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大牌档

|

编采手记

发布: 9:00am 10/07/2023

编采手记

昆虫

林德成

甲虫

与昆虫打交道

蜜蜂授粉

黑水虻幼虫

林德成/与昆虫打交道

作者:林德成(副刊【e潮】记者)

上周见报的《未来兴吃虫》专题是我挺有兴趣的课题。几年前,全球开始谈粮食危机即将来临,许多分析推崇食用(Entomophagy),亦有食物科技公司研发人造肉、植物肉,用“假肉”填补人类的蛋白需求。

ADVERTISEMENT

那个时候,我没有在本地找到制作昆虫食物的公司,就转向撰写关于人造肉的专题报道。为了把题目做得有趣,我邀请一位厨师,分别烹煮人造肉、素肉和真肉试吃,评价口感和味道。

可惜,当时市面上只能买到美国植物肉企业Beyond Meat的人造肉。我内心更想要试另一家人造肉企业Impossible Foods的汉堡肉饼,因为他们的肉饼有加入“Heme”(血红素),能让植物肉吃起来有像肉的血腥味。

直至今年5月份,我终于找到制作昆虫食品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去探索昆虫食品的领域。在过去两三个星期,我和愐壮都在跟昆虫打交道,从“炼虫”达人身上学习养虫知识,以及了解昆虫养殖产业的商机和发展趋势。

我们还一路向北,一探养殖面包虫的工厂。在受访者鼓励下,我伸手往养盆内捞起一堆,任由甲虫在手上爬行。本以为会很刺痒,但并没有很难忍受,几秒之后便克服了恐惧感,任由甲虫利用利爪在我皮肤上灵活走动。

那要如何摆脱它们?只要稍微抖动手掌,它们就从几十公分高空掉回盆内。

另外,在翻阅资料时,我才得知在吃东西时,会呈现一种有规律和流动的进食方式。它们会以金字塔的形式围绕着食物啃食。底部是饥肠辘辘的幼虫,然后慢慢地“叠罗汉”吃上去。在高处吃饱了的幼虫就会被接踵而来的幼虫挤下去。这样可以让每只幼虫有机会吃到食物。但是,如果它排得很后面,食物又被吃完,那就sorry了,当晚要挨饿。

这样的进食规律有点奇妙,幼虫会遵循大自然赋予它们的逻辑行事,在复杂的群体结构里面,有秩序地生活在一起。

如果想要探索昆虫奥妙,蜜蜂会更有趣。它们的内部分工很严密,拥有社会阶级之分,分别只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各司其职。工蜂是负责采花蜜,不过,雄蜂没有螫针,不能采蜜。它的生命意义只为了与蜂后交配,之后就一命呜呼。

昆虫数量看似很多,但不是取之不尽。人类的经济活动一直在破坏天然土地资源,以致昆虫也没有地方筑巢生活,久而久之也会消失殆尽。

单说授粉这件事,全球三分之一的农作物要靠。现在农民不断用农药、杀虫剂,发展商不停开垦土地,加上气候变化,蜜蜂根本没有活路。如果持续下去,未来餐桌的蔬菜种类只会越来越少,说不定还会出现“人造蔬菜”。

从现实的残酷来说,昆虫也是食物链里其他动物的食物。当然,人类吃昆虫不是必要。生物科技公司养殖昆虫,更不是直接将它们变成食物,而是想萃取蛋白营养制成产品,来补足人类的食欲需求。

说实话,我是不敢吃有肉身存在的昆虫。不过,弄成面粉制成面条、面包、零食,我倒是可以接受。

相关文章:
【虫虫商机/01】虫虫餐──人类未来的食物?
【虫虫商机/02】从泥土到餐桌,小小蟋蟀营养丰富
【虫虫商机/03】生物界清道夫黑水虻,吃掉厨余拯救地球

相关文章:

袁博文/无味觉无嗅觉,吃屎也不自觉
林德成/谈素材
林芷桑/忙到冒烟
张露华/请善待它们
许钦斐/海外华文书市,我想找……
黄俊麟/内(流)容(量)才是王道!
关丽玲/下一餐吃什么好?
梁靖芬/不正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1:00am 07/04/2025
夏靖柔/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和“吃”有关的句子不少,比如“民以食为天”还有“能吃就是福”,可见,“吃”在人生中可谓是一件大事。上班的9个小时里,我最喜欢的是“1点”这个时间,因为那是幸福的午餐时间……

和“吃”有关的句子不少,比如“民以食为天”还有“能吃就是福”,可见,“吃”在人生中可谓是一件大事。上班的9个小时里,我最喜欢的是“1点”这个时间,因为那是幸福的午餐时间。

报馆附近有几家我和同事常光顾的档口,从大门走几步路,等个红青灯,再过大马路就能到达。以前我们总爱点角头的炒粿条,那粿条炒得微焦,香气扑鼻、分量刚好、辣度适中,最重要的是有鲜蛤,它可是这碟炒粿条的神来一笔。

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越来越少光顾炒粿条档口,而是转向离它不远的怡保河粉。这家店生意很好,每次来都要担心有无空位,所幸我们的运气总是很好。记得有一次,两位同事结伴一起去吃怡保河粉,看到他俩摩拳擦掌,准备迎接美食的神情,自己不免有点担心,因为听说他俩的方向感都不太好。果然,怡保河粉没找到,找到了一家中国餐厅。也是从那时起,我们的吃饭路线又新增了一条,中国餐被我们纳入选项。

我发现我们这群吃饭小队到中国餐厅时都比较爱吃面食,酸辣粉、鸡杂粉是最常点的,鱼香肉丝饭紧追在后。虽是中国人开的餐厅,但不知老板是不是特意根据本地人的口味做出调整,花椒味都不太重,辣度也刚刚好。一碗面下肚饱腹感十足,还一解午后袭来的睡意。

还有一家味道不错的鱼头米粉餐厅偶尔也会在吃饭选项上,那是我某次周六回来上班时同事带我去的地方。带我去的同事让我下次也带其他同事来吃吃看,但因为要过两条大马路,加上我的方向感其实也不好,即便去过两次也记不得路线,所以至今为止都没带其他同事去过。若真由我来带路,怕不是会把同事拐到哪个穷乡僻壤,然后花上大把时间走回报馆。

没出去“揾食”的日子里我们都会在报馆食堂解决午餐。记得我刚进报馆时看到食堂菜单上玲琅满目的选项,抱着好奇的心态每天都点一样试看。有一次还错把树苗认成豆苗,在食堂老板把食物端上来的那一刻就这样望着那碟我不认识的树苗3秒,最后无奈接受它。还有一次把砂拉越面当成是砂拉越叻沙,还特意交代老板不要放肉,最后喜得一碟只有几片青菜的砂拉越面。偶尔会觉得到食堂吃午餐像是在开盲盒,不知道今天会有哪些菜色也不知道今天的菜肴合不合自己口味。若遇上厨师灵感爆发、大显身手,端出和以往不同味道的食物时,那1个小时的幸福时间瞬间变成不幸时间。

上班9小时,吃饭应该是最幸福的一小时。那1小时的时间里,可以放空脑袋整理思绪,有时甚至吃着吃着就灵光乍现,解了卡顿多时的下标难题。吃,真是一件美好的事啊。

相关文章:
林佳莹/还有多少女性不敢直呼“月经”大名?
白慧琪/把新闻过成时间度量衡
梁慧颖/列访纲
林佳莹/You jump or I jump?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