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7:16am 05/05/2023

老人

老人院

老人照护

优活

老吾老

Kaigo长者介护课程

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介护士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报道:本刊特约 李秀华、摄影:本报 黄志汉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根据《2020年大马人口及房屋普查报告》,马来西亚如今有4个州属的65岁或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州内总人口的7%,可被列为老龄化社会,其中原因是出生率降低和预期寿命延长。

ADVERTISEMENT

然而,政府与社会现有的资源并不足以在老年人的健康、社会福利、照护与起居上提供理想的设施与照护服务。加上家庭结构变迁与少子化现象,院,很可能成为老人最终的依归。

孝道,作为儒家的核心概念,“”自古以来便是华人子孙天经地义之事。在传统价值观念的牵制下,当面对把家中长者送进老人院的抉择时,“孝”与“不孝”自然成为道德拉锯战。然而,无论决定是什么,出发点都是源自于爱,在做决定前,需要重新思考“老人院”对一个家庭与社会的存在意义,并慎重了解老人院的操作与管理方针后才做决定。

联手推出“Kaigo长者介护专业文凭”课程

为让老年人,《星洲日报》 、富贵集团与新纪元大学学院联手推出“Kaigo长者介护专业文凭”课程,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所依、所乐、所安的同时,也维持家庭和谐。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日语中的“Kaigo” 即“”,是接受过较为完整的介护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介护人员,职责是照顾独立生活苦难的人的生活起居,对象包括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1987年,日本实施了“社会福利及介护士法”,以促进介护行业的发展。

介护士的工作理念如下:

01 | 尊重人的尊严:在介护工作中必须将每一位需要介护的老年人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02 | 支援自立生活:介护工作应“以人为本”,从帮助被援助者自立的角度出发,通过活用被援助者的残存能力,维持和促进身体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被援助者的生活质量。

03 | 援助自我实现:介护工作应充分认识并重视老年人内在的参与社会生活以及自我发展的愿望,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

04 | 实现正常人的生活:介护工作应尊重被援助者实际生活的需求,将其置于与普通人一样的社会生活状态下予以援助。

05 | 整体介护:介护工作不仅要满足被介护者的生理需要,还应满足其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介护工作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层面。

将父母送进老人院就不是“老吾老”?

曾毓林:我们经常从媒体报导上得知有老无所依的老年人,为此,某些国家以制法的方式来规定孩子必须赡养父母,请问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

伍燕翎:我们从小就从道德教育中读到要孝顺父母,如果社会哪天来到必须用法律来束缚人心,这是否本末倒置?同时,也说明我们迎来人性悲观的时刻,社会已没有人心,没有人文素质。我想,在还没迎来这一步前,我们应该先在教育方面下功夫。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院院长伍燕翎博士

李锦兴:从社会的历史层面来分析,旧时代的华人家庭结构多是三代同堂。他们在乡村生活为多,父母下田耕种,爷爷奶奶则在家照看孙子,这是传统华人家庭的美德。随着时代变迁,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核心家庭,成员只是父母和孩子,他们住进了公寓,爷爷奶奶则留在乡下。所以,往后“养老”的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法律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与家庭结构的调整所面临的挑战。

李姐䭲:社会教育、经济结构与发展都是环环相扣的,孝作为华人家庭的核心,是不能以法来制裁,而是从孩子的教育着手,并改变他们的价值观。现时代二三十岁的年轻父母认为,在养育方面,出钱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40岁以上的为人父母者,除了出钱还要考虑花时间在陪伴这件事,尤其是养育孩子,陪伴孩子的过程,其实是在培育孩子的品德。而我父母那一代,基于生活条件不好,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找生活,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三餐温饱。时代改变,一代代的成长条件与需求也会跟着改变,在照顾老人这件事上也一样。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富贵集团中马区首席营运长拿汀李姐䭲

曾毓林:人们认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不是“老吾老”,可是,如果长辈在养老院得到妥善的照顾可能会活得更舒适自在。我们应该让大众知道“老吾老”的涵盖层面与健康界限,而不是继续谴责将长辈送进老人院的孩子。

李锦兴:我很惊讶我们的社会对“老人院”还停留在刻板印象里。改变观念很重要,我们口中的老人院在国外是让一群老人舒服且晚年活得有品质的场所,与其说是老人院,不如说是康养中心、安老院或安养院。

胡禄铭: “将父母送进老人院等于不孝”这想法早已过时,送父母进养老院不是遗弃他们,随着社会变迁,把长辈留在家中照顾的决定该因人而异和视情况而定。如果决定亲自照顾长者,必须得先做好规划。研究显示,接近三分之一的女性为了照顾父母而影响工作,当中导致9%的女性辞职,有的迟到早退,甚至拒绝升职。

此外,照顾长者要有知识与技巧,以免造成老人和自己受伤就更得不偿失。即使决定把老人留在家中亲自照顾,也要给自己留退路,万一承受不了压力,还是可以考虑养老院,只是,要选择正确的养老院。如果老人家在养老院的生活素质比在家亲自照顾好,我相信他们很乐意在那里度过快乐的晚年生活。这比自己缺乏照顾知识与技巧而导致老人受伤,又或沟通不良而引起争执,进而导致感情破裂,待老人百年归老后而抱憾终生来得好。

曾毓林:理想中的华人社会是五代同堂,父慈子孝,这观念要重新洗牌了。现今社会少子化,把家中长辈送进养老院也是逼于无奈的事,一些家庭即便愿意承担起亲自照顾老年人的责任,但是,照顾者能力不足和与长者有代沟,也很可能导致家庭关系出现问题。再说,老人的性情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很大的改变,导致很多子女觉得老人家很难伺候,因此产生摩擦。

郭富美:社会普遍理所当然的认为女性是理想的照顾者,加上传统的华人家庭重男轻女的心态而心疼儿子把屎把尿的照顾自己,因此,照顾老人的重担自然落在女儿或媳妇肩上。有些被照顾者更在过程中嫌弃或埋怨照顾者照顾不周,导致本来就心理不平衡的照顾者产生复杂的情绪,这些情绪是需要被安抚的。

当照顾者无法承受压力而提出把父母送进老人院时,不赞成的成员往往是住在离父母最远的孩子,作为旁观者,他们对照顾者无法感同身受,因而导致关系变得紧张。其实,老人家未必抗拒老人院,只是碍于传统观念与颜面,担心别人在背后说孩子不孝而拒绝去养老中心。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新纪元大学学院辅咨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郭富美
“袖手旁观”,让长者拥有自主权、幸福感

曾毓林:如果跟年轻人谈孝道又夹杂太多繁文缛节的话,实在叫年轻人太沉重。另一方面,抛开传统的道德枷锁,是否会跟中华文化提倡的孝道背道而驰?我们得如何与时并进呢?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伍燕翎:二十四孝故事里孝的形式在现时代是不合理也用不上,但是,不代表要摒弃这些故事,因为让这些故事继续流传在于传递孝顺的精神,而不在于传承孝顺的形式。如果年轻一辈无法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只是携带其外在形式而不去了解其内涵,文化被埋葬是迟或早的事。

要维持传统,首先要考虑自己进行起来心理上是否感到舒服自在。若是,这些传统习俗可以保留并传承下来。如果在执行时心里有疙瘩,那就要重新思考是否要改变形式。

我两年前跟丹斯里邝汉光聊天时,发觉他很注重家风,视长者为尊,当时我很诧异于现时代竟然还有企业家还注重家风,家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两个层面,除了视善待与照顾家中老人为天经地义之事,也需要灌输年轻人善待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这课程以先训练富贵集团的代理跟陌生家庭谈照顾老年人为序幕,用意是由他们传播并升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中华文化的精神,唤醒人们关怀长者之余,也同时在社会播撒种子,如此一来,就不需要以立法来制裁子孙必须尽孝道。

在文化传承方面,我们必须重新探讨其价值观,思考如何让年轻人融入老年人的世界。在凡事都要打卡的年代,很多人会在社交媒体分享和家人出游或一起吃饭的照片,我乐观看待这个时代的改变,毕竟,我们也是时候以时髦的角度深耕中华孝道文化。

李姐䭲:任何民俗都有隐含的意义,一旦懂得其含义,我们就会体验到其意义和庄严,像殡葬里头要披麻戴孝、死者穿汉服或烧库钱等仪式都有典故。

披麻戴孝的用意,是为了让孩子身穿让皮肤感到不舒适的麻布,透过又刺又痒的触觉来体会父母辛苦养育孩子的过程;穿汉服脚不踩地的缘起,是清朝不可有汉族元素,唯有在死后以穿汉服且脚不踩地的方式来找回汉人的尊严。而库钱呢,是相传每个人在投胎转世前,都要跟库官借一笔钱来当作是投胎路上的盘缠,人在过世之后,就要回到阴间将所借的库钱还给库官。因此,家属要烧库钱好让往生者有钱可还,其用意在于教育后代在生时不要欠债。

这些被传承下来的民俗并不是粗陋的习俗,而是先人将中华文化的深刻意义以他们的方式根植于后代的民俗之中,然而,这些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却被现代人所忽略,反而加入鬼神之说。

我身为人母最大的感受是,在亲自带孩子或交给保姆照看的选择上,无论我做出什么决定,出发点都来自于爱,这跟把家中老人送入养老院是否孝顺的观点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可以决定要不要把孩子生下来,一旦决定要生下他们就要负责任,但是,我出生时父母就已存在,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我相信,我现在用什么方式来爱我的孩子,决定了我的孩子将来如何孝顺我。

胡禄铭:孝的意义不变,但形式可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我经常鼓励大家在照顾老人家时不要一来就上手帮忙,大家听了都感到很惊讶,认为“袖手旁观”很不孝。要知道,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会逐渐失能,导致价值感低下,自尊心受损,但他们仍希望能自主和独立,因为拥有自主权可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带来满足和快乐。

我经常鼓励大家先询问被照顾者的意见,要遵循他们的意愿来给予协助,并在过程中多加鼓励,像照顾中风病人时,家属可陪伴在旁并默默观察,发现他们因行动受限而无法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时才给予协助或慢慢引导他。一旦他们能凭一己之力完成一件事,内心会感到满足,快乐。虽然一开始会比较难,但慢慢会变得得心应手。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新纪元大学学院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胡禄铭博士
康养中心需要很多人才,不仅仅是劳工

曾毓林:要过上理想的晚年生活,有哪些需要改善或增强的地方?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胡禄铭:传统的老人院让人抗拒,是因为缺乏妥善的环境和技术,同时,异味不宜探访者久留。现有的老人院也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家属来探访时一起活动,老人只能躺在床上,而探访者仿佛是坐在“病床”旁陪聊。

日本早已以度假区的方式来经营老人院,这值得我们效仿。现代化的康养中心的管理方式,除了有专业看护,同时也不会让老人家失去家庭和社会的联系,除了鼓励家属多来探望老人家,闲时也为老人家建立健康的活动圈子。

马来西亚的发展商看准时机,对打造老人社区蠢蠢欲动,他们一开始认为建构老人社区只需要景色宜人就好,但适合老人使用的硬体设备和安全考量也很重要。除此之外,服务要到位,要提供有益身心的活动以及有足够的照护人员。毕竟,康养中心更需要的是很多人才,而不仅仅是劳工。

以马来西亚目前的高龄化现状与现有的老年人设施与福利来看,国人要达到理想的安老生活,迫切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系统;教育层面要培训人员,医保方面需要政府政策的配合等等。回到个人,如果你现在已经40岁,是时候要好好规划你的老年生活了。

相关文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一起来实践孝道新定义
爱长在【生命留书】/人生没有拥有权,只有使用权
爱长在【生命留书】/哪天我没救了,就让我自然死亡
爱长在/使用氧气治疗时该注意的事项
爱长在/纸尿片外漏,找出原因解决外漏
刘塑煊/营养照料对于伤口恢复的影响
爱长在【生命留书】/生命留“书”,我的书都拜托你们了
陈朝颖/照顾卧病在床的长者时该注意的事项
爱长在【生命留书】/人啊,谁不是死着回去?珍惜每个当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