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大牌档

|

编采手记

发布: 9:45am 20/03/2023

老师

编采手记

大牌档

郑锦华

采访

文章

白慧琪

功课

受访者

白慧琪/做功课

作者:白慧琪(副刊【专题】记者)

前阵子做赛马专题,琬焮剪片时叫我听一段侧录音档,与同行友人说到,“有做,问的问题很sharp(尖锐)”。虽然不是当面称赞,事后听到也还是会有些小得意,就容许自己轻飘飘几秒钟,然后赶紧回归地表继续写稿了。

ADVERTISEMENT

即使已经做记者这么久了,听到受访者夸赞一声“哦,有做功课哦!”,还是会有点按捺不住欣喜,同时保持冷静。我通常礼貌回答“没有啦,应该的”,然后赶紧结束害羞与尴尬,赶快回归正题。

不管对方是不是客套,那个感觉就像小学时被点名夸赞,当人生视野或世界观还不是很大时,来自师长的赞美是莫大的光荣,足以品味好一段时间。问题是,都已经入行这么久了,在社会打滚也老大不小了,视野还像小学时那样,好吗?内心左右互搏一下,另一把声音会说:我就是计较付出与所得,怎样?既然薪水不高,这点夸赞难道不值得放大吗?

说实话,采访前做功课是本分,真没什么好骄傲的。看看同事的桌子上散布着书籍、杂志、参考资料,谁不在做功课啊?常常觉得制作专题,有点像做饭。洗菜、切菜、抓腌、熬汤,花上45分钟到1个小时备菜、开火,结果不到10分钟就全部吞下肚。写专题,很多功课是用在问问题的思考角度上,最终未必写出来。要计较,是计较不完的,这就是“怎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嘛!

那为何拿那些本分换来的赞赏沾沾自喜呢?我想,真正让人欣慰的是,在资讯快速更迭的速食时代,有人看见且赞许了那个不含糊。做为新闻工作者,含糊与否,是职业良知。没做功课,就和小学生没背好听写一样,是会打从心底心虚的,采访时还可能问不出问题呢。这份心虚也会表现在报导里,读起来是不够扎实的。(天啊,我竟有一秒自我审查,担心这样写会惹来酸民讨伐……)

那,要做功课到什么程度呢?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呢,隐约觉得和年纪有关系。还是菜鸟时,似乎比较有犯错的勇气,功课做不足好像可以归咎于经验不足,下次改进。资历渐长,就不太敢这样为自己开脱了。

然而,也不想跟自己过意不去,毕竟每一次采访,谈的都是受访者的专业,再怎么准备也只是他们知识的冰山一角。现在心态调整到,功课做到不至于心虚,但如果受访者提到自己未知处,一定要诚实告知“我不懂,请仔细说明”,切忌不懂装懂。

赞赏也是鼓励,就像马拉松的补给站,用一杯水降温继续往前行。今年1月初为传统赌具专题做功课时,拨电给槟城的老师讨教。正要挂电话时,老师又说“你的我都有看,写得挺好的”,突如其来的赞美真让我不知所措,只记得我应答“好害羞啊”。老师还说了好些鼓励的话,暖意都放在心底,只是没想到那是我们最后一次通话。

更多文章:

陈愐壮/声音坏了,就是坏了
李依芳/时尚,看了没有懂 
袁博文/我被“家暴”了! 
林德成/我与马荣成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10am 16/04/2025
詹雪梅.处罚庸师的十九层地狱

老师不一定伟大,但绝对不好当。那些凭着良心教导学生,为学生引路,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的老师们,一定是有福的!

好老师难求,但凡能在每个不同的求学阶段,能遇上一位照亮我们前路,激起我们学习动力的老师,就是人生之大幸了!回头望一望,在求学过程中,是否有过那么几位老师一直为我们提灯引路?又或者在分叉路口彷徨时,有老师闪闪发亮地朝你招手,为你指明方向?如果有,而且遇到不只一位,偶尔想起那一位,或那几位老师时,心里还是有一阵阵的暖意,毋庸质疑,你确确实实是位幸运儿。

好老师难求,不是拥有教育专业资格的老师够不够多的问题,而是要做个称职的好老师实在不容易,教书育人的工作不是技术活,非仅靠一纸专业证书就能凭定好与不好。老师需要具备多项能力,尤其现今更是要具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老师,不是打开课本,按教学进度把内容教完就完事了。只能、只会照本宣科的授课者,虽礼貌上被称为老师,却未必称得上是位老师。有些老师上课纯粹是在扮演人肉课文复读机,把课文念颂一遍,便是“教书”了。以前有这样的老师,据说现在仍然有,老师念老师的,学生说学生的,二元分立两不相干。这样的老师肯定不是好老师,即使很关心学生,对学生很好,却因为没有把本份做好,已失职在先了。

老师很重要,可老师究竟为什么很重要?韩愈《师说》的名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话概括了老师的任务、使命与存在价值。老师要做的有三件事──教导道理、教授课业和解签疑问。可这三件事却又无边无际,特别是解惑,不但广泛也最为重要。何以见得?韩愈的《师说》我们一般只熟知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忽略了后一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为人师表要解答的不只是课业上的问题,还包括种种人生的困惑。人不是生来就明白事理、具备知识,有困惑却不请教老师,终是要带着蒙昧不解进入棺材。拜师,向老师请教、学习,是必须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年龄长幼,不管地位高低,只要是可以学习请教的对象,都算是老师,受聘的专业老师,当然也就被赋予了更高的期许。但是如果老师无法为学生解惑,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无解的困惑,导致学生在困惑中终其一生,这样的老师不但枉为人师,更是最大恶极!

有一位当老师的朋友虽是学生眼中公认的好老师,他却战战兢兢深怕误人子弟,每隔一段时间必要自我省视一番。他的信念出自于宗教信仰,或许不是人人都认同,但却很有警示作用。他相信误人子弟的庸师,罪孽深重,死后会下地狱。而更可怕的是,误人子弟之罪比杀人害命的罪还重,甚至超过好几倍。以至于阴曹地府里的十八层地狱之下,还有一个专以酷刑处罚庸师的十九层地狱。

老师不一定伟大,但绝对不好当。那些凭着良心教导学生,为学生引路,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的老师们,一定是有福的!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