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南下马六甲,来回车程几乎4小时,身旁的友人纷纷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仔细想想,总觉得对这片土地所知甚少,才会不断想发掘这里的过去。儿时成长的小镇距离马六甲约40分钟的车程,到葡萄牙村吹海风的惬意,一直存在记忆里。
ADVERTISEMENT
海外留学返马后,我总会怀念起那海风阵阵以及带点异国情怀的葡萄牙村。某一日我与家人驱车前往,殊不知回忆中的海景不再。没有了这片海,以游客身分来这的我都如此痛心,更何况是这里的人。我过于好奇,所以决定亲自探索。
马丁·特希拉是一名葡萄牙后裔,一身黝黑肤色,虽然长相似巫裔,但身体里流着欧亚血液。
初次见面是在他的新书推介会上,在台上念出童谣,“Pang, Sukri, Leti, Kofi, Mantega……”即便不懂词义,相信在场的任何人都会惊叹它的美丽。原来马来西亚还有这样的克里奥尔语,但知道且懂得保存的人又有多少?
跟着马丁走进葡萄牙村,听他们为了维护自身文化,尝试抗衡发展的努力。正因葡萄牙后裔是这个国家的少数群体,诉求被看见也就更难了。填海工程如打不死的小强,喊停后又重启;但离散的族群,未来无论如何抓紧,却只能从历史和照片中怀念,怎么也盼不回来了。
“高楼大厦、购物商场全世界都有,人们为什么还要特别来马六甲?马六甲是历史、马六甲是文化、马六甲最独特的不正是各个族群的融合吗?”马丁这番言论,相信对外早就说了一遍又一遍,但他仍不厌其烦地告诉每一个想了解这里的人,希望靠着言语传播,把专属葡萄牙后裔的文化宣扬出去。
“我明天还要去和州政府的人开会,为来临的马六甲文化日讨论。”马丁的行程一个接一个,甚至多了一个作者的身分,“当村民知道我在记录这里的故事,现在都会主动找我,告诉我有趣的故事。”
采访那日看着我的录音笔,马丁透露出极大的兴趣。他坦言,村民间口耳相传的民谣、俚语,由谁先开始,源头已无法寻获。“一名牧师曾将一名老人的对话录下来,且记录了50年代的民谣歌曲,这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大部分人已经忘了。”马丁因此被启发,他希望除了文字,日后可以用声音和影像,留住葡萄牙村里的故事。
“我四处打听故事、音乐、歌曲、习俗……希望把这些都记起来,因为仍记得旧时回忆的人不多,他们离开后就没有人知道这些了。为了让我们的子孙记得这些,我得这么做。”问及把自己完全奉献予社区,难道不会感到疲惫?马丁毫无犹豫地说:“我是个有使命的男人。”
马丁的热心帮助,让我短时间内理解葡萄牙村的历史故事,故写此文以兹感谢。
相关文章: 黄琬焮/拍摄和人生,都是一场未知 白慧琪/晚安上巴 李依芳/平行世界? 袁博文/无味觉无嗅觉,吃屎也不自觉 陈愐壮/无关工作! 张露华/请善待它们 林芷桑/忙到冒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