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外的许多地方,产地旅游是游客喜欢的深度旅游方式,当中又以地方农产品为卖点,打开味蕾的旅程最受欢迎,譬如到法国、意大利、纽西兰等葡萄酒产区一一拜访不同酒庄的微醺之旅;或到英国的切达峡谷去品尝闻名于世的切达芝士(Cheddar Cheese),并了解整个制程。
虽然旅游总以视觉和味觉先行,但产地旅游却不限于农产地,为观光客而设的观光工厂(虽然也以食品加工厂为大宗)当中还是不乏像国内数一数二的皇家雪兰莪当代锡镴馆(Royal Selangor Visitor Centre),这些兼具导览、体验、餐饮、购物魅力的旅游胜地。
ADVERTISEMENT
相较于观光工厂,许多工厂大都远离观光区,那些具备将产地DNA转化成导览、体验活动或游客喜欢的商品潜力的业者便决定“打开工厂”。大型工厂增设专人导览,让访客看到产品的流水线,甚至参与部分制程,小型的工坊则让访客亲近地方职人,感受匠人工艺的魅力,并有机会给自己或亲友制作一份伴手礼。

这几年,在怡保走访了江沙路、珠宝(Chemor)、巴占(Bercham)、埔地(Siputeh)一带的几家制陶工厂,从中看见怡保制陶业曾经的风光。这个锡矿重要的副产业,当年曾因拥有七八十家工厂而鼎盛一时,成为“大马陶都”;如今风光不再,几座还保留“龙窰”的工厂,高耸的烟囱立成了时代的坐标,是产地迷人的风景。
还在运作的工厂当中,有后代在工厂旁设立陶艺工坊,有条件招揽游客来参观、体验;也有关厂结业后转型成功的业者,以生活陶品牌再出发,同时开班授课,渐渐站稳脚步。对于从来没有涉足旅游业的匠人或工厂业者而言,针对产地旅游需要的一系列服务和体验设计,都要依赖外来资源、人力的投入和协作,平常不一定都能对外开放,于是在日本就有像新潟自江户时代就以刀具、作业工具、金属西式餐具等金属加工工艺闻名的燕三条地区,从2013年开始就在每年的10月、用4天的时间举办“燕三条工厂祭”(网站:kouba-fes.jp),邀请超过100家当地工厂同时打开门,让产业的日常变成游客的风景。
大会手册介绍所有参与的工厂、附上相关地图,供游客更好地规划参访行程。活动主场地则设有市集,请来全日本各地的在地品牌一起亮相,展现地方产业如何创新,现场还有各种体验活动、讲座和音乐表演,成就一次日本最重要的“产地祭典”。
活动期间,访客可以在会场食堂利用当地盛产的餐具,品尝到用当地食材料理的美食。附设的工厂选物店,展售优良的当地工业产品,也成了访客必买的伴手礼。除了工厂,当地的农场、餐厅等也配合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和美食体验,一举填补所有观光客的需求。

“燕三条工厂祭”除了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地方的节庆活动,也将原本经济走向衰退、人才开始凋零的情况慢慢调整过来,变成了带动传统工厂转型的地方创生范例,吸引了众多国外相关产业业者来这里朝圣,并获得日本“产业观光造镇大赏”、“Good Design”等重要奖项。
对于怡保或者其他具备产地旅游的地方而言,从产、官、学、社串联的方向去努力,“燕三条工厂祭”说不定是我们走出传统产业困境的一条路。
延伸阅读: 卓衍豪/“海龟巷”教会我们的事 卓衍豪/路上观察学 卓衍豪/“海。浪滔滔”何止是民宿 卓衍豪/巷弄商圈 卓衍豪/以传说包装的旅游行销 卓衍豪/从嘴巴开始的旅程 卓衍豪/从“3号公路”到“3号公路节” 卓衍豪/文化旅游领军地方觉醒的年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提及蓝色小镇,相信很多人脑海中闪现的定是希腊著名的旅游景点,也被誉为爱琴海最美小岛的圣托里尼岛(Santorini)。其实在北非摩洛哥,也有一个蓝白色调交织而成的唯美小镇,叫做舍夫沙万(Chefchaouen),是全球五大蓝城之一,可以媲美众所周知的圣托里尼岛,却蓝得更彻底、更耀眼!

舍夫沙万地处偏远,距离文化古都菲斯(Fez)有200公里,首都拉巴特(Rabat)将近250公里,需要至少4小时的车程。若想从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机场直接前往舍夫沙万,全程超过350公里,历时5-6个小时车程才能抵达。
舍夫沙万,当地人简称之为“沙万”(Chaouen),源自柏柏尔(Berber)语“Echaouen”,原意指“角”,而“舍夫”(Chef)则源自“Chouf”一词,意思是“望着”,这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舍夫沙万位于摩洛哥西北部,海拔约6008公尺,坐落在里夫山脉(Rif Mountains),隐身于山坳里,远眺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杰贝尔梅古(Djebel Meggou)和杰贝尔卡拉(Djebel Kala)山峰,状似一对山羊角,也因此而得名“Chefchaouen”,字面意思为“‘望着’形状像一对山羊‘角’的山峰”,更具体地说是有“望着山峰之巅”的含意。



迷宫般的老城,弯弯绕绕,容易迷路
从菲斯出发,经过4个小时左右的舟车劳顿,到达舍夫沙万时已近正午。在舍夫沙万“麦地那”(Medina,阿拉伯语“老城”的意思)里,大部分建筑古老,街道狭窄,而新城区则是现代建筑,有银行、书店等。
由于通往老城的道路狭窄,大型车辆无法通行,因此旅游大巴只能停泊在老城区外围的停车场,酒店业者都会安排行李车帮忙载送游客的行李前往下榻酒店。下车后,我们需步行大约20分中才会到达老城。
老城里仿若迷宫般的巷弄纵横相通,无论哪个转角,都看到各种深浅不一的蓝色建筑,一片连着一片,很容易让人迷路。在弯弯绕绕的巷弄中,巷道宽窄不一,路面都是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砌,崎岖不平,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分布,配以石条阶梯,仅适合徒步旅行。


倘若要入住摩洛哥传统庭院民宿,即“里亚德”(Riad)或达尔(Dar),游客必须携带轻便的背包行李,或提前联系民宿经营者,让他们请人来帮忙搬运行李,否则在老城里扛着行李箱七拐八拐,上上下下层层阶梯和坡路才能抵达民宿,定会疲惫不堪!
从停车场步行到老城区里的“网红餐厅”(Mr Bin Chinese Restaurant),几乎都是陡坡。几位年长的团友明显感到吃力,步履蹒跚。导游因此联系了一部德士,载送她们前往餐厅,享用我们来摩洛哥数天,吃腻了塔吉锅(Tagine)后的第一顿中餐。
舍夫沙万有两家著名的中餐厅,即“成都印象川菜餐厅”(La Petite Chengdu Chinese Restaurant)和这家由中国河南人开设的中餐厅。漫步在山城步道上,目及之处几乎都是一抹蓝,居然连德士也髹上蓝色,散发着其独特的蓝城魅力。

曾经的难民村,蜕变成童话色彩的蓝城
舍夫沙万大面积使用蓝色为主色调,从而塑造蓝色山城的特色,因而被誉为“摩洛哥的蓝珍珠”(Blue Pearl of Morocco)。
对于它为何被髹成鲜艳夺目的蓝色,一直是众说纷纭,当地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蓝色具有防蚊功效。直至今天,年复一年,当地居民持续使用蓝漆,重复髹饰油漆剥落的墙面,形成深浅不一、颜色不均的层次感,表面也略显粗糙,有些房舍外墙甚至出现脏脏丑丑的斑驳感。
自从《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刊登舍夫沙万的照片于摩洛哥旅游指南的封面,以及李昇基主演的韩剧《浪客行》(Vagabond)远赴这里取景拍摄并播出后,这座山城开始爆红,成为摩洛哥旅游必去景点。
从老城的主要入口“艾因门”(Bab El Ain Gate)开始,徒步约10分钟即可到达乌塔哈曼广场(Plaza Outa El Hammam)。这座山城其实曾是一座难民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471年,始于修建防御葡萄牙入侵的城堡。后来,因为大量的摩尔和犹太难民涌入避难,老城区从城堡四周逐步扩建,并大规模髹上蓝色,让原本土黄色的城镇,变成宛如童话世界、唯美而浪漫的蓝城。然而,整座城堡至今仍基本保留着当时的原貌,伫立在老城中。
此外,舍夫沙万还保存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因此,主要景点除了成为焦点的蓝色房舍等,就是矗立在乌塔哈曼广场一侧的古堡博物馆(Alkasaba Museum)、紧邻古堡而建的大清真寺(Grand Mosque of Chefchaouen),以及西班牙遗址──建在山顶上的白色西班牙清真寺(Bouzafer / Spanish Mosque)。


梦幻“蓝颜”,仿若仙境,惊艳人间
迈入老城,仿佛置身在蔚蓝的海底世界,空气中似乎少了些灼热,游客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穿梭于狭窄蜿蜒的巷弄之间,宛若遨游在深海里的鱼群!由于摩洛哥是穆斯林国家,舍夫沙万亦被阿拉伯文化渗透,随处可以看见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和富有伊斯兰色彩的洗手台。
在老城里,在居民的巧手下,很多老旧的古宅变成民宿、餐饮店和各类店铺,贩售的商品琳琅满目,焕发勃勃生机。许多民宿、店铺和民宅的外观色彩鲜艳、图案丰富,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一大亮点!放眼望去,一栋栋蓝色建筑犹如童话故事中的梦幻房屋,连同遍布整个老城的大型壁面装置艺术,不管怎么拍都十分好看。
无论是随意闲逛或者依谷歌地图去寻觅知名的摄影景点,穿行在舍夫沙万巷陌,游客可以感受到历史建筑与居民创意的和谐交融,每个角落都体现了别致的艺术氛围感,呈现在建筑外墙、门窗与阶梯上,如同美术大师巧手勾勒,搭配多彩的花盆和攀附在墙上的藤蔓花卉点缀,构成了非同寻常的美。到过舍夫沙万的人,总会被它的“颜值”惊艳到!
举目满眼都是蓝,移步皆是美景,几乎每个角落都蕴藏着入镜的画面,像是童话故事中的景色,即便是拿手机随手一拍,都能拍出媲美明信片的效果。
舍夫沙万独具一种说不出的意境之美,在蓝色和其他色彩肆意碰撞中,构建出一幅幅色彩明艳的美景图,也因此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婚纱摄影、游客等前去拍照。


慢活步调,感受不一样的山城魅力
尽管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鱼贯而入,居民兀自生活着,不管大人或小孩,都不受访客干扰,不急不躁地过着简朴、闲暇安逸的生活。当地男居民大多穿着一种叫“杰拉巴”(Djellaba)的带兜帽连身长袍,悠闲自在地在街道上行走。
跟与摩洛哥其他地区一样,走在舍夫沙万的街头,到处都看得到猫的踪影,称它为“猫城”也不为过。猫似乎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分子,不怕生,任人撸摸。这些猫和蓝色背景相互衬托,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夜幕降临,从酒店的全景露台俯瞰老城,建筑层叠耸起,星星点点地亮起了灯光,汇成一片灯海,又是另一番美景。隔天清晨,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街道上安静冷清,行人寥寥,好多店铺还没开门营业。
离开舍夫沙万前,我一个人在酒店附近的街道瞎转悠,随手拍拍照,却发现不同时间点拍摄老城的景色,都有其迷人的风采,彰显蓝城独特风貌。
在这里,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旅者,在享受悠哉惬意的慢生活之余,可以用镜头捕捉舍夫沙万的美丽瞬间,感受蓝城无限的魅力,收获不一样的山城之旅。


延伸阅读: 【摩洛哥】彳亍撒哈拉,在浩瀚天地留下足迹 【摩洛哥】北非摩洛哥多姿多彩 【东非肯雅及坦桑尼亚】跨越非洲大草原,追随动物大迁徙的足迹! 【沙地阿拉伯】沙地阿拉伯,向世界敞开观光大门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