚人物关系,从头到尾认真地看,我真佩服他,也真羡慕他,“等我小了”我也这样。三弦儿又响了起来,已经在戏里“死掉”的演员们从幕后“活了”过来,一一谢幕。我赶紧掏出相机,毕竟只有谢幕是允许拍的。是只有《四世同堂》这样么?他们仍保持着小羊圈胡同人家的身分来谢幕:小崔师傅和工友们展臂鞠躬,胖菊子仍是笑着一扭一扭的,祁瑞宣韵梅夫妇端庄地行礼,行了礼的演员就退到后面,像和胡同里邻居们话家常一样地聊着天。我胡乱、不合适地把大学一年级时学的戈夫曼的拟剧论扯了进来:啊,演员在舞台表演时处于“前台”,那谢幕时则是介于前台与后台之间的过渡状态吧;没有完全脱离角色,而是继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模糊了表演与现实的界限,让我觉得沉浸,极有意思。我想今晚我的一半灵魂要留在这舞台上了。即使后来我知道这剧无功无过,但《四世同堂》给我的话剧体验的初次震撼和快乐,将无剧可比。话剧真有意思,以后即使不是邢老师的戏,我也会想去多尝试,这何尝不是偶像的意义呢?
即使过了那么多年,老舍的《四世同堂》里头的很多隐喻还是可以解释他们过去或者是现在,永恒或者是未来的关于什么是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小小的胡同展现一种坚决的大是大非,但院墙里又能够看到无法责难的那些无奈和不得已、出于一些稚气的热血但令人动容的情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梦的破碎和醒悟。要说冠家全错了也不能够,一个丢失主权的政权要让人怎么指望呢,谁又不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而活呢?但他们背叛了朋友卖人求荣给侵略者鞍前马后看得真让人生气!但没事以后呢,坐车的和拉车的,位置变了吗……但我不愿意再往下想了,能够共情的东西和国籍没有关系,我更加怕想明白自己是向前还是退后的哪一部分,尤其是现在,我坐在温暖的剧场里,裹着我的围巾和大衣,看着一场别人的故事,更加没有资格指天说地地评价什么。但这现在不是最要紧的事,幕布一拉上,我赶紧穿好衣服,抱着相机就去了sd口,赶到之后,人已经换下戏服出来了。
那张脸跟电视剧里看到的不一样,一点也不像角色一样凶凶的硬硬的,实在是温和,他像跟家里的小孩子说话一样叫我们别站得离马路太近。因为离居民区很近,他说话很轻,大家也颇配合地不吵闹,0度的晚上,一群人挤在小小的sd口聊天。他微笑着,讲话慢慢的,和讲台词的时候一点也不一样:
“嗯,我演的角色,如果能够给你们带来一些人生上面的支持,思想上带来一些益处,我觉得很荣幸。我其实没有刻意的,嗯,其实我不是想要给你们灌输一些什么,那个……只是做好我自己,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做好自己,这样也就能给身边的人带来一些温暖!”
在现实中见到从八九岁开始就很喜欢的演员是一件多奇妙的事,看到了最开始在电视上看到他的时候没有的眼角细纹,也看到了很多一样喜欢他的小伙伴,大家围在一起,虽然不认识他们,但应该都是温暖明媚的人。说实话,那张脸出现在sd口的时候,我没有预想中的那种激动,但觉得心里有一些很遥远的怀念。邢老师的文字很细腻,我常常读他的微博。我想起其中的一篇,是这样写的:
“很多年前,我喜欢北京,春天的柳絮还未漫天飞舞,夏日寂静的胡同仍树影斑驳,西山的红叶在城里就看得见,初雪的角楼能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还有隐约飘来的京胡,伴着乌鸦呱呱……仅有的地铁2号线上,活力满满的中学生几乎每位都带着有线耳机,另一端在时髦夹克口袋里的Walkman上……不对,好像我的记忆出了问题,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这些的时候,我还分明从来没有来过,但为什么这些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如此真切地呈现?就像后来,我喜欢的上海,阵阵的桂花香,黄浦江的汽笛,弄堂亭子间‘万国旗’飘飘,灯红酒绿,长衫短打旗袍燕尾……那时这些我也未曾亲见,可他们什么时候闯进我的脑子里的呢?恍惚间我想起曾经拍过一个电视剧,是根据一部小说改编的,小说的名字是《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当时我就很困惑:没去过,为什么会怀念呢?怎么怀念呢?怀念什么呢?现如今,那困惑算是被切身的感受迎刃而解了吧!后来,我去到了很多地方,无论国内国外,城市乡村,发达落后,都像是故地重游,熟悉又陌生。在不断的遗忘和唤醒间,有时会沮丧,有时又欢喜,不时仍心悸,但常生悲悯!”
写得真好呀!那我又是为什么怀念呢?我也分明从来没有见过他,但这样说的话他也算是陪我长大的一位老朋友了,虽然牵强了点,但请允许我这么认为吧。怀念,或许是因为在长大的过程中有他演绎的角色,他赋予他灵魂,伴我成长。我从他演的一个角色(我大约是个假粉,他接的很多戏的剧本实在不好,我真不爱看)里学会如何面对困难,而且年复一年,无有间断,所以才会感到怀念吧。
我在人群最外面通过相机看一切,挤是挤不太进去的,但即使是这样难得的机会,我也不太有这种冲动挤进去站在人家身边。能见到也就好啦。因为天太晚人太多,他没有给大家签名,我们跟他道别后,小伙伴们互相认识了一下,交换礼物后就各自散去了。我举着重重的相机拍了很多照片,手酸的甚至怀疑了一下以后是不是还要当记者这件事。我回到酒店收拾了行李和心情,在周一的早上抵达上海,继续上课。
在我回上海后的第二天,他给去看他的粉丝们都签了名!还签了繁体!我直接裂开了,这是我不逃课的……报应吗!人性多么经不起考验呀,我嫉妒了起来,但一下想起那个晚上他说让大家都当一个温暖的人,好吧,我原谅了整个世界。但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只好现在就开始计划着下一次走进话剧院的事了。
相关文章:
【新秀个人特辑/一】如果我有一片海/邱然
邱然/给历史以老去的一粒灰尘
邱然/灵隐寺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