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刚过,即是说清明节已经近在眼前。在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上坟扫墓祭祀先人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每年一到这段时间,坊间神料店都会推出各类紧贴时代脉搏的纸扎祭品,五花八门,而民众的关注程度更是远超那些奢侈品牌的春季或秋季新品,堪称奇观。
相信近几天就会有相关的报道,所以我们就不聊这些纸扎祭品,今天我带大家来认识一幅与清明节相关的名画,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相比起《谿山行旅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古代名画,这幅画应该是最多人听说过的,也是最常被引用的传世佳作。然而,仔细欣赏过的人并不多,甚至我大胆猜测大家印象中的极有可能不是同一幅作品。为何这么说?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ADVERTISEMENT
《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自面世以来影响深远,历朝历代的摹本、仿本、赝本众多,目前已知传世的至少有50幅,分布于中、日、英、美、法、荷多个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或收藏家手中,大致可分为3个版本。
被模仿最多的是明朝著名画家仇英所画(仇本),原件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而大家今天较熟悉的其实是清朝乾隆年间由清宫画院5位画家合作所画的(清院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由于台北故宫的大力宣传,所以不少人印象中都以为清院本是张择端所画,但张择端真本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仇本和清院本则以明清时期的苏州城为背景,实际上差异甚大。
张择端原件目前则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其真正意义上的摹本也只有一件,由古画临摹大师冯忠莲绘制。这幅摹本由于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前后用了近20年时间来完成,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生动有趣细节
《清明上河图》真本长约5.3米,高约25厘米,画中人物超过800个,还有大量房屋店铺、牲畜、车辆、船只、轿子等,生动描绘了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汴河两岸京城内外的繁华热闹景象。
比如我们在图中可以看到街道两边都是贩卖各种物品的小摊或地摊。这是因为北宋朝廷对小商贩交易一概不课税,所以吸引了大量小市民出来创业。根据文献记载,北宋东京开封府到处都是店铺,城内城外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市集。再加上当时开封府取消宵禁,城中居民晚上可以出门自由活动,出现了许多通宵达旦的夜市。
从图中,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北宋开封府的餐饮业是多么地发达。无论是高档的大型酒楼,还是大众化的茶馆和食店,都可以在图中找到。就比如说图中就有两家显眼的酒楼,分别是“孙羊正店”和“十千脚店”。
在北宋,酒类是国家专卖的,只有政府授权的酒楼才能够自家酿酒,这类酒楼被称为“正店”,全京城共72家。图中的“孙羊正店”楼高3层,楼上设有贵宾厅,规模庞大,以销售羊肉美食和美酒为主。
为何是羊肉呢?其实在历史上,古代中国人的肉食最初是以羊肉为主的。直到北宋灭亡后,失去北方牧场的南宋缺乏足够的羊肉供应,只有王室贵胄能吃上羊肉,其他人只好改以猪肉为主要肉食。生活在北宋时期的苏轼,也是在被贬官落魄时才以廉价的猪肉为食材,研究出那道流芳百世的东坡肉。
而“脚店”则是仅次于正店的大型酒楼,因无法自行酿酒,所以需从正店批发订购酒类。在这两家店门前,我们还可以看到装饰华丽用来招徕客人的彩楼欢门。到了晚上,店家还会点亮门口的灯箱打广告。
现代人懒得在家煮饭,又懒得出门吃饭,往往都会在手机下单订外卖。宋朝人也一样,十千脚店前你会发现有外卖小哥在送餐。出门聚餐喝多了怎么办?不用担心,可以到前御医赵太丞开的药店,听说他家的“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闻名京师,两颗下肚保证你第二天不会宿醉头痛。
这一切都活灵活现地呈现于一幅《清明上河图》当中,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千年前北宋都城的繁华奢侈。不过这繁华背后实际上危机重重,张择端在图中隐藏了许多暗示。
首先,我们来看看图中最显眼的虹桥,其实正在发生一件非常惊险的事故。在当时,城中逆水而行的船需要靠两岸的纤夫来拉船。但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客船的桅杆还没来得及放下来,纤夫就拉着船冲向虹桥,吓得船员只好拿起竹竿顶着头顶的桥底,希望可以让客船减速。有的船员快掉下水了,在桥上看热闹的行人赶紧抛下麻绳让对方抓住。如此惊险,可见当时京城的公共管理已经开始出问题。
另一边,商人进入内城后,需先到城门旁的税务所报税,其中一名商人听到交税数目后,当场目瞪口呆。这是因为当时北宋政府为了应付日益膨胀的政府开支,只好不断提高税率,商人苦不堪言。
其实上面提到的,只是图中很少的一部分,不过我相信已经足够打破你过去对这幅画的认识。快去找找相关的扫描高清图,看看你还会有什么新发现吧!
相关文章: 林家豪/中国第一女战神 林家豪/横跨三千年的对话 林家豪/衣冠禽兽 林家豪/破解古埃及之谜 林家豪/沉睡三千年的法老 林家豪/法老的诅咒 林家豪/最贵的汉字 阿蓟/谁不爱香辣炸鸡饭?! 陈静宜/台湾必吃的一样食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