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0/09/2019
【说故事的人:三】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策展人/挖掘文物故事
作者: 叶洢颖、黄玲玲(摄影)

5351YYY20199161846125205106.JPG
馆方曾尝试公开展示展品,这张1879年的椅子就是实验失败的例子。



如果说导览员是说故事的人,那么策展人(Curator)就是挖掘故事的幕后之手。他们可以决定要说什么故事、怎么说、怎么呈现、要营造什么样的氛围,堪称是每个展览、每家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灵魂人物。

在着手物色受访对象之前,我其实并无头绪,甚至对于我国是否具备非常优秀的博物馆或美术馆亦有所保留,经同事的极力推荐,我最终选择了位于国家清真寺附近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一家私营博物馆,于1998年落成,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馆内素白宽敞,即便不开灯,良好的采光设计让展厅以外的地方通透明亮,还有一种圣洁之感。

祖基菲里是伊斯兰艺术博物馆(IAMM)的策展人,他充当一回“导览员”带着我在博物馆的展区游走,只是这位“导览员”讲解的内容有些与别不同。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有12个永久展厅,至今约举办了70个展览,其中每年会举办2至3个特展,而每一次特展都需要耗时1年来筹备。

为了说好故事以及让别人能看懂故事,策展人需要巨细靡遗地考虑各种因素,大到展览主题,小到字体大小,都在策展人考量的范围之内。

我们抵达的第一个展区,只见一座座精致的清真寺模型,精准还原实际建筑物的外观,这是向游客们展示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清真寺和其历史的区域。

祖基菲里介绍道,每位策展人在策划一个展览时,会有一套自己想要表达的方式或者故事线。

比如眼前的这些清真寺模型,并非根据年份或地区来分类,而是根据重要性排序。因此,当我们走进这个展厅时,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城麦加。

5351YYY20199161846105205099.JPG

祖基菲里表示,每当策展人拿到一个展品后,就要去挖掘背后的故事,然后决定要怎么说故事。

策展人的工作是什么?

韩剧《她的私生活》女主角成德美是美术馆的策展人,剧里曾出现她到拍卖会参加竞投艺术品的桥段,于是我好奇地向祖基菲里求证真伪。

他一听,就笑着摇头说采购、收集艺术品或藏品是馆长(Director)的工作,策展人可以建议添购什么主题的艺术品,但博物馆策展人最主要的两项工作集中在永久展品(Permanent Display)和挖掘故事。

“我们有12个永久展区,是根据展品的种类和区域分类,分别是建筑区、可兰经与手稿区、中国区、印度区、马来区、珠宝区、器械区等等。”

“每当收到展品时,我们的工作就是去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找到故事后,再看我们现有什么展品来决定展览主题,而不是说我决定要做什么主题,才到处去找展品来拼凑配合。”

决定了主题,接下来就是呈现的方式。但故事要怎么说,要强调什么内容,完全端视策展人的取向。

祖基菲里特意向我介绍马来展区一份关于马来传统医药的爪夷文手稿,内文大概是说如果你身体皮肤上出现某些印记,这表示你罹患了哪些疾病。

“现代人可能会追求说我们应该以科学的角度去诠释,但现实就是,以前的人无法避免这种事,像咒语、特定的祈祷仪式等等,这是很有趣的。”

当展品出现这种咒语或类似内容时,策展人应不应该向参观者展现“不科学”或“迷信”的面目呢?

“如果不,那我们就会破坏这份手稿。因为一些不科学的内容比如龙、咒语,在现代人眼里是很荒谬的,可是它可能在古代是有象征意义。所以在我看来,我会把有趣的一面和科学的一面一起呈现到参观者的眼前。不过这全看策展人的决定。”

在我们参观部分展品的过程中,祖基菲里在讲解时偶尔会提到:“幸运的是这是有标记日期的。”若接到没有标注日期或日期不明的展品时该如何是好?

他笑道,辨识展品的时代也是策展人和历史研究员的工作。

“你必须交叉考证文献,要研究展品的形制。但现在科技协助辨识了,尤其是有机材质的展品像是牛皮、羊皮,就能推测出时间。”如果是文献,还可以从手写或印制手法找出大致的时间。

5351YYY2019916184695205093.JPG

如果很“不幸”地接获没有标注时间的展品,策展人就必须与历史研究员合作,通过展品的设计、形制推测时代,但若是皮质等有机物质就更容易追查到时间。

视觉效果很重要,让参观者“舒服”

相比起部分博物馆相对“拥挤”的展览方式,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展厅总给我一种“空旷”的感觉。

对此,祖基菲里提到尽管该馆有1万2500件藏品,但他们并没有全数展出。

“因为一旦都展出了,东西太多,你没有办法突出重点。”重点太多等于没有重点,所以每一个展区或特展只会有少量的焦点展品,策展人需懂得取舍。

再者,让参观者视觉上感到“舒服”亦是要考虑在内的因素,灯光、字距、行距、字数、字体大小等等都有讲究。

策展人会与相关工作人员讨论橱窗内的灯光应聚焦在展品哪个部分,例如在可兰经展示区,他们会将可兰经摊开,尔后灯光就聚焦在可兰经的文字上。

每个展品的橱窗上贴着马来文与英文双语的简短介绍,年份则写着通用的公元纪年以及伊斯兰历法,可谓非常妥帖。

再把我们的目光移到各个展厅的墙上,会看见有的贴着地图标识着古迹所在地点,有的是时间线,以及一些补充资料。

“我们这里的标准作业模式是双语介绍,主要是英语,然后翻译成马来语。但在一些特展,例如展出波斯陶瓷,我们就会尽可能做到三语展示,再添加他们的母语──土耳其语。”

随后,祖基菲里指着橱窗里摆放的展品,但要我重点关注的不是珍贵的匕首,而是托着匕首的透明材质做的支架。

“这是我们特意为每个展品量身定做的支架,主要是为了制造一种悬浮在空中的感觉,比较美观。”

5351YYY20199161846105205097.JPG
展品说明的字体大小都有讲究。

5351YYY20199161846125205104.JPG

1965年由印度政府赠送给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的银椅。

字体大小藏心机

祖基菲里笑说,参观者会在展品前站多久是有科学研究依据的,所以他们在墙上张贴的说明不能太长,但往往这也是他们觉得最具挑战的工作。

“我们要选出重中之重的内容,然后尽可能简洁,而且最重要是确保参观者能一目了然,能够看得懂。”他叹口气说,“可是每一次经过翻译后的文字会很长。”长文缩短有多难,相信文字工作者都能感同身受。

此外,令人最烦恼的事情,莫过于看展的人太多,有时候只能站在远处看,展品也许能勉强看得清楚,但旁边的说明就未必能看得清楚。

于是我总是懊恼地想:为什么字体就不能再大点儿?不过,祖基菲里很快就解答了我的疑惑。

“这意味着这项展品是需要让参观者再靠近一点去欣赏的,所以这样的展品说明,其字体尺寸就会相对小一点。”

公开展示意图失败

策展人很多时候会希望能够按照他们的创意呈现展品,然而“骨感”的现实往往让他们无法如愿。

走进马来展区,就能看见1965年由印度政府赠送予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的一把银制椅子摆放在走廊侧面,然后用简单的围栏包围。

祖基菲里表示,实际上他们很想效仿欧洲国家的博物馆,采用公开展示展品的方法,因为人们已经具备不碰触展品的意识。

“但是,我们之前曾公开展示过另一把椅子,当时没有任何的围栏和阻隔,结果一位父亲将孩子抱起,让他坐在椅子上,这把1879年的椅子就出现裂纹,我们的计划宣告失败。”

看来,我们对人的素质还是不能太放心。

5351YYY20199161846105205100.JPG
建筑区将麦加的清真寺模型摆放在最显眼的入口处,这显示此区的策展人是以重要性来决定排序的。

希望未来引用智能导览

每个策展人都会把自己想说的故事藏在每个展览里,到底导览员能否完整地将这些故事转述出来呢?

祖基菲里指出,博物馆会给予导览员专业的培训,毕竟策展人无法时刻担任导览的工作,同时也能保证参观者不会错过每个展厅的亮点。

“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做到智能导览,以能让参观者有更好的体验。”

下一次去博物馆时,不妨与导览员同行,也许能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5351YYY2019916184675205088.JPG
该馆特别为每个展品打造透明材质的支架,让展品看起来悬浮在空中。

延伸阅读

【说故事的人:一】博物馆导览员/说故事有套路

【说故事的人:二】希望之谷导览员/用生命说故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