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7日讯)你对先贤南来森州谋生的经历了解吗?你懂十九世纪初森州的华人发展史吗?那就欢迎前来船头卫理美会布道所思源楼的历史走廊,共赴一趟穿越十九世纪初森州发展之旅吧!
不忘先贤南来森州拓荒的艰辛历程,秉持饮水思源的精神,芙蓉基督教卫理公会耗资35万令吉,于船头美会布道所打造一座两层的思源楼,楼下为教育用途,楼上为历史走廊,以纪念船头为华人先贤南来森州的据点。
日后开放让民众参观
该会于8月18日(周日)下午5时将举行开幕及奉献礼,历史走廊也在日后开放让民众、团体或教育单位等免费参观,呼吁群众踊跃支持。
据悉,宁宜河曾是马六甲、波德申和芙蓉的主要水路,也是对外衔接马六甲海峡通往世界各地的海陆重镇,于19世纪初河道贸易密集,宁宜河旁的船头乡镇更是商机处处。
卫理公会于1923年在船头租借一所店铺展开宣教事工,1928年在英殖民地政府所提供的宗教地段(即现址)建立一间小教堂;不过,十九世纪30年代时,许多福州人在船头附近园丘工作导致人口渐渐迁移;到了90年代,小教堂的活动停止,并一度荒弃逾10年,直至2011年耗资10万令吉重建小教堂,甚至近年来成功吸引新人前来拍摄婚纱照。
周隆捷:重建保留教堂原风格
芙蓉基督教卫理公会主理牧师周隆捷指出,在重建小教堂当儿,坚持保留教堂的原有德国南部“桁架建筑”风格,而2013年建议兴建思源楼,去年12月1日建竣,顾名思义饮水思源。
他分享,思源楼的历史走廊虽然空间不大,却以文物、照片、图片、文字等叙述森州华裔及华人卫理公会的发展史,将先贤早年的生活呈现眼前,缅怀先贤披荆斩棘开拓这片土地的丰功伟绩。
他强调,历史走廊主要记载先贤于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前来森州拓荒的事迹,可谓资料完整,同时也能让后代深入明白,如今的和平与幸福得来不易。
可眺望宁宜河风光
“思源楼风格独特,左右两旁各有一道25级梯阶楼梯,右边进入历史走廊了解先贤拓荒的生活历程,左边则是宁宜河瞭望台,可眺望宁宜河的风光。”
他披露,逾有百年历史的船头,曾有过光辉的一页,当年市容依旧两排商店,有杂货店、糖果店、打铁店、脚车铺等,同时于1940年代也设有一家橡胶加工厂,规模颇大,提供居民就业机会。
剪报记载教会与华社事迹
他说,历史走廊的另一部分记载森州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的宣教发展史,因早在1901年已在芙蓉开始宣教,初期30年发展概括了5个县,至2019年已成立11个牧区,换言之在森州各县都有教会。
“历史走廊也贴有许多剪报,记载教会多年来与华社接轨的事迹,参与社区发展等各项活动。”
他指出,思源楼历史走廊也是全森唯一深入记载十九世纪初华人发展史,而有兴趣者可在较后联络负责人,便能免费参观,因此鼓励各州学校、社团会馆等人士支持,以深入了解森州的发展史,见证先贤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