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城乡余集

|
发布: 7:00am 07/08/2023

建筑

吉隆坡

茨厂街

城乡余集

张集强

陈氏书院

陈秀连

陈在田

国家遗产

张集强/吉隆坡文化地标──陈氏书院

作者:张集强
张集强/吉隆坡文化地标──陈氏书院
吉隆坡陈氏书院外观为典型的岭南式建筑风格,正脊上方为石湾陶装饰,具有非常高的工艺以及历史价值。(照片来源:荷兰莱登大学图书馆)

位于吉隆坡末端,与威镇宫及中华大会堂为邻,背靠八打灵山(又称精武山),前方为默迪卡圆环及连接吉隆坡南北区之主要道路马哈拉惹路,属于市中心繁忙的交通节点,加上陈氏书院外观特殊,自落成以来便是城市的重要文化地标。

1894年(清光绪甲午年),吉隆坡矿家返乡参观甫落成不久的广州西关陈氏书院(或称陈家祠),被该宏伟的规模与气势、细致的陶塑彩绘等震撼,于是萌生在吉隆坡兴建陈氏书院的念头。返回吉隆坡后,陈秀连与陈春及陈新禧达成协议,于1896年先成立宗亲会组织,同时创建“雪兰莪陈氏书院总墓”及推展兴建陈氏书院工作。

ADVERTISEMENT

建造的源起

1897年,陈秀连以每洛(Lot)500元的价钱,标得茨厂街尾7间店铺地段,共耗3500元,由于当时吉隆坡人口迅速增加,当局实行空地征收高税额,一方面防止土地买卖抄作,另一方面鼓励地主兴建更多房间容纳膨胀的人口。陈秀连购买了该地段之后,政府即规定必须在一年内兴建每栋800元以上价值的房屋。书院的建筑工程无法怠慢,陈秀连随即派人前往广州西关陈氏书院勘察、图样绘测后,再根据吉隆坡的七间地段重新规划。

相较于广州西关陈氏书院,吉隆坡陈氏书院的土地小许多,在缩小比例之后,吉隆坡陈氏书院保留一路二进之规模,而广州陈氏书院则有三路三进之巨。为了慎重其事,陈秀连决定在广州采购比较精细的建材,包括石柱砫、木柱栋梁、陶塑等等,再经海路运送到现场组装。由于当时吉隆坡欠缺传统建筑匠师,因此一些精细的构造如木柱梁斗、陶塑、泥塑等极有可能需请中国匠师南来施作。一般建筑构材如屋顶板条、土砖、石柱等本地可获得的材料则从邻近地点采购,这种混合式的建造方式在19世纪的海峡殖民地及马来亚华人会馆、社团建筑中颇为普遍。

陈氏书院在1889年动工兴建,不久后3位创办人的事业遭遇变故,建筑计划受到打击。当时砖墙尚未完成即宣告荒置。宗亲会为此向当局申请展延工程,获得批准延期6年至1905年12月31日。到了1906年,由拨出巨资,承担未完成的志业,为了慎重其事,陈秀连、陈春及陈新禧于同年2月9日正式立据,将此地送予陈在田为主的陈氏公众人士。此后工程迅速推展,最终于1906年建竣,入伙纸则迟至1908年才由当时雪兰莪参政司亨利‧康威贝尔菲(Henry C. Belfield)签淮。

张集强/吉隆坡文化地标──陈氏书院
广州陈氏书院规模比吉隆坡陈氏书院大约7倍,在装饰方面两者之间有着相当多的相似处,例如石湾陶、石梁柱、木雕等。(照片提供:陈亚才)
建筑的样式

陈氏书院外观呈现岭南建筑样式,典型特征包括侧面的锅耳山墙,由于造型独特,自落成以来便成为市区南端的入口标志。在锅耳山墙的末端造型为鲤鱼尾样式,寓意鲤跃龙门。在山墙中间有灰塑花篮,下悬有蝙蝠跟古钱,寄寓福到眼前、花开富贵。至于两面山墙间的主屋脊设计,有别于闽南式建筑常见的双飞燕起翘式屋顶,岭南建筑的屋顶呈水平状,于末端不凸出于山墙。主屋脊木梁上方舖设砖墙,前后两面有灰泥塑装饰,在其上方有石湾陶,造型多变,多以传统戏曲故事为背景。

石湾陶按照施作方法可以细分为:中空模块预烧陶饰及镶嵌陶饰两种。例如前后殿屋顶正脊的石湾陶饰(左飞禽右走兽)的设计依序为禽-纳气-羊城八景-博古-带子朝天-博古-羊城八景-纳气-兽。在正脊最上方为双龙吐珠,两边各有鳌鱼独占,屋顶角落各有寿公、寿母、八仙、和合双仙等等。这些陶塑乃由广东石湾著名陶塑工场──吴奇玉店所造。中空模块预制陶饰主要分布于屋瓦上方,而镶嵌陶饰则位于正面左右侧壁面。

陈氏书院为砖石木混合构造建筑,木料主要位于前殿内侧双柱及后殿之四点金柱。木柱下方承石柱础,上接水平梁架,梁间采用瓜柱的抬梁式架构,梁上承水平桁条及桷仔,上面再覆以瓦面。除木柱,陈氏书院亦使用石材做为栋架结构,主要使用的部位包括前殿入口两侧的石柱、水平石板以及承托上方的隔架。此外,前殿、后殿及两侧廊临在靠近中庭处的柱子皆为石造,这些地点皆直接曝露于天气,可避免潮湿造成的腐朽问题。

彩绘的目的

除了陶塑,另一个主要的装饰手法即中国传统建筑常见的彩绘工艺。在传统建筑的事务分工中,彩绘归类为油漆工程,主要的目的是保护结构。陈氏书院的彩绘分布于外墙侧边(山墙面)及内墙壁面。由于吉隆坡陈氏书院在兴建时未采用一般岭南建筑外墙装修用之青砖,而是使用灰泥装修,然后再绘制砖缝图样。这种做法在马六甲及槟城的传统建筑中也常见到,是节省材料或当青砖不可取得时的折衷做法。陈氏书院的内墙尚有保存最早的砖缝材绘,如后殿中厅及侧厅等,色泽较原青砖深暗致黑色,此乃早期使用灰泥染料施作,要模仿真实青砖的颜色不易之故。除了砖绘,正面墙壁上方及内墙上方接近桁条处都有彩绘,以神话及经典为主题。

陈氏书院目前向文化部申请列入,这是继仙四师爷宫之后,由华社民间主动向政府申请为国家遗产的案例,以陈氏书院的历史、建筑遗产,以及到今天仍然保存的社团活动,在文化遗产的定义上是没有太大争议,未来若能加入国家遗产的行列里,象征着政府对多元文化的认可,对于国家人文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指标意义。

延伸阅读:
张集强/百年变迁看安顺的昨日、今日、明日
张集强/百年筑迹之太平中央市场
张集强/华丽变身的太平湖
张集强/冷岳河的未来
张集强/新村申遗
张集强/华人建筑文化遗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