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天前,“星爷”周星驰公布即将开拍《少林女足》,并全球公开招募演员。此消息一出,在社交媒体上立即引起轰动,不少本地艺人亦发帖响应,以期望获得星爷青睐。
“波,并唔系咁射嘅”(球并不是这样射门的),这句对白开启了足球与少林功夫的梦幻结合。虽然电影中出现的武术套路并不全是同一个流派,但星爷用了一句“天下武功出少林”来概括。
ADVERTISEMENT
说到这句话,不知大家是否发现,无论是民间传奇抑或武侠小说,又或者是各种的武侠片、功夫片中,少林总是必不可少的名门大派,少林寺更是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武术圣地。为何唯独少林寺与功夫密不可分呢?这一期,我们来聊一聊历史上真实的少林寺。
少林寺的创立,与一位来自古印度的僧人有关。这位高僧来自东天竺,名字叫做跋陀。他抵达中国时正值北魏时期,佛教在当地迅速发展。当时虔诚的北魏孝文帝曾接见跋陀,并听他讲经。为了留住这位高僧在中原弘法,孝文帝在公元495年选择在河南登封嵩山的少室山下建造寺院,命名为少林寺。
30年后,另一位高僧从古印度坐船到广州,然后一路北上抵达少林寺,开创了中国的禅宗传承。这一位高僧就是被中国禅宗尊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弟子)及“东土初祖”的达摩。因此,少林寺也被誉为禅宗祖庭。

少林功夫甲天下的起源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相比起禅宗佛法,如今的少林寺最为海内外熟知的,莫过于少林功夫。那少林功夫的起源是怎样的呢?有关少林功夫起源的传说除了传自达摩,有的认为是开山祖师跋陀所创,有的认为是跋陀的弟子慧光和僧稠所发明。不过这几种说法都缺乏有力证据。
实际上,少林寺自创立以来,寺院中的僧人就已开始习武。主要是因为少林寺位处嵩山深处,山势险峻,自然条件恶劣。为了生存,少林寺的僧人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再加上少林寺一带树林茂密,经常有猛兽出没,所以少林寺僧人需要学功夫来保护自己。

僧人习武保卫寺院财产
更重要的是,与统治阶级关系密切的少林寺历朝历代都曾受到朝廷的重视,所以古时候的少林寺拥有大量土地田产。为了避免盗贼或叛军的侵略,僧人必须习武来保卫寺院财产。
少林学佛需要修禅,少林僧人习惯在山中寻找寂静的地方一边静坐参禅,一边活动练武,禅拳归一成为少林功夫的特色。在经历长时期的演练、传承后,少林功夫也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武术体系。来到明清时期,少林这个武术流派逐渐成型。根据文献记载,明朝的少林武术已经出现拳、剑、鞭、戟等多种套路,而当中的拳法和棍法更是名闻天下。
历史上,少林武僧曾多次参与朝廷的战事。比如明朝正德年间,少林武僧周友曾多次率领僧兵协助朝廷平定农民起义军,甚至镇守山陕边关、征讨云南等,3次立下奇功,所以周友又被称为“三奇和尚”。不过在诸多战事中,当今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情节。“功夫皇帝”李连杰出道的首部电影作品《少林寺》讲述的就是这一个故事。

这件事发生于隋末唐初,当时王世充在洛阳篡位,自称大郑皇帝,然后派侄儿王仁则杀死皇泰主杨侗,隋朝灭亡。王仁则是王世充哥哥的儿子,被封为唐王。公元620年,唐朝秦王李世民带兵攻打洛阳,当时驻守登封的王仁则占领了少林寺田地。为了保护寺院田产,少林寺组织了13位武僧攻击王仁则,最终生擒了他,并把他献给李世民。
不过,唐朝朝廷却以少林寺为王世充财产为理由,一度被没收,僧侣被逼还俗耕田。所幸最后李世民登基后为少林寺平反,恢复少林寺,表扬少林寺僧人的功绩,同时赏赐少林寺大量田地。所以“十三棍僧救唐王”并不是史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十三僧擒王仁则助唐”。

参与抗倭战争,势力逐渐南渡
在香港电影工业鼎盛时期,少林功夫的声誉更是通过各类功夫片和武侠片传遍全世界,引起学功夫热潮。即使电影中主要讲述的是流行于福建、广东地区的南拳,其来源大多数都与少林扯上关系。为何河南少林寺的功夫会在东南沿海地区盛行?这就必须提到历史上的抗倭战争。

明朝时期,来自日本的倭寇经常在东南沿海地区上岸攻击平民百姓和船只,烧杀掠夺。朝廷因此多次出兵剿灭倭寇,其中包括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当时,少林武僧曾大规模参与抗倭,同时也有不少将领聘请少林武僧协助训练军队,传授少林功夫。因此,少林武功开始在南方流传,形成“南少林”武术流派。
明朝灭亡后,南方出现大量反清复明的地下组织,招揽习武之人抗争自保。少林武功就在这段时期逐渐发展成洪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等知名南拳流派。这就是“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由来。
回头一算,《少林足球》原来已经是22年前的电影了,但其中的对白、人物和情节至今依然记忆犹新,甚至不时还会被网民制成新的网络哏流传,可见其影响力深远。最后,就让我们期待星爷的新作吧!
相关文章: 林家豪/历史上真实的西天取经 林家豪/粽观世界 林家豪/粽子宇宙 林家豪/金人、白马与佛法 林家豪/春花秋月何时了 阿蓟/嗜甜无极限的菲律宾甜点 牛忠/张颂文 彭健伟/平板电脑上那张我的脸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亚罗士打30日讯)美食承载万千思念,阿嫲的味道至始不变。
从事电商的林家豪(37岁)从小到大都是吃不胖的体质。小时候,他不爱吃饭导致身形比同龄孩子瘦小,疼爱孙子的阿嫲研制出了很多美味的佳肴菜色,单纯就为了让家豪吃得好、长得高。
(拍摄:黄惠玲)
阿嫲的独家私房菜,让他吃出了温暖和爱,更渐渐地也爱上了烹饪。


曾跟多名厨学各种烹饪手艺
林家豪从小就喜欢窝在厨房,围绕在阿嬷身边,看得多了也从中偷师,将阿嬷的烹饪技巧学了下来。

他喜欢研究食谱,也从阿嬷身上学习了一些独家秘方。奈何,在“男儿不下厨”的传统观念下,面对父亲的强烈反对他学厨,他为了不让父亲失望,只得报读了父亲所希望他报读的科系。
后来,因为阿嬷的一句话,他完成了原本的科系后,再偷偷报读了烹饪与烘焙课程。
他回忆说:“虽然阿嫲不在了,但是她曾经告诉我的一段话让我一直铭记在心。她告诉过我不要因为别人质疑你的眼光,让你也跟着质疑了自己的能力,只要不放弃学习,就会有能力解决眼前的难题。”
从此之后,这句话成了他的座右铭。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烹饪与烘焙学院后,就在五星级酒店的烘焙厨房、西餐厨房、中餐厨房和马来餐厨房任职过。
这几年他跟随多个名厨学习各种烹饪手艺,但最难忘的始终还是那个独一无二,属于阿嬷的味道。
第一道:香草料炸鸡块(配酸辣酱)
食材:鸡肉400克、香茅1枝、九层塔叶10大片、小葱头4粒。

炸鸡粉:中筋面粉60克、马铃薯淀粉40克、泡打粉4克、盐2克、水大约90至100毫升、食用油一汤匙。
炸鸡块做法:
1.用破壁机将香茅、九层塔和小葱头一起搅成细碎状,然后倒入切好且已沥干水的鸡肉丁块里抓抹均匀,腌制入味半个小时。

2.把调拌好的炸鸡面糊斟量倒入腌制后的鸡肉丁块里,抓拌均匀,油温160度下锅油炸至金黄即可捞起。

酸辣酱材料:蒜头半颗、小辣椒5条、九层塔叶10片、番茄1个、小桔仔8粒、盐少许、白糖1茶匙。

酸辣酱做法:
番茄蒸至熟烂备用。蒜头放入石臼内椿至出味,依顺序加入辣椒、九层塔叶、蒸熟的番茄,一步一步椿出香味后方可加入盐和糖,最后挤出小桔仔汁加入椿好的材料里稍微搅拌一下,香辣酱即完成。

关键注意事项:
1,水加入粉后必须用筷子左三圈右三圈来回轻轻搅匀至成糊,不可顺时间搅拌避免面糊产生太多面筋,导致油炸后的酥脆度降低。
2,搅匀后的面糊必须要加入两勺食用油,同样左三圈右三圈搅匀后静置10分钟方可使用,这是油炸后炸物能酥脆的关键。
第二道:爽口番茄酱汁鱼
食材:鱼、红萝卜、黄瓜
炸鱼粉:面粉4汤匙、马铃薯淀粉2汤匙、粘米粉1汤匙、玉米粉1汤匙。
番茄酱汁:番茄2个、姜一小段、蒜头五瓣、番茄酱一汤匙、热水250毫升、鸡精粉少许、盐少许、白醋少许、玉米粉少许勾芡用。
炸鱼做法:
1,所有粉混合均匀后,把改好花刀的鱼肉裹上粉,拍掉多余的粉后,油温烧至160度,手抓鱼尾将鱼头前大半段下锅油炸3分钟,3分钟后将整条鱼放入油锅油炸至金黄即可捞起。

2,红萝卜与黄瓜丝切细丝,铺于炸好的鱼肉上。
3,用搅拌机将番茄搅泥备用。起锅烧油加入姜片和蒜头,爆香后加入搅拌成泥的番茄酱炒至熟烂后倒入250毫升热水,最后加入鸡精、盐、白醋调味,玉米粉兑水勾芡即可起锅淋在鱼肉上。
关键注意事项:
1,鱼肉必须用吸油纸或干布按压吸干水份,避免第3步抓住鱼尾油炸时被油溅伤手。

2,鱼肉必须改刀,两面都切花刀,此举能让鱼肉外酥里嫩且更好的均匀沾吸番茄酱汁。

3,炸鱼时必须抓住鱼尾巴,把鱼头前大半段先下锅油炸3分钟后方可整条鱼下锅,此举是为了避免比较薄肉的鱼尾部分变得干硬。
第三道:传统竹笼蒸鸡蛋糕
食材:鸡蛋4个(约180克)、面粉150克、细砂糖110克、葡萄干少许
做法:
1,用电动手搅机把鸡蛋打至半发后慢慢加入细砂糖,直至细砂糖完全融化且鸡蛋完全膨发状态。

2,分3次加入过筛后的面粉,拌匀后倒入已铺好油纸(烘焙纸)的竹篮里,面糊表面撒上葡萄干后立刻入蒸笼蒸25分钟。时间到后,关火放置5分钟方可出锅。


3,出锅后,可以用八角沾食用色素液,压印在鸡蛋糕上做图形装饰。

关键注意事项:
1,面粉一定要过筛避免有结块。
2,加入面粉后快速拌匀即可,避免过度搅拌导致打发的鸡蛋消泡,此举可导致鸡蛋糕制作失败。
3,蒸笼要预先把水煮沸。
4,可以在蒸笼水里加入几片斑兰叶、茶叶或竹叶增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