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大牌档

|

编采手记

发布: 9:00am 03/07/2023

嗅觉

终于阳了

嗅觉错置

无味觉无嗅觉

测试剂

无嗅觉

无味觉

味觉

袁博文

COVID

大牌档

编采手记

检测

确诊

袁博文/无味觉无嗅觉,吃屎也不自觉

作者:袁博文(副刊【焦点】编辑)

ADVERTISEMENT

三年多来,坚守防疫SOP,每天两点一线、不堂食、少出外,原以为自己定能稳稳当当继续成为副刊组内为数不多的处了。可是,只要打破了日常习惯,例如将每日的两点一线变成三点一线、推迟入睡时间、工作加倍、生活繁忙,COVID贼就防不住了,它会趁你身体免疫力低下时登堂入室。

最可恨的是,你一开始是看不清COVID贼的面貌,那些喉咙疼、发烧、感冒、咳嗽,乍一上身就觉得跟普通发烧感冒无差别,而当自我是阴非阳时,它又会让你不断疑神疑鬼:发烧不断喔,是冠病症状;可是发烧不断加严重鼻塞,又觉是流感;当重复发烧加隐隐约约骨痛,又不得不怀疑是不是骨痛热症。

我在吃完一排退烧药、拼命灌加盐100号后都没办法降温时,我知道,要去看医生了。

不过,医生诊断我的症状很初期,可能检测不出结果,吩咐我第二天若还没退烧就可以回到诊所检测。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就在我半晕半醒间居家赶完了版,我退烧了。除了身体疲累、汗多,喉疼、鼻塞等症状皆消失了,满以为只是普通发烧,可当我退烧两天后吃不出苹果的甜味、嗅不到洗发水的香味时,我才惊觉自己原来没了

再次去诊所,幸好不是中“孖宝”。买了新的,回家帮妈妈检测,恭喜,她也“中奖”了,我们双双向医院延迟复诊时间,一起待在家坐“COVID监”,不必分开了。只是妈妈比我强壮,刚动完手术几天的她是无症状

其实是一个有趣的体验。我的并不是所有味道都尝不出,甜酸苦咸鲜五味中,酸和苦涩味保留,咸味则要多添加盐才能尝出。嗅觉呢,除了香臭不觉,嗅到的味道还是有些“错置”的,例如汽油味嗅到甜味、樱花沐浴露嗅到鱼腥味。当下想,若趁我无味觉无嗅觉给我吃屎,我也不自觉。

伴随无味觉无嗅觉症状的,还有不时心悸、身体疲累和浑浑噩噩的脑袋。那阵子,身体犹如要经常充电的劣品电池,满电时,便立即集中精神工作,再加上食欲降到零,每天不饿到手软脚软,是不会去动手弄吃的。

幸好,约两个星期后味觉和嗅觉就恢复了,不过至今还是觉得身体疲累,每天睡七八个小时还觉得睡不够似的,只能慢慢调养了,不能急。

相关文章:

林德成/谈素材
林芷桑/忙到冒烟
张露华/请善待它们
许钦斐/海外华文书市,我想找……
关丽玲/下一餐吃什么好?
许钦斐/海外华文书市,我想找……
梁靖芬/不正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0:00am 31/03/2025
林佳莹/还有多少女性不敢直呼“月经”大名?

月经禁忌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2023年,尼泊尔一名16岁少女因来月经被迫住进“月经小屋”隔离,最后被毒蛇咬伤身亡。尽管尼泊尔政府早已禁止这种陋习,但“月经不洁”的观念根深蒂固,属于女性的悲剧不断上演……

月经小屋(图片取自网络)

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月经,受访者迟疑了一下,把月经称为“朋友”。究竟有多难以启齿,让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敢直呼“月经”大名?

不过,我能理解受访者的反应,毕竟过去我也曾对月经感到羞耻。

从进入生理期开始,我就听说过不少关于月经的禁忌。比如,月经叫“大姨妈”;来月经是女生之间的悄悄话,不能随便在男生面前提起;男性不能倒装有卫生棉的垃圾;来月经的女性不能进寺庙、不能出席丧礼……

还记得去超市买卫生棉时,不管收银员是哪个种族,都会有一种默契——自然而然地从柜台下抽出黑色塑料袋,专门用来装卫生棉。回到家后,要把卫生棉拆开分装,每一片都用报纸包好,不让别人,尤其是男性看出那是卫生棉,然后收进书包里。等到要用的时候,又像做贼一样,遮遮掩掩地从书包里抽出来,快速跑向厕所更换。换好后,还得用报纸包好才能丢进垃圾桶。

月经禁忌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2023年,尼泊尔一名16岁少女因来月经被迫住进“月经小屋”隔离,最后被毒蛇咬伤身亡。尽管尼泊尔政府早已禁止这种陋习,但“月经不洁”的观念根深蒂固,属于女性的悲剧不断上演。

但又何止是月经呢?束缚女性的禁忌,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内裤不能直接丢洗衣机,避免与衣袜混洗,是出于卫生考量。但许多人却宁愿相信那些不近人情的旧俗,认为女性的内裤必须分开洗,否则会影响家中男性的财运;晾晒时,还得挂在低处,不能过头,否则会触霉头。

有没有发现,这些禁忌的出发点,几乎都是以“男性”的利益为优先,要女性学会羞耻?仿佛一切晦气,都是女性的错。

看过一句话说:“我们的恐惧是被后天训练出来的。”那些皱眉、叮嘱、责备,一次次提醒着我们,月经是污秽的事。久而久之,我们也就真的相信了。但我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女性抬头的时代,能够接受教育、接触不同的资讯,逐渐摆脱“我是女性,我有罪”的枷锁。

然而,遗憾的是,仍有许多女性在这些不饶人的风俗里苦苦挣扎。

事实上,关于月经羞耻的讨论从未缺席,网络上随处可见相关内容,不少人也在为此发声。尽管如此,这么多年来的旧观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所以能够勇敢地直接说出“月经”,已经是个重要的进步。

相关文章:
陈星彤/雨林教会我的自由
​梁慧颖/列访纲
白慧琪/把新闻过成时间度量衡
袁博文/学习变老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