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7/07/2019
结束近30年等待!槟岛轻快铁批了
作者: 刘黄来
0081CWL20197171639544014966.jpg
槟州轻快铁计划全长29.9公里,共有27站。

(槟城17日讯)结束近30年的等待,槟岛轻快铁计划批了!

槟州人民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引颈期盼的这项轻快铁计划,终于亮起了绿灯。

交通部长陆兆福今日宣布,在深入和全面探讨后,交通部于昨日在2010年陆路交通法令(714法令)第83和84条文下,批准槟州经济策划单位提出从光大兴建轻快铁衔接峇六拜的申请。

他发文告说,在该法令(715法令)第84(2)条文下,一旦部长有条件地批准任何轻快铁计划,申请者必须交存所有指定的文件到陆路公共交通机构,开放给公众公共审查,以提供反对意见及建议给当局。

“在第84(4)条文下,公共审查的期限长达3个月,从本地报章刊登的通知广告日期开始。”

他说,有关轻快铁计划的完整文件也会展示在包括政府办公室的公共地方,展示日期也同样会通过报章广告公布。

他指出,为履行政府即时及透明化管理制度,申请者也被要求上载所有文件到网上。

他说,根据公共审查的公众回应并评估后,在该法令(715法令)第84(4)条文下,申请者还必须向交通部提呈最终申请,才能获批。

全长29.9公里
27站分2阶段进行

这项槟州轻快铁计划纳入在槟城交通发展大蓝图中,全长29.9公里,共有27站,从光大开始,贯穿牛汝莪、峇央峇鲁、峇六拜及槟城国际机场,终站是计划中的槟城南部填海地。

轻快铁计划工程分成两个阶段,首阶段涉及20站(23.5公里),第二阶段则是7站(6.4公里)。

陆兆福也说,在批准这项申请时,政府通过陆路公共交通机构强加30项具体条件,包括深度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社会、古迹及交通影响评估,以及各方面的技术、社会与监管方面的考量。

在陆路公共交通法令下,也配合希盟政府的民主及公开原则,陆兆福欢迎公众、非政府组织及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共审查。

“我深信,发展公共交通设施应该满足长期性需求,为确保人民福利及国家繁荣,达到公共交通的完善连接。”

曹观友感谢联邦批准

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作出及时回应,他代表州政府感谢联邦政府有条件的批准光大到峇六拜的轻快铁计划。

他发文告说:“我对交通部长陆兆福的声明表示欢迎。州政府在接到正式文件后,就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包括向民众公开展示此计划。”

曹观友表明,州政府在执行轻快铁计划过程,将会严格遵守交通部的规定。

0081CWL20197171639554014968.JPG
曹观友感谢联邦政府批准光大到峇六拜的轻快铁计划。

槟岛轻快铁计划近30年的“长征”

槟岛轻快铁计划在上世纪90年初就开始存在,直到1995年由时任首相敦马哈迪正式提出,但过后这些年来,一直只闻楼梯响,未见“铁路开出来”。

2008年,时任首相敦阿都拉在新春期间宣布要送给槟城人三分大礼,槟城轻快铁计划是其一,但在同年的308大选,国阵失去槟州政权后,计划再搁置。

2014年,时任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宣布,州政府将为价值270亿令吉的槟州交通大蓝图计划公开招标,寻找工程交付伙伴(PDP),并在8月15日正式开放竞标,至同年12月16日结束,也欢迎任何人投资槟城轻快铁。

2015年,槟城单轨轻快铁工程见眉目,寻求交付伙伴(Project Delivery Partner,PDP)。同年10月,第4届槟州交通理事会正式成立,任期从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9月30日。

理事会主席曹观友说,槟州大蓝图计划执行伙伴SRS Consortium合资公司还在构思大蓝图细节,约50名工程师正密集规划槟城轻快铁的设计与站点。

2016年2月,曹观友公布“槟州交通大蓝图”计划兴建的6条轻快铁、单轨火车或快捷巴士所有细节。曹观友也表示会在同年4月呈上所需资料给联邦政府。

同年4月,由于轻快铁计划路线过于接近双溪里蒙3所学校而引起三校不满,并在网上发动签名运动希望政府修改路线图。对此,时任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曹观友说,他已与槟州交通大蓝图交付伙伴SRS集团开会,著手于考察与修改工作,在有关计划调整后将与涉及学校代表会面协商。

2018年4月,时任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抨击国阵政府三度跳票槟城轻快铁。

同年5月9日联邦政府政权交替,槟州有望兴建轻快铁。

9月6日,交通部部长陆兆福说,联邦政府会全力支持槟州改善交通公共系统,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轻快铁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同月21日,槟首长曹观友表示槟州政府已说服联邦政府和交通部,认为轻快铁会更适合槟州,惟需针对轻快铁路线进行修正。

0081CWL20197171639544014967.jpg
交通部这一批准兴建轻快铁来函,槟人民等了近30年。
0081CWL20197171639554014969.JPG
早年提出的槟州轻快铁计划的外观设计图。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